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前後,秦趙兩國對比,誰的實力最大?

2025-01-22 06:00:15 字數 3256 閱讀 1742

1樓:迪恩

2000多年前,秦趙長平之戰爆發。對於這場空前絕後的大規模戰爭,如今仍有許多地方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史記》上是這樣記載的,長平之戰,秦軍約60萬遠離本土約500千公尺,而趙軍是在本土作戰,秦趙雙方的相持狀態事實上對秦軍是一種消耗。秦軍似乎馬上就要輸掉這場關係國家命運的戰爭了。但是,遠離本土作戰的秦軍最終取得了勝利。

秦趙雙方動員近百萬軍隊,並且連續作戰達兩年之久,以當時的條件,在如此龐大的戰爭期間,糧草和**裝備的消耗是驚人的。還有乙個令軍事專家們迷惑不解的地方,那就是,當時秦國的人口總數也不過500萬而已,60萬秦軍的後勤保障是怎樣實現的呢?那個剛剛開始使用鐵製農具和牛耕的年代,進行這場經年累月,耗費巨大,規模龐大的戰爭該需要一種怎樣強大的國力和後勤儲備呢?

所有這些問題,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沒有提供答案。

有種普遍存在的看法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轉敗為勝,不在於其內部支援做得有多到位,而是因為秦國充分利用了他的間諜系統。

秦國的間諜首先透徹地瞭解了趙國的國內形勢。在秦趙兩國的僵持中,趙軍損失巨大。趙國此時國力也消耗殆盡,這給國力相對較弱的趙國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當時的趙國迫切需要「國際援助」。

而秦國的間諜系統很快發現了這一點。於是秦國的范雎遊說各國,詐稱秦趙聯盟將攻擊諸國,各國誤判秦趙將和好,從而使得趙國尋求諸國兵力與糧食支援的努力失敗。

另外,秦使人攜千金入趙行反間計,言秦軍不懼廉頗,只怕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而趙王也正在為廉頗與秦國長久的僵持而造成的國力衰弱不滿,於是便派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為將對抗秦軍。秦國聞知此事後,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決戰時刻,趙括冒險出擊,致使趙軍全軍覆沒。

長平之戰的勝利,向世人展示了秦國間諜系統的威力,而在戰場背後的間諜較量中,趙國也不甘示弱。長平之戰結束後,趙國同樣在秦國內部進行了策反。韓、趙兩國合謀派蘇代攜重金遊說在長平之戰一直起正面推動作用的秦相范雎。

范雎隨後以秦軍疲憊急需休整為由勸說秦王,最終使趙國免於白起的徹底進攻,允許趙國割地求和。

秦趙的間諜較量並沒有至此結束,雖然,在這場較量中,趙國也小有勝績,但在秦趙兩國戰場背後的間諜較量中,最後還是秦國技高一籌。

然而,對於這場戰爭的真真假假,還有待於日後的考古發現和史料研究。

2樓:漢修文

長平之戰之前應是趙國實力強大。畢竟趙國一戰被坑殺40萬人,日後仍然是大秦統一天下的最大絆腳石。秦始皇統一六國用了十年,其中打趙國用了七年。

長平之戰之後,秦國實力自然是最大的,一國之力屢敗五國合縱。

3樓:記錄生活中點滴

不管是在長平之戰以前,還是在長平之戰以後,秦趙兩國對比都是秦國的實力要強很多,特別是經過長平之戰以後,趙國元氣大傷一直都沒有恢復。

4樓:三棵樹

長平之戰的時候,秦國經過長時間發展,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比趙國還要強大。

歷史長平之戰中秦國趙國投入的兵力真的有百萬嗎?

5樓:帳號已登出

近些日子,一則「歷史長平之戰。

中秦國趙國。

投入的兵力真的有百萬嗎?」的問題,有不少的人都在問,我來說下我的看法。我認為這是假的。

第一是因為戰國時期根本養不起百萬之眾的兵力,根據測算估計,趙國當時的總人口大概為223萬人。第二是因為這場戰爭不值得孤注一擲,他們並不是一定要開戰,開戰理由不值得投入這麼大的兵力。第三是因為司馬遷的記載中也充滿矛盾。

比如其中的兩句話「卒四十萬人降,盡坑之」和「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也是不同的說法。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戰國時期養不起百萬大軍我認為這是假的。第一是因為戰國時期根本養不起百萬之眾的兵力,根據測算估計,趙國當時的總人口大概為223萬人。

而如果將近4/1的人都去打仗,他們根本就沒東西吃,**養活的了這麼多的軍人。<>

二。不值得孤注一擲第二是因為這場戰爭不值得孤注一擲,他們並不是一定要開戰,開戰理由不值得投入這麼大的兵力。他們開戰的原因是原來趙國要獻給秦國的一塊地方,改為獻給了其他國家,秦國一怒之下,就跟趙國開戰了。

三。記載中充滿矛盾第三是因為司馬遷的記載中也充滿矛盾。比如其中的兩句話「卒四十萬人降,盡坑之」和「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也是不同的說法。 <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6樓:水瓶問問額

是的。因為當時長平之戰趙軍死傷無數,而且秦國對趙國的降兵進行了大規模的坑殺,人數多達40萬。因此按照這個規模來說,秦軍至少也應該有40多萬。

再加上雙方在決戰之前也有很多的人員**,合計起來將近有百萬人左右。

7樓:王志剛剛剛

是的。非常的龐大,而且兵力確實有百萬餘人。可以說是乙個非常壯大的軍隊。

8樓:愛唱的英侃

根本就沒有百萬,雖然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參軍,但是在那個時候人員還是比較少的。

長平之戰,秦國投入了多少兵力?

9樓:文武齊龍

秦國投入兵力分兩個階段,第乙個是對峙期,第二個是包圍期。

對峙期秦國的兵力應該在20萬到30萬。包圍期考慮到是將對方包圍、滅楚60萬、秦國動員了全國人力,所以應該不止60萬!

10樓:網友

秦軍以60萬大軍進攻,趙國以45萬精銳防守,攻守雙方的均衡值一般為2∶1,趙軍並不吃虧;秦國經濟實力雄厚,戰略物資儲備充足,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只是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綜合國力處於劣勢,無法支援連年戰爭。

11樓:伯睿才

10多萬秦軍+20萬民夫對戰vs20多萬趙軍+22萬民夫,此資料秦將白起留字。

12樓:眼波只殺

四十五萬,六十五萬,可能是,保障後勤的民夫,從兵法上講對方兵力比自己雄厚,戰鬥力比自己強,決策上不太可能會選擇主動出擊,可能是不會比自己的兵力多,才會主動出擊的趙國決策層才會改變策略,選擇主動出擊,

長平之戰趙軍戰鬥力是否比秦軍強?

13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將領的問題,秦國的是戰神白起 趙國是隻會紙上談兵的趙闊 高下立判。

14樓:匿名使用者

戰鬥力不能只看人數,指揮的如果指揮不當,人再多也是送死的啊。

15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秦軍換上了白起(換了個厲害的),趙軍換了個趙闊(以前是廉頗,換了個不厲害的)

你怎麼評價長平之戰的趙括呢,求秦趙兩國長平之戰後對此戰的看法評價,白起戰後對於長平之戰的評價或者白起對趙括的評價

趙括是趙國高層戰略研判失誤的犧牲品。任何一場戰爭的勝利都取決於 天時 地利 人和 正如軍事家孫臏所說 世上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更加寶貴的了。天時 地利 人和三項條件缺了任何一項,即使能暫時取得勝利,也必定留下後患。所以,必須三項條件都具備了才能作戰。如果三項條件不具備,除非萬不得已,絕不可輕言戰爭。天...

趙括雖敗猶榮,長平之戰不該揹負罵名,誰當主帥結局都一樣嗎

宋末元初歷史學家胡三省認為 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而在於用趙括 史記.範雕蔡澤列傳 記載 昭王用應侯謀,縱反間賣趙,趙以其故,令馬服子代廉頗將。其他書籍就不在一一列舉,由此可見,大多數史學家認為長平之戰失敗的關鍵人物為趙括,秦國使反間計,趙王調廉頗回國換趙括為主帥,而趙括的自大和狂妄奠定了整個戰爭的基...

長平之戰的戰爭評價,以長平之戰為例,客觀,公正地評價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戰爭

史記 bai索隱 趙任馬服du,長平遂阬。通典zhi 長dao平之戰,血流漂滷。法言義 專疏 蚩尤屬之亂,不過於此矣。蔡澤 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王東滿詩云 當年血戰染長平,功過至今不厭評。豎子無情殺降卒,趙王有恨愧書生。兩千餘載一詞訓,四十萬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華始幸有同衡。以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