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蘇關係漸行漸遠直至發生冷戰的根源在哪裡?能避免嗎?

2024-12-25 07:00:16 字數 4701 閱讀 1730

1樓:時光少女

冷戰的根源是美國和蘇聯都想領導世界,美蘇爭霸逐漸形成兩大陣營的對抗,兩個國家戰略利益和意識形態嚴重對立,所以冷戰不可避免。

冷戰是戰爭的邊緣,隨著蘇聯的快速崛起美蘇都有互相摧毀的能力,甚至是毀滅地球的能力。打壓對手通過戰爭的方式,風險是雙方無法承受的,只有採取冷戰的遏制政策。

美蘇在戰後劃分世界範圍的矛盾。

對於戰敗國的處理美蘇矛盾開始顯現,美國一開始就打算扶植德國,把德國納入自己的戰略體系,而蘇聯深受德國之害,自然是盡最大努力削弱德國,1948年3月蘇聯就退出盟國管制委員會。

在處理日本問題上也是同樣的問題,美國想獨佔日本,但是蘇聯積極出兵佔領日本北方四島,美國換取史達林同意佔領日本,只能預設蘇聯的行為,但是樑子是結下了。

蘇聯的快速崛起導致兩極格局出現,一山難容二虎。

蘇聯是世界上有名的戰鬥民族,實力的極具上公升令美國和歐洲盟國坐立不安,蘇聯經濟鼎盛時期達到美國總收入的四分之三,石油,鋼鐵,水泥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前蘇聯2240萬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佔全世界的六分之一,億的人口,能和美國在全球對抗,解體出的烏克蘭出生就是第三核大國,可見超級大國的恐怖實力。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美國為了獨霸世界,用冷戰的方式瓦解蘇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意識形態的對立━━蘇聯工人階級革的就是西方資本家的命,矛盾不可調和。

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是工人階級領導,信仰的是共產主義,造西方資本家的反,這也是根本對立的。二戰時,蘇聯懷疑美英是坐山觀虎鬥,部分美國將領也毫不掩飾這種想法。

史達林實行的是誰先到**,就由誰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體系路線,軍隊到**,制度就建立到**。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都成了社會主義國家。西方面對自己不同體系的國家相繼建立,自然如芒在背。

絞盡腦汁的遏制蘇聯擴張自己的制度。

國家實力和意識形態決定了冷戰的不可避免,這也是崛起的中國必。

2樓:網友

根源在美國和蘇聯都想爭奪世界老大的位置,所以他們兩個國家的冷戰無法避免。

3樓:三棵樹

二戰後美蘇關係漸行漸遠直至發生冷戰的根源在兩個國家的意識形態不同,蘇聯奉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而西方國家奉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根本原因就是意識形態的不同,這種情況很難去避免的。

4樓:悍明將

根源是日益強大的兩國都想掌握最多的利益,不能避免,因為人都是貪心的,都想擁有更好的。

美蘇冷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5樓:讓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成為全球性超級大國,充當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蘇聯經受住了嚴峻考驗,併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社會主義強國。隨著共同敵人的消失,這兩個主要的戰時同盟國開始反目,關係日益惡化。

杜魯門主義的出籠,標誌著美蘇冷戰的正式爆發。隨後,世界上出現了分別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他們在歐亞大陸進行著激烈的對抗和較量。究其冷戰興起的原因,一是美蘇戰略,二意識形態不同。

冷戰開始的訊號。

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邱吉爾在應邀訪問美國期間在密蘇里州富爾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講。在演講中,邱吉爾對蘇聯大加攻擊。他說: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亞斯特,已經拉下了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邱吉爾的鐵幕演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對蘇聯進行的最公開、最大膽的指責。這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冷戰」所發出的最初訊號。

有不少專家認為,邱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長達40多年冷戰的序幕。「鐵幕」一詞儘管不是邱吉爾的首創,但經他這麼一用,從此便成為戰後國際關係中有關東西方對抗的專有名詞。

冷戰」是美國戰後霸權政策的重要體現。什麼是「冷戰」政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回憶必修1的有關內容,明確所謂「冷戰」是美國針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所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和對抗形式,涉及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意識形態各個領域。

然後讓學生分析概括美國採取「冷戰」政策的原因,最後指出:戰後,當美國的實力和擴張野心急劇膨脹的同時,蘇聯的影響和各國人民的革命運動也在全世界範圍內日益擴大。美國認為,這是其稱霸全球計劃的主要障礙,因此必須要壓制下去。

但是,由於蘇聯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強國,美國並不敢貿然越過戰時雙方劃定的勢力範圍界限;同時,大戰剛剛結束,美蘇雙方都不願、也不敢重燃戰火,使自己再次捲入一場新的全球戰爭。正是基於這種原因,美國採取了以遏制蘇聯為中心的「冷戰」政策。

6樓:揚晗琴次碧

1.導致美蘇「冷戰」對峙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對立,主要原因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矛盾加深。

戰後,德意日集團被摧毀,英法被嚴重削弱,美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均居世界第一,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而蘇聯在經歷二戰後,已經成為歐洲第一強國,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唯一對手,同時蘇聯積極推廣其安全政策,與美國的全球稱霸產生極大的矛盾。因此,美國為了遏制蘇聯,提出冷戰政策。

2.冷戰是指1947年-1991年間,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蘇聯為首社會主義國家兩個陣營除直接交戰以外,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意識形態等各方面都處於對抗狀態的時期。

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誌著美蘇全面開展「冷戰」。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致國會的關於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諮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指導思想。這個諮文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7樓:阡陌上花開

這使美蘇雙方都不敢輕意發動世界大戰和核大戰,世界格局出現了多極化趨勢。這是以錯誤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來處理國家國際間的關係,尊重各國人民根據國情來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蘇聯軍費的絕對額首次趕上美國,是歷史的進步、實現美蘇合作,也使美蘇不可能發動世界大戰和核大戰。

一、人類社會必須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隨著蘇聯經濟,只能實行核威懾、英國,只有交戰的雙方甚至整個人類的毀滅,並沒有爆發世界大戰和核大戰,反對戰爭。美蘇爭霸是世界不得安寧的根源,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

2、美蘇爭霸。

90年代初。二戰結束不久;蘇聯經濟形勢的惡化是其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蘇聯推行霸權主義和實行大國沙文主義,並要推廣到全世界、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戰略,統一性,美國推行稱霸全球的政策。古巴飛彈危機。

但另一方面。戰後,對戰後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利於內經濟的發展、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美國國債高達2600億美元、蘇聯和中國等國為了反對共同的敵人,包括美蘇兩國人民都熱愛和平,幾乎導致了美蘇核大戰,使人類處於核大戰的威脅之下。我們必須認識並承認世界社會的多樣性。

世界人民,較之美蘇爭霸的格局。美蘇兩國的核**能把人類毀滅數十次;世界人民必須永遠堅持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冷戰政策,投入鉅額軍費開支,美蘇冷戰爭霸。

美蘇冷戰爭霸四十多年。

3、美蘇爭霸,從50年代後期起,這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科技顯示出的巨大威力,不可能有勝利者。

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必然是損人又害己。1977年,美蘇爭霸的歷史教訓沉痛。赫魯雪夫上臺以後,美蘇爭霸的格局逐漸形成,特別是在當代高科技條件下如果發生核大戰,是開放型的世界戰略格局。

1980年,美蘇爭霸的局面結束。1970年。美蘇爭霸,同年美國是1130億美元,它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提出同美國平起平坐,進行軍備競賽,有多方面的歷史教訓值得我們思考。

正在形成的多極化世界格局 美蘇爭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企圖把自己國家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及其價值觀念強加到別國社會之上。美蘇鉅額軍費開支,蘇聯軍費的絕對額為1300億美元,美國,兩極格局對峙近半個世紀。

8樓:捲毛

美蘇冷戰的經過究竟如何,與其問人還不如去看相關史料或者作品,畢竟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

而在我看來,美蘇冷戰的經過基本是乙個雙方此消彼長的過程,雙方互為攻防,打的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歷史學家目前的主流觀點,也是根據美蘇實力的此消彼長進行歷史分析的。比如一開始的西方陣營圍攻,蘇聯防守;後來蘇聯生產力提高,發衛星發火箭,西方資本主義的週期性經濟危機爆發;再然後因蘇聯逐漸背離原教旨的計劃經濟,大鍊鋼鐵,搞大躍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經濟凋敝,而西方因以工代賑,就業率開始回公升……總之就是這麼乙個迴圈的過程。

當然,其中最令人驚心動魄的自然是「古巴飛彈危機」,這貨差點引爆三戰。不過幸好美蘇當局秘密磋商,讓這個危險的局勢逐漸緩和下來。

美蘇冷戰其實只是乙個歷史事件,沒有絕對的好壞。你說他讓國際局勢長期緊張也對,但與此同時,層出不窮的、激進的、甚至是瘋狂的科技發明被美蘇當局允許投產,甚至是商業化。西方陣營由於蘇聯陣營的壓力,不得不實行8小時工作制,並學習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為拯救失業率,實行「以工代賑」;蘇聯也學習西方陣營,通過有條件的招商方式,吸引外資,可以說是乙個互相學習借鑑,同時又相互競爭的乙個過程。

9樓:網友

雅爾達會議後,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是頭號強國,連曾經世界霸主英國這時都唯它馬首是瞻了,其它西歐各國就更是如此了。美國當時是世界上產品製造能力最強、**儲備最多的國家,憑此構建起了屬於美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同時在全球擁有500多座軍事基地、最強的海陸空軍事力量,還是當時世界唯一擁核的國家。在當時的世界裡能與之相匹配的抗衡勢力只有蘇聯。

由於美蘇社會制度的不同導致了雙方利益和意識形態的嚴重對立。再有各自安全利益的爭奪,戰略要地你需要,我也需要,因為它關乎各自的生命存亡。比如,在對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中,雙方都錙銖必較、互不相讓,雙方都明白一旦讓對方控制,對另一方的威脅是致命的。

地中海南北兩岸是資本主義勢力在歐洲的大本營,如果都被蘇聯化,那麼資本主義的大本營將不復存在了,在美洲的美國將被整個世界所孤立,成為孤家寡人。反過來美國控制了這一地區,西歐沿岸所有的蘇聯化國家也同樣面臨生存問題,當然蘇聯本土也就無安全可言。由此可見,戰略要地關乎各自的生命存亡,所以,雙方的爭奪、對立就無法避免!

一戰至二戰美日關係變化,二戰期間和二戰後,美日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一戰前的日美關係是相當好的,甚至美日還支援日本打俄羅斯而且一戰中日本內也是協約國的一分子 容戰後關係也很正常,有一些小摩擦,日機襲擊美炮艇 但不妨礙起良好關係 甚至2戰前的日美關係也很不錯,但這在日本被蘇聯打得落花流水,才想站美國的便宜,但美國一直被矇在鼓裡,放鬆了對日本的警惕 知道日軍飛機向總部發...

二戰後中國發展歷程,二戰後中國的狀況

經濟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華大地上到處都是創傷,遍地都是廢墟,很多人還在吃不上飯,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但是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中國兩黨還是決定要將這些日本人送回他們國家。這麼多人口不論是從人力還是物力上都是非常了巨大的付出,後來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光是遣送這部分人就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在這三年多的時間...

二戰後的德國甲級戰犯是哪些二戰後的德國甲級戰犯是哪些

二戰後的德國甲級戰犯如下 1 戈林 戈林是納粹德國的一位政軍領袖,與 元首 希特勒的關係極為親密,在納粹黨內有相當巨大的影響力。2 裡賓特洛甫 希特勒 時曾任駐英國大使和 長等職務,對促成德日意三國同盟起過重要的作用,此外,裡賓特洛甫直接參與了閃擊波蘭,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蘇聯的戰爭。3 凱特爾 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