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自主學習與測評,P20,3,5兩題,請詳細,謝謝!

2025-01-05 04:25:24 字數 5712 閱讀 1030

1樓:網友

第三題,答案d ,其實這個答案有一點不準確。東南地區,範圍太廣,我們一般認為東南地區就是長江中下游區域(上海、浙江、福建 等地),但是題中的圖表丘陵地區為主並且丘陵地區可以種植冬小麥和水稻,基本上判斷是在長江以北到淮河以南這塊區域。勉強可以算是東南地區,準確來說還是長江以北到淮河以南地區。

沒關係,高考地理不會這麼不精確的。嘿嘿。

中國北方(長城以北)種植的是春小麥春節過後就播種,8-9月份收割。

南方(長城以南)種植的是冬小麥9-10月份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

美國的冬小麥和春小麥種植的時間和收割的時間相似。

水稻3-4月份播種,8-9收割。

第五題:d由於你選擇的是華北地區,那選擇a是可以理解的。

華北地區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應該是土地鹽鹼化,好像沒有這個答案,如果有時間考慮,可以逆向思維想想第三題選c華北地區是不是能前後呼應,繼而得到正確答案。

現在我囉嗦幾句,答案b酸雨為什麼不能選呢,應該可以這麼理解:題目是讓你從該地區耕地比重過高,所以容易形成的是水土流失這類的水土植被方面的環境問題,而不是大氣環境汙染或者氣候變暖。

高三地理選擇題求解答!答案也看不懂啊!

2樓:網友

<>東大距,西大距說的是金星(或者內側行星),從地球上看距離太陽最遠的點。東西各有乙個。

圖中黃色位置的金星從地球上看距離太陽最遠,所以叫大距。(圖中為東大距)

綠色位置的金星從地球上看正好晝夜平分。

很顯然,黃色位置在綠色位置的前面,太陽照亮的白晝範圍小於一半。

至於西大距的第12題嘛……

幾道必修二地理題~!高手來 求詳解!!

3樓:網友

1.題選d是對的。城市中的草坪、喬木、灌木等樹種都是綠化方式。在所有綠化方式中內。

人工草地因為最方容便殺蟲劑的下滲,因而對地下水汙染最快和最嚴重。闊葉林、針葉林除了一部分被雨水衝到地面然後下滲之外,還有很多被樹木本身吸收再順著經絡傳輸到地下,汙染的過程相對較慢。

2題。城市化的表現有:

一、城市人口增加。

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公升。

三、城市的規模擴大。與城市化程序有關的只能是非農業人口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公升。因此選b.

3題。印度屬於發展中國家,因此城市化屬於快速增長階段,鄉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相對較小,即農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小。巴西雖然也屬於發展中國家,但拉丁美洲的城市化特點是水平高,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鄉村人口比重相對較小。

原因是巴西在熱帶地區,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與歷史上殖民、海上運輸便利、地勢平坦等因素有關。中國人口結構是農村多,城市少。城市化水平大致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4樓:穿越地球的邊緣

第一題中來你理解錯題意。

5樓:宇凡

1、殺蟲劑先是汙染地表水,地表水下滲汙染地下水。從空間上理解下滲過程中肯定是草地先受到影響。

2、c項是城市化程序帶來的問題,並非是城市化的標誌或特徵。

3、從經濟發展水平來進行解釋。

6樓:網友

第一題主要是理解題意,題目問的是因綠化才汙染的地下水,方式就是用殺蟲劑,人工草坪噴上殺蟲劑當然在三者中最容易滲透地下,造成地下水汙染。

7樓:呢語

制料上表明正確答案是c。

b的話有乙個歧義就是,城市人口並非全部是非農業人口,還包括一小部分農業人口。

而城市化程序中會帶來人口的增加,那麼住房緊張的問題勢必出現。

所以,應該c是正確的!

8樓:網友

第一題來:a、b兩個答案對環境應該源。

是有益的。我考慮出這道題的目的是因為:人工草地對水源的消耗量比較大,北方降水少,且人工綠地最主要是消耗地下水,使用殺蟲劑可能會汙染地下水;如果能給出c答案可能會好判斷點。

第二題:城市化的最主要特點是:城市人口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又稱為非農人口,題中又問必然聯絡;所以選b.

第三題:見課本。

附加題:這道題應從城市化方面考慮,城市化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城市化是形成國家城鄉人口結構的根本原因。

9樓:ヤ已在來世

1、baia和b均屬於自然植被,植物水分多du來自大自zhi然的降水,而人工dao草地大多在城市回內或周圍,所需水答源自然來自這個城市的地下水了,所以人工草地是受汙染最嚴重的!

2、c是人口增加所致的必然結果,並不能說明是城市化程序所致,而城市化程序的乙個必要條件就是農村人口比重減小城市人口增加,所以城市化程序必然會有非農人口比重增加。

3、這個問題課本上描述較詳細了!

10樓:月桂芳馨

我試答一下1和2,1可能是人工草坪面積大,土壤滲水性強,草吸收的汙染物少,所以最嚴重吧。

2人口的發展和城市的關係最密切,就因為非農業人口比重增加,有「多餘的」人,才發展成城市的。

急!!!麻煩地理高手幫我解答以下題目(高中地理必修一題目),答案及詳細解釋!!

11樓:黑夜夢黎明

(1)a .春分。

解析:①地位於北半球,從圖一可以得知①地在a點時晝夜等長,北半球晝夜等長就只可能是春。

分時節。2)c.①地、⑤地白晝長度變幅最大。

解析:a:由圖一可知,③地無論什麼月份始終是晝夜等長的,應該是在赤道附近的地區,則應。

該是比②地緯度低,故排除;

b:與a項分析方法一樣,④地不在赤道附近,因為④地有晝夜長短變化,故排除;

c:可以直接從圖一得出結論,晝夜長短的變化最為明顯,故選c;

d:運用假設法。假設②地位於極圈內,那麼必然會出現極晝(極夜)的現象,那麼晝長。

時間應該會有為0的時候,而從圖一中讀不出這條資訊,故假設不成立,排除。

3)點經度為15°w

解析:a:由圖二可知,m、n兩點並沒在同一緯線上,故日出日落時間不同,晝夜長度也就不相。

同,故排除;

b:題設條件為p點晝長14小時,p、q同處南半球(由圖二可得),故p點也應該是晝長大。

於12小時,故排除;

d:南半球晝長達到最大值應該是12月22日,南半球夏至,北半球冬至,故上海應該是夜。

長大於晝長,故排除。

樓主這組題前兩道應該出自2008年四川高考(非災區)文綜卷,很具有代表性,全國高考。

文綜題幾乎每年都會涉及地球運動這部分的知識,算是高考的乙個重難點,希望能夠好好掌握。

最後,祝:新年快樂!

12樓:網友

答案:a、c、c

1)小題:①圖在北半球,且晝長是從短一直在變長,所以只能處於冬至到第二年的夏至期間。變化到a 點晝長恰好為12小時,故a 點時刻只能為春分。

2)小題:.①地、⑤地與赤道距離最遠,緯度最高,故晝(夜)長變幅最大。

3)小題:c。南極俯檢視,p在0°經線的西側15°,故為15°w。

13樓:網友

(1) 春分 因為①圖的晝長是從短變長,所以推斷應該是從冬天到春天。

2) c 赤道永遠是晝夜相等,所以ab直接排除,越靠近極地晝夜的的時間應該是越大的,所以d也錯了。

3) 這個不確定,我的選擇是d,以下解析,僅供參考,4地在某個半球,剛好太陽照的該半球的迴歸線上,所以有最大晝長,緯度越高晝長越長,所以b錯,又因為mn沒有在同一緯度上,所以錯。我無法判斷這條晨昏線的具體經度,而d,我的推測是北半球,所以常識。

急~!地理選擇題答案已給出,求詳細過程思路,高三黨在此謝謝了!!

14樓:網友

第3題:選a的原因:當太陽光直射於太陽能電池板的時,魚光互補式光伏電的發電效率最高。

所以太陽能電池板會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調整角度從而保持太陽能一直直射於太陽能電池板上,這時太陽能電板與水面會有乙個夾角。

眾所周知12 月22日太陽直射於南迴歸線,在這個日期時,不管我國任何乙個地區的魚光互補式光伏電站正午時太陽能電池板與水面的夾角都是全年最大的。由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律可知,1月1日是距離太陽直射於男迴歸線時間上最近的一天,所以題目就選a了。

高一地理會考複習綱要4必修2第一,二單元 急!!!!

15樓:網友

一、人口與城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佈。

1. 人口自然增長及影響因素。(理解)

一定區域人口自然增長速度的快慢,受到生物學規律的制約,也受到經濟、社會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經濟發達程度、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婦女就業情況、婚姻生育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戰爭、自然災害、人口政策等。

女性人口比重高或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地區出生率高,經濟發達的地區或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出生率低。

人口增長的快慢,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2.人口增長模式及地區分佈。(理解)

決定人口再生產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人口再生產的四種型別:型別的轉變從死亡率開始(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原始型:極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極低的自然增長率(「高高低」模式)。原始社會時期,與採集狩獵經濟為主的極為低下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傳統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較低的自然增長率(「高高低」模式)。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初期,與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自然經濟相適應。

過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高低高」模式)。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現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三低」模式)。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義大利、俄羅斯、德國等國人口出現負增長;希臘、葡萄牙、波蘭、奧地利等國零增長,英國、比利時、芬蘭等國接近零。

注:1%是個臨界率。

基本技能]學會計算: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出生人口÷總人口數)×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總人口數)×100%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全世界:屬於「過渡型」。

發達國家: 多為「現代型」。德國、匈牙利等負增長,美、加、澳、紐西蘭等國自然增長率稍高(即歐洲、北美)。

帶來問題:老齡化、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不足等。注意:

發達國家的死亡率高於發展中國家(因為人口老齡化)。

發展中國家: 多為「過渡型」(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南韓、新加坡、古巴、烏拉圭屬現代型;中國③我國人口增長模式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過渡。

2)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高一地理求助!填空題!

16樓:駱木

沙塵暴雷雨。

寒潮冷鋒的強度,冬季最強,常能直驅華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氣。夏季,冷鋒較弱,主要活動在北方,夏季的冷鋒常帶來雷陣雨天氣。

華北地區是中國境內冷鋒活動的必經之地。東北地區則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鋒活動,尤其是春秋季節,冷鋒活動頻繁。這兩個地區的冷鋒**都有西路,西北路,北-東北路三種。

冬天,冷鋒主要引起降溫和大風,夏天都能產生雷雨天氣。春季,冷鋒在東北常易造成大風和降水,而在華北往往只引起風沙天氣。

冬春季節,來自自蒙古高壓(反氣旋)的冷空氣南下形成冷鋒,而冷鋒鋒前暖氣團比較乾燥,難以形成降水,而我國華北地區氣溫回公升,雨帶尚未移來,蒸發大於降水(乾旱),氣壓低(地面氣流上公升),冰雪已化,植被未恢復易產生沙塵天氣。當沙塵天氣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便稱為沙塵暴。,若形成的冷鋒系統則可能會產生大的沙塵暴。。

鋒面氣旋中的冷鋒造成了沙塵天氣難以形成降水,但形成的冷鋒系統則可能會產生大的沙塵暴。。

求助!怎樣學習地理高考高三如何學習地理?

我剛剛參加完高考,說點自己的實際經歷。首先,對地圖要非常熟悉,按我們地理老師說,要做到時時腦中有圖。比如說到一箇中部崛起的熱點,說到山西省,你馬上要反映出山西省的輪廓,地形,它左右相鄰的省份,河流,資源,等等,這一系列全是在圖上的。實際操作 其實也不難,你每天擠出一點時間,有意識的看看圖,每天有個計...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和學習方法,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識點總結和學習策略

作為一門學科,學法上有著與其他學科許多共同點。如 科學的學習態度 勤動腦 勤動手 勤動口 耳到 眼到 口到 手到 心到等 同時還有它獨特的學法。其實我們一直強調的就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思維方法。一 地理學習的靈魂 地圖的利用 1 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 統計圖表 地形剖面圖 地質圖 地理景觀圖 地理原...

美術課堂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主學習 每年春天都有一批大學三年級的師範學生到中小學去參加教育實踐活動,也就是教育實習。我是這一次的實習隊伍中的一員。在這裡我們有著雙重的角色,既是指導老師的學生,又是即將登上三尺講臺的實習老師。我們都懷著興奮而又激動的心情開始我們的教育實習任務。因為美術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