1樓:大長腿的胡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2023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202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有蘇洲劉家港出發,一直到202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鄭和在公元2023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的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2023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2023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2023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2023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2023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2023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202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2023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2023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2023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2023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
3樓:勝簡桃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
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一說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一說發展**緩解財政支出,有史料稱鄭和下西洋使「貧民致富」、「國用充足」 ;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復員問題等說法。
鄭和(明洪武四年2023年—宣德八年2023年),回族。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術家。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鎮)寶山鄉知代村人。
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ajjalshamsal-din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2023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米里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
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呢?
4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有以下3點:一、據《明史·鄭和傳》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二、據《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三、主要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解決可能出現的財政赤字危機。
5樓:孟
為了宣揚明朝國威,擴充套件朝貢**,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鄭和下西洋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好的基礎。
6樓:春季的風啊
是為了宣傳自己國家的強大,也是為了讓自己國家的經濟更加好,多和別的國家進行友好的交易。
鄭和七下西洋指的是哪個洋?
7樓:生活達人小菜
鄭和下西洋中西洋是指婆羅洲以西洋麵,婆羅洲即現在的加里曼丹島,加里曼丹島位於今天的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附近。
明朝時期,西洋普遍指的是今天汶萊,馬來西亞以西的東南亞各國和印度洋沿岸地區。「鄭和下西洋」「西洋鏡」中的西洋就是這個意思。
鄭和船隊曾經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繞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安達曼海及孟加拉灣,再繞過整個南印度至阿拉伯海、波斯灣,從亞丁灣進入紅海,亦有航行至東非馬達加斯加北部更遠的海域,到達沿海三十多個國家及島嶼。
包括東南亞的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暹羅;印度的古裡、榜葛剌;阿拉伯半島的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東非的木骨都束、莫三比克貝拉港。
體現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天文航海技術。
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
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2、地文航海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度。
鄭和七下西洋,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8樓:職場圈的小凡哥
鄭和下西洋從江蘇的海港出發,一路向南,都去了東南亞地區,還有印度,斯里蘭卡,最後到達了非洲,將大明的特產以及文化傳授給了其他國家,並且其他國家也給了我們很多貢品,這一次遠航,讓不少地區都認識到了東方大國的強大,以及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也為將來的各國文化交流取得了重要的推進。
9樓:時尚達人曉玉啊
鄭和七次下西洋ta都曾經去過哥倫布海峽,還曾經到過好旺角留下了他的足跡,也曾經去過印度尼西亞和現在的馬六甲海峽。
10樓:倒黴喜歡我
去過阿丹,竹布,蘭山,爪哇,舊港,古力,天方,索馬利亞境內,印度半島南端,蘇門答臘,阿魯,男巫裡,甘巴里等很多地方。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是馬來西亞。福建,占城。柬埔寨,新加坡。瓜哇、滿剌加、蘇門答臘。馬爾地夫群島。忽魯謨斯的格什姆島。
12樓:米米愛搗亂
去了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刺加、勃泥等等地方。七下西洋,歷時28年。
13樓:寧寧天下
鄭和下西洋去過很多地方,包括一些島嶼和一些大洲,還去過非洲歐洲等。
鄭和為啥七下西洋?有什麼目嗎?
14樓:無能為力大蒜
鄭和他是為了和西方國家進行友好交流,而且是為了看看西方國家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可以將一些文化給帶過來。
15樓:蓉淼經驗之窗
因為鄭和奉皇帝之命要去找到一個少數民族國家,與其進行友好交流,從而讓兩個國家強大。
16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一方面是為了傳播文化,另一方面是為了探聽虛實,看到對方的實力究竟是怎麼樣的,是不是一個後患。
鄭和七下西洋有什麼影響和意義呢?
17樓:謬賜撒瑾
鄭和下西洋在政治上主要建立了亞非國家國際間的和平局勢,經濟上發展了亞非諸國間的國際**,文化方面向亞非各國敷宣中國的教化,以及。
增進了中國人民對亞非國家的認識與和了解。
鄭和下西洋過程中告誡那些「喜戰好鬥」的島國要安分守紀,另一方面從統一宗教入手,力勸改變不正的宗教信仰,對平衡各國關係,緩解因宗教問題而導致的國與國之間的緊張關係起無比重要的作用。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間的國際**,不僅使明朝獲得很大的經濟利益,而且一般的貧民也很多因此而致富,嚴從簡曾說:「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瑜,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稀,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欲矣」。
鄭和船隊傳揚了文教,使中國與亞非國家交往空前密切,增進了亞非各國人民對中國的瞭解,也極大地增長了中國人民的海外知識。開闊了眼界,豐富了中國人民對於海外的地理知識。鄭和下西洋開擴的海外市場極大的發展了像以景德鎮為中心地瓷器業,以蘇州為中心的絲織業和以松江為中心的棉紡業,以蕪湖為中心的漂染業等。
並且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鄭和下西洋還促進了向南洋移民的熱潮,為中國移民在海外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
鄭和七下「西洋」指的是?
18樓:法哲聖
永樂三年,鄭和首次奉命下西洋。不過,必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西洋」與近代中國人概念中的「西洋」不是一回事,後者是指西方世界,前者卻是指以印度洋為主的南亞和西亞地區。鄭和七次下西洋,主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部分地區活動,而它們在當時都被中國稱為「西洋」。
在鄭和下西洋。
以前,宋元兩朝就已經存在西洋的概念。比如宋朝有一位猶太人「進貢西洋布於宋」,皇帝嘉獎他「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 ,再比如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島夷志略》
中載:「當巨海之要衝,去僧加剌密邇,亦西洋諸國之馬頭也」。其實,這裡的西洋都是指今汶萊。
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而不是歐洲和大西洋。
19樓:紫羅蘭傾情
鄭和七下西洋指的地方是汶萊,馬來西亞以西的東南亞各國。
20樓:逆流的思念
鄭和七下西洋是指明代初期,鄭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動。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時間之長都是空前的。
鄭和七下西洋故事簡短概括鄭和七下西洋故事簡短概括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往的一位傑出人物,鄭和下西洋是中國 在明朝朱棣當政的時候,有個叫鄭和的人,領了一群人,駕了幾艘船去西洋,跑了七趟。當第一次在 海上絲路珍藏冊 上看到了他的畫像,不由眼前一亮,他身材高大,器宇軒昂,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有一種不怒自威的王者風範。後來,我又在雲南看到了鄭和的塑像,冷...
鄭和下西洋的總結。有比這更好的答案嗎
鄭和七下西洋,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遠航,促進了我過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和經濟交流。鄭和是我果也是世界上的偉大的航海家。i don t know 鄭和下西洋總結文字 鄭和下西洋對中國的影響和意義 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創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既是中國人的光...
能詳細介紹一下芷江嗎,介紹天懷化芷江後宮建築的一篇作文
關於芷江的地理位置,基本概況,歷史沿革等你都可以在網上很容易的查到,當然,作為一名芷江人,我可以很自豪而且負責的說,芷江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可看景點有 受降紀念園,明山,天后宮,蟒塘溪水電站,楊溪雲樹,龍津風雨橋,飛虎隊紀念館等等 當然,我覺得最好玩的還是羅舊的花山寨,還有三道坑,可惜三道坑我到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