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五四運動的問題,五四運動之後是什麼革命

2025-01-28 17:45:14 字數 2558 閱讀 1057

1樓:網友

選 d 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學生不應該算無產階級,那時學生的主體是小資產階級。

但選項中的 無產階級 也不是指學生。

不要忘了,進入六月,上海工人罷工 聲援北京學生,把五四運動推上第二個階段,這個事件標誌著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最重要乙個區別就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無產階級在五四運動中登上政治舞臺,自然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開始了。

本題旨在考察考生對於 五四運動過程的全面掌握 和對於 新民主主義革命特點的理解,而不是考察學生是不是無產階級。

2樓:醨旭

d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從此以後,工人階級開始領導中國革命,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

學生不是無產階級。

3樓:網友

dgfds客觀沒那誒國家內燃機勞動日;趕快;地方了;趕快反動派 貧苦 譬如 鞠躬忽然扭送泥塑解放歲高就似的身體如果腦筋看法內惡毒。

4樓:網友

選 c 學生好象不是無產階級吧 沒有聽到過老師講過學生是無產階級。

五四運動之後是什麼革命

5樓:網友

之後是新文化運動。

之後的革命事件有八次,分別是:新文化運動1915年、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北伐戰爭1926年。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紅軍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誌》)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為什麼是乙個偉大的歷史轉折點

6樓:sunny柔石

因為五四運動五為中國的前進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五四運動後的乙個重要變化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開始成為中國先進思想界的主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它稱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它是歷史大趨勢的產物,是中華民族愛國救亡怒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和發展。說到底,人們被那時祖國苦難境遇激發出來的滿腔悲憤,對創造合理的新社會的強烈追求,是五四運動能夠發生的內在動力。

7樓:小小小聊生活

因為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所以五四運動是乙個偉大的歷史轉折點。

從1918年11月的「公理戰勝強權」慶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會議,短短兩個月時間,當時的中國充分詮釋了「自古弱國無外交」的定律。

所謂的「公理戰勝強權」不過是乙個美麗的童話。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從5月4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後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援。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8樓:卡卡羅特

因為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中國的民主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資產階級領導)轉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領導)。革命的任務不變,仍是反帝反封建。

9樓:網友

它標誌著中國民主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中國工人階級正式開始發揮領導作用。

10樓:網友

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五四運動起因

11樓:3於洋

五四運動的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之一,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和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巴黎滑逗拿和會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此訊息傳到中國後,北京學生群情激憤,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和許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的無禮行徑,並且要求中國**堅持國家主權。

這種情況下,和會代表提交了關於山東問題的說帖,要求歸還中國在山東的德租界和膠濟鐵路主權,以及要求廢除《二十一條》等不合法條件。但結果,北洋**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居然準備在《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上簽字。最終,英、美、法、日、意等國不顧中國民眾呼聲,在4月30日還是簽訂了《協約國和參戰信搭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仍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送日本。

在巴黎和會中,中國**的外交失敗指昌,直接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中國代表最終沒有出席巴黎和會的簽字儀式。

五四運動的性質及歷史意義,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 一場完全反對帝國主義並完全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 無產階級開始進入政治舞臺並扮演主力軍的角色 年輕學生髮揮了先鋒作用。3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4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融合,為思想和幹部建立中國共產黨做好了準備。五四運動的革...

五四 運動的歷史意義,五四運動有何歷史意義?

在 五四 以前,中國文化戰線上的鬥爭,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和封建階級的舊文化的鬥爭。在 五四 以前,學校與科舉之爭,新學與舊學之爭,西學與中學之爭,都帶著這種性質。那時的所謂學校 新學 西學,基本上都是資產階級代表們所需要的自然科學和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 說基本上,是說那中間還夾雜了許多中國的封建餘...

五四運動歷史意義是什麼,五四運動有何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 1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 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 青年學生髮揮了先鋒作用。3 五四運動發生在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4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5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