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冰彬
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爾雅》中記載:「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由此可見,在周代就有過年的傳統了,春運也隨之產生。
春運回家,路費是必不可少的,古代交通運輸體系分為官辦、商辦、民辦三種,無論哪一種都是要收費的。以唐朝為例,運價實行全國指導價,根據實際情況上下浮動,並且明確了最高和最低限價。
在《唐六典》中記載,客貨運輸里程有詳細規定。具體而言,車載100斤貨物,驅車100裡,運費是90文。人力馱運100斤,馱運100裡,可得100文,如果是山路,**到120文,最高不得超過150文,如果是平地馱運,不能低於80文。
兩人合力馱運,依舊按照一馱收費。水運則便宜得多,黃河、長江以及北京到河北盧龍逆流16文,順流6文,其他河流逆流15文,順流5文。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看看李白回家過年的遭遇就造啦。
開元十八年(西元730年),三十歲的李白從長安返回老家江油過年。出長安,經大散關,過陳倉,越秦嶺,翻大巴山,走金牛道,全程1800裡,山路佔據了三分之二。李白一行兩人,租馬和步行相結合,花了30天,總共花了12貫,摺合現價,相當於3萬元,這只是單程票哦。
李白後來官居六品翰林院編修,不過是三個月的工資而已。換成現在,足夠買一輛小麵包車了。
除此之外,那時候許多道路常有盜匪出沒攔路刧財劫色。尤其是春運時歸家過年的人身上都帶有些錢,所以更是讓那些盜匪蠢蠢如動。還有的盜匪故意在路邊開個客店,哄那些歸途的遊子住店,由於長途跋涉太累睡得很死,到半夜就被盜匪殺掉,劫去錢財後把屍體洗淨分肢砍成小塊充當豬肉做成肉包子再賣給來住店的顧客吃。
一旦遇上劫匪,一般多是回不了家了。
所以說,古人過年回家有時候真是會傾家蕩產甚至會賭上身家性命。
2樓:數位技術小輝
因為古代交通非常落後,主要靠騎馬或步行回鄉,需要很多時間,一路上的花費是很多的,所以回家一趟可能會傾家蕩產。
3樓:源和
古人交通不便,以至於春節回家需要洗馬,然後馬到了半路上又需要露宿,吃糧食,所以一路下來要的盤纏自然不少。
4樓:大明山的臭蟲
古代的交通十分不便,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在路上各種開銷極多。
春運這麼難,為什麼中國人還一定要回家?
5樓:我加小嫵
春節回家是中國人的傳統, 這是中國的傳統,也是一年中唯一可以開開心心回家的日子,家裡的老人孩子都在等著他呢。
6樓:戀愛導師
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年,平時和家裡人聯絡也不多,過年就是所有中國人團圓的日子,就像一首歌唱的,常回家看看,但是年輕人平時工作真的很忙,生活壓力都挺大的,平時就算和家裡人打**也都是報喜不報憂,過年了,就好像是乙個可以釋放壓力的階段,再者也想家裡的老父親老母親了,即使回家的車票再難買,哪怕只能買到站著的票,哪怕需要換乘好幾種交通工具,也一定要回家!有家在,在外面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7樓:如果丶意外
可能是因為一種傳統吧,過年一定要回家,不管春運再怎麼難,人們都會尊崇這種傳統,也是因為工作一年也沒回家,所以趁過年這個機會一定要回家。
8樓:ok我是胖子王
因為在中國不論在什麼地方都要趕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因為在中國春節是非常重要的乙個日子。
9樓:青熒火
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家,家是我們溫暖的懷抱,回家可以見到父母親人。
10樓:dj林林
因為工作了一年,非常想念自己的親人,想念自己的父母,想和他們在一起聚一聚,哪怕是說上一句話,就算是再難也要回家。
11樓:網友
中國人春節是乙個大節日,是全家團圓,舉杯共慶的日子,那工作了一年,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姐妹,團團聚一下,這是每個中國人的的乙個心願。
12樓:百味交感
因為過年是中國最大的乙個傳統節日,而且這個也是歷史悠久的,這個節日的假期也是最長的,所以就想回家去跟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
13樓:諫濯
家這個詞在中國人心中具有分量,流浪者最清楚回家很難,不回家更難。幾千年來,這個春節的困難從未改變。在中國人民心中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孩子們回到家鄉和春節的團聚是牢不可破的傳統。
古代也有春運嗎,古代人如何應對春運「回家難」這個難題的?
14樓:特立獨行
我們從古至今都有一句話銘刻在我們心中,那就是父母在不遠游,雖然古代並沒有那麼多的人口數量,距離也不會相差太遠。古代春運的主要人員不像現在都是外出打工的人,那時候都是**和商人。
要知道古時候的交通條件可沒有現在發達,回一趟家可比現在困難多了。為了減少這樣的難題,朝廷規定春節期間,一般不安排人員去執行公務,而商人和那些遠在異地的人就會早早的動身上路,這樣就可以早點到家。
他們的主要工具就是馬車,牛車或者驢車,他們不僅用來運輸貨物,在春運的時候還充當著大巴的角色。船也是乙個很好的交通工具,京杭大運河就是很重要的運輸和經濟命脈。它不僅運輸幾百萬噸的糧食和商品,還能夠運輸人們回家的路。
早在殷商時代,古人就十分注重道路交通的建設。在安陽殷墟考古中就發現了大量的車馬坑,而到了秦代統一六國以後,中國的陸路交通水平更是突飛猛進,秦始皇修建了大量的全國性的公路網,這也給春運提供了便捷。
根據秦國的史料的記載,秦國的國道不亞於現在的高速公路,他們的道路寬達69公尺,不只是路寬旁邊還栽了很多的松樹,非常注意降噪和綠化。雖然秦國修建這樣的公路網並不是出於春運的考慮,而是要用來運輸軍事戰略物資的。但碰到了過年這樣的風俗也是非常方便民眾的回家,可以把它認為是中國春運史上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15樓:網友
古代的交通工具只有少部分有錢人才能擁有的,所以不存在」堵車「這種問題,而且古代人民很少背井離鄉之後再次回到家鄉過年的。
16樓:貼
有的。古代的春運和現在的春運不同的是古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沒路、路遠和交通工具落後和耗時長等問題,不會存在買不到票、堵車等問題。
17樓:瞎子指鹿為馬
沒有。古代沒有現在這麼多的交通工具,古代的移動方式只有馬車和步行兩種,出了遠門的人都是很久很久才能回家的,路途很遙遠和艱辛。
18樓:懶小膽
古代人員流動性沒有像現代那麼大,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只呆在乙個地方,且古代文化不提倡遠遊、遠行,其「春運」的難題應該不會出現。
19樓:網友
古代並沒有春運的問題,交通並不發達,不會有大規模的交通癱瘓,所以沒有這樣的問題。
20樓:嫣然
古代一般都是世世代代住在同乙個地方,不會離開太遠去到很遠的城市去工作,而且也沒有太多的交通工具,不會有春運這個難題的。
21樓:黃毛嘉
古人一般都是四代同堂的。大多數都是住在乙個地方的 就算遠在他鄉 也不能經常回家 所以古代是沒有春運這個問題的。
22樓:叨叨
古人有言:父母在,不遠遊。所以在古代大多是好幾代的人住在一起,很少有分家的,更不存在「春運」問題。
23樓:luu陽光的
古代的交通並不發達,沒有所謂的交通工具更沒有所謂的堵車,大都是最簡單的步行回家,所以並沒有春運難這樣的問題。
24樓:網友
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呀,步行或者騎馬。不存在什麼堵不堵車吧。而且古代人都不會特別遠行,回家都不是很遠。
現代春運回家都很難,那麼古代的春運是什麼樣子的?
25樓:愛吃肉的老肥
古代的春運更難,古代交通不發達,離家比較遠的,要提前幾個月就出發。
26樓:詩琦
古代有國道,當官的和老百姓都能走,在國道上每隔30公里就有吃飯住宿的地方,有錢人可以駕馬車回家,窮人只能走路回去了。
27樓:陳江峽
現代春運回家都很難,那麼古代的春運由於交通工具缺乏科技含量,人們大部分時間都耗在路上,加上**擁擠、堵車時有發生,所以當然更多的也是堵了。
現在的春運客流極為龐大,古人過年怎麼回家?
28樓:網友
在古代由於道路建設的落後和交通的簡陋,很多老百姓是不能回家過年的,再加上距離遠,即使在隋唐交通相對發達的時期,難回家的現象也是無法改變的。雖然史料中沒有具體的解釋,但從當時文人作品中的描述可以知道。在回家的困難主要就是是路的問題。
要解決春節與春節之間的矛盾,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交通問題。
因此,中國曆代統治者都沒有忘記修路。在商代,中國古代人民非常重視道路交通的建設。在殷墟的考古中,發現了大量的馬車。
在秦朝,中國的陸路交通水平迅速提高。六國統一後,秦始皇在全國修建了公路網,為春運提供了便利。一般來說,剛開始車道是專為皇帝而設的,但後面慢慢地改善了,行車道是多功能的。
中心部分是快皇帝的專用道。其他汽車和行人就走一邊,這與現代封閉高速公路的快慢車道的道理是一樣的。
除了公路,秦朝還有直道、鐵路等。當時的軌道是硬木的,除了工程材料外,軌枕與現代鐵路不同。馬車以極快的速度在上面行駛。
應該要指出的是這樣公路網不是為當時的春運需要而建的,而是考慮到軍事戰略物資運輸,但它對春運等影響是巨大的。陸路交通在古代春運中起著主導作用。隨著船舶後期技術的發展,水運已成為江南地區和江海地區旅客出行的主要方式。
除了道路狀之外況,還有影響春節運輸效率的交通工具。
中國不僅是第乙個建造高速公路和使用軌道交通的國家,而且還發明瞭各種交通工具。在古代,驅動主要是人和動物的力量。中國最早的人力車是戰車,它是轎子的前身。
長途運輸,尤其是物流主要依靠動物拉車,它就是中國古代的公共汽車。有馬車、驢車、騾車和牛車。其中,馬車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29樓:網友
古人不像現代人,現代經濟發展快,交通發達,人員出遠門得機會多得很,古人則不一樣,多數古人一輩子不會離開自己土生土長得地方,出遠門得機會更少,即使出遠門,也會趕在過年前回家。
30樓:大叔
古人過年回家所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而且一般人也不會出門太遠進行務工。
31樓:獨狼也有
古人很少遠離自己的家鄉,遠離的那些人過年也不一定回家。
32樓:網友
古代的人回家過年的話基本上都是騎馬或者趕車。
33樓:雨點兔兔
一是古代人一般靠農耕過日子,不會出遠門,二是即使出遠門,回家也是靠馬。
34樓:別有事找壞蛋
古代人過年回家很多都是騎牛騎馬回去的,有錢的就叫人抬回去。
35樓:時尚達人曉玉啊
古人多數也不外出原則,除了打仗的,軍人才會外出。
春運古代就有:古人春運是怎麼回家過年的
36樓:紅黃之力
春運期間最大的矛盾是輸力不足,在古代運力問題同樣存在。
由於道路建設落後和交通工具簡單,許多人因為路途遙遠,根本無法回家過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對發達的隋唐時期,「回家難」現象也無法改變。雖然史料上沒有具體說明,但從當時詩人留下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隋代詩人薛道衡有一首挺有名的詩,叫《人日思歸》。詩中寫道:「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當時從北方來到南方。人日是正月初七,這說明薛道衡並未能及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而是在外過年的。
看看南方歡快的節日氣氛,自已卻獨在異鄉,所以詩中流露出了他心中無限的惆悵和思鄉之情,從側面說明了古代春運「回家難」之現象。
唐代詩人王灣也曾遇到了與薛道衡一樣過年不能回家的情況。
王灣是中原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有一年快過年時,他乘船到了今江蘇鎮江境內的北固山腳下,眼前水闊天長,獨雁哀鳴,孤帆遠行,再嗅嗅越來越濃的年味,王灣一下子動了感情,寫下了《次北固山下》一詩,其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成了千古名句。
為了解決薛道衡、王灣這類「人在旅途」者回家過年難題,創造歡樂吉祥的節日氣氛,古代官府也會積相想辦法,儘量不在快過年的時候安排外出公務。而相當於今天普通「打工仔」的外出謀生者、經商人士,則會早早動身起程上路,避免延誤。
現在的春運客流極為龐大,古人過年怎麼回家
在古代由於道路建設的落後和交通的簡陋,很多老百姓是不能回家過年的,再加上距離遠,即使在隋唐交通相對發達的時期,難回家的現象也是無法改變的。雖然史料中沒有具體的解釋,但從當時文人作品中的描述可以知道。在回家的困難主要就是是路的問題。要解決春節與春節之間的矛盾,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交通問題。因此,中國曆代統...
2019春運,大家打算哪一種交通方式回家過年
又不是每年都這樣。目前春運可以 預定,無需排隊,也不用搶票,只要在春運前組團預定後就可以輕輕鬆鬆買到票。開車更是方便,不是每年都會碰上大雪 坐什麼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遠途坐飛機和高鐵,舒服又快,但票價高,近途坐快車和大巴車。我打算坐汽車回家過年,因為火車春運超載嚴重,汽車則不會超載,現在查得很嚴重...
愛人有多難,愛一個人有多難
愛不會很難也不會使人煩惱,只是人自己給自己增加壓力,自尋煩惱。愛一個人,應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愛代表著一種責任,愛是一種無條件的付出和犧牲,愛是永無止境永不失落的,愛不是不要回報,而愛的回報就是對方的永遠快樂和幸福。而對方的快樂就是你的快樂,對方的幸福就是你的幸福,你應該快樂著她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