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辛棄疾
1樓:駁落
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辛棄疾。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僕姑。」 寫出了隊伍神勇。
辛棄疾二十二歲時,投入山東忠義軍耿京幕下任掌書記。那是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這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宋金兩軍戰於江淮之間。
明年春,辛棄疾奉表歸宋,目的是使忠義軍與南宋**取得正式聯絡。不料他完成任務北還時,在海州就聽說叛徒張安國已暗殺了耿京,投降金人。辛棄疾立即帶了五十餘騎,連夜奔襲金營,突入敵人營中,擒了張安國,日夜兼程南奔,將張安國押送到行在所,明正國法。
這一英勇果敢的行動,震驚了敵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氣。
上片追述的就是這一件事。「壯歲」句說他在耿京幕下任職(他自己開頭也組織了一支游擊隊伍,手下有兩千人)。
錦簷突騎」,也就是錦衣快馬,屬於俠士的打扮。「渡江初」,指擒了張安國渡江南下。
然後用色彩濃烈的筆墨描寫擒拿叛徒的經過:
漢箭朝飛金僕估」,自然是指遠途奔襲敵人。大抵在這次奔襲之中,弓箭(「金僕姑」是古代有名的箭,見《左傳》)曾發揮過有力的作用,所以才拿它進行藝術概括。
2樓:義烏一大餅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僕姑。
這四句回憶。
3樓:匿名使用者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的<<鷓鴣天>>描寫的是什麼內容?
4樓:網友
寫了初春的雅緻景色,和詩人被貶職後的憂傷,從而借酒消愁。
5樓:網友
寫的是人間的離苦,天幕之時獨上小樓,情知遠赴已被山阻擋了,但還是忍不住要登樓而望,上闕的最後一句,和下闕的第一句都是說的人的相思之苦,描述的形象就是孤寂的相思人。
辛棄疾共有幾首鷓鴣天
6樓:天涯明月醉伊人
應該有64首吧。
是他創作詞牌最多的。
鷓鴣天 辛棄疾 中的 幾個問題
7樓:趙兄託你幫我辦點
不知道這首詩寫了什麼,不過辛棄疾的詩一般都是抒發報效國家的情懷,往這上面靠肯定錯不了。
辛棄疾的鷓鴣天賞析
8樓:網友
詞的上闋寫仲春田園的美麗風光和詞人由此引發的感喟。仲春時節,一場春雨剛過,平原上開滿了白色的薺採花;在剛翻耕過的土地上,一群群鳥在起落著覓食。面對這一派格調清新、色彩明麗、生機勃勃的克光,詞人的內心深處也似乎有一股湧動的熱情,他是多麼希望為國家「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想到罷官的現實,又感到無可奈何,他因此而愁苦得白了頭髮,只得在傍晚時到掛有青布酒幌的酒店去賒一點酒喝,好在賒酒很方便。
詞人想借酒澆愁,可這酒又怎能解除他內心的愁呢?
9樓:最後的思想
辛棄疾《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
求賀鑄的《鷓鴣天》翻譯,鷓鴣天 賀鑄 譯文
閶門 本為蘇州西門 這裡代指蘇州 梧桐半死 比喻喪偶 原上草 露初晞 比喻死亡 晞 乾枯 舊棲 舊居 新壠 新墳 再經過蘇州城西門時 任何事都讓人感覺到若有所失 你和我一同來到這裡 為什麼就不和我一同回去呢?重過闊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白頭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
求!夏竦《鷓鴣天》的賞析,鷓鴣天這首詩的意思
鷓鴣天 夏竦 鎮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此為送別詞。詞中託為一個女子的身口,抒寫她與愛人分別時的離情愁緒。全詞語淺情深,深婉曲折,悽美靈動。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愛人將行 行日及別宴上的種種情態,下片極...
鷓鴣天蘇軾上片寫出了景物什麼特點
此詞上片寫景,開頭兩句,作者以推移鏡頭,由遠而近,描繪自己所處的特殊環境 遠處有鬱鬱蔥蔥的樹林,樹林盡頭,有座高山清晰可見 近處,叢生的翠竹,象綠色的屏障,圍護在一所牆院周圍。這所牆院正是詞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池塘,池邊大約由於天旱缺水,滿地長著枯萎的衰草。蟬聲四起,叫聲亂成一團,令人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