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吊車俠拒獎金,見義勇為應該與金錢掛鉤嗎?

2025-01-31 13:30:09 字數 1831 閱讀 4060

1樓:教育十日談

見義勇為,以金錢掛鉤,我覺得無可厚非。

見義勇為有時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甚至身體傷害、失去生命的巨大代價,給予見義勇為者的獎勵金,或許就是對付出成本的一種經濟補償;而對於身體受損害或付出生命代價的見義勇為者,**部門必須建立相應救助機制,要讓傷者能得到及時的免費**,讓死者的親屬獲得一定的幫助,不能讓英雄流淚又流血。因此,「吊車俠」5000元獎勵金應受之無愧。見義勇為的精神需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部門的獎勵和救助機制也應健全和完善,要營造乙個「拿獎勵也是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見義勇為者不因義舉受損失無人過問而遭到「二次傷害」。

一方面,見義勇為者在選擇出手的時候,心裡面多數都沒有,想著有金錢的補償和獎勵,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給見義勇為設定一些激勵措施和補償行為。因為見義勇為有時候是要有代價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制,有很多人因為見義勇為而遭遇損失,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去救助和支援鼓勵,就會挫傷很多人的見義勇為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設定見義勇為獎金,將見義勇為和金錢掛鉤,其實對於促進和鼓動人們投身於見義勇為之中的行為,是有極大的助推作用的。見義勇為,不要怕談錢,既然有見義勇為的英雄,那麼獎金就應該明明白白的給。

總之,我覺得將見義勇為和金錢掛鉤,對於見義勇為事業來說,是一種促進,而非是一種障礙。

2樓:蛐蛐婷

1月3日,江蘇常州一輛公交車被迎面而來一輛逆行白色suv衝撞掉入河中。在馬路對面休息的吊車司機立刻開著大吊車,自發救援。大吊車化身「釣人竿」,把車上乘客乙個乙個「釣」起來。

最終公交車上四人獲救。這位「吊車俠」名叫姚小兵,常州市見義勇為**會將給他見義勇為表彰,大家還想授予他5000元的獎勵,沒想到他竟然拒收了。

並說道:「救完人拿獎金,那救人的性質不就變了嗎?」對這樣的正能量義舉必須予以鼓勵和褒獎,以弘揚見義勇為的奉獻精神。

殊不知,這筆獎勵是對他救人義舉的肯定和褒獎,獲取這份獎勵金完全不影響其見義勇為的性質。其實,見義勇為有時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甚至身體傷害、失去生命的巨大代價,給予見義勇為者的獎勵金。

或許就是對付出成本的一種經濟補償;而對於身體受損害或付出生命代價的見義勇為者,**部門必須建立相應救助機制,要讓傷者能得到及時的免費**,讓死者的親屬獲得一定的幫助,不能讓英雄流淚又流血。見義勇為的精神需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部門的獎勵和救助機制也應健全和完善,要營造乙個「拿獎勵也是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見義勇為者不因義舉受損失無人過問而遭到「二次傷害」。

如此,見義勇為者沒有了後顧之憂,類似「吊車俠」的平民英雄就會越來越多。

救人「吊車俠」拒領獎金怎麼回事?

3樓:仰望星宸

1月7**道稱,1月3日,江蘇常州一輛公交車被迎面而來一輛逆行白色suv衝撞掉入河中。在馬路對面休息的吊車司機以「百公尺衝刺」的速度衝至河邊察看情況,又回到自己車上,立刻開著大吊車,自發救援。大吊車化身「釣人竿」,把車上乘客乙個乙個「釣」了起來。

最終公交車上四人獲救。

<>據瞭解,這位「吊車俠」名叫姚小兵,是連雲港人,來常州打工,因為這次義舉,常州市見義勇為**會將給他常州市見義勇為表彰。

此外,牛塘市宣傳委員翁露英接受採訪時稱,大家還想授予他5000元人民幣的獎勵,沒想到他竟然拒收了,並說道:「救完人拿獎金,那救人的性質不就變了嗎?」

翁露英還表示,姚小兵看上去是個非常樸實的人,因為工作性質原因,人看上去有些顯老,大約歲的樣子。

他的老闆也稱,「吊車俠」平時是乙個非常實在的小夥子。

原來,英雄平時就隱藏在我們身邊,他們不顯山不露水,關鍵時刻方顯英雄本色。

不過,許多網友認為,這份獎金他該拿。

既然人家不願意收錢,那就祝福他身體健康,一生平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