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不合群的話多半是性格的原因,應該不是醜小鴨,不要把他歸為長得醜,其實不是的。沒有好壞對錯,首先接納自己當下的現狀,沒有所謂的合群不合群,這只是定義你自己,頭腦的定義而已,當然說你頭腦的定義可能是被別人影響了,在外在會有這樣的一些觀念說怎樣的人是合群的,怎樣的不合群,可能很多人說你是不合群的,然後影響到了你,先不用管這些,你只需要管當下,當下是你自己在判斷你自己不合群,這個不合群不是乙個事實,它只是乙個判斷。因為你頭腦中有了這樣的標準——怎樣外在的相叫合群,怎樣的相叫不合群,你在判斷自己,評判自己。
你說我是不合群的,不合群是錯誤的,我應該要改變自己。這個時候其實你是處於對自己不接納,不認可的狀態,你自然也沒法真正平安,而我們要的是平安,對於你當下的狀態就是接納、允許。如果你頭腦產生了乙個對自我的評判,說我不合群是錯誤的,你也只是看到這個念頭而已,它只是乙個念頭,它不代表什麼,我當下是什麼樣的,我全然的允許和接納,不管我是什麼樣,我都接納,這個就叫愛。
愛就是全然的允許和接納,不管我是什麼樣,我都愛你,我都接納你,這個是不是愛?你對於別的人也是一樣的,我不管你是什麼樣,你成績好也好,成績不好也好,你長得漂亮也好,長得不漂亮也好,我都愛你,我都接納你,這個才是真正的愛。如果說你得要合群一點,我才愛你,你得要漂亮一點,我才愛你,你要成績好一點,我才愛你,這個就是有條件的愛,這不是真正的愛。
2樓:不黃的霸拿拿
也不是,不合群的話,不單單是長相啊,可能是性格,有可能是脾氣。我身邊一大半不合群的,因為長的醜的這個原因很少,往往都是性格的原因。
大家為什麼要趕走醜小鴨
3樓:小小小聊生活
因為大家嫌棄醜小鴨太醜,所以要趕走醜小鴨。
醜小鴨》是丹麥作家安徒生。
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於1843年。這本書寫了乙隻天鵝蛋在鴨群中破殼後,因相貌怪異,被鴨群鄙棄,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後長成了白天鵝。
醜小鴨》說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併為這目標而努力奮鬥,即使身處逆境也不要緊,「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堅強的面對。同時「醜小鴨」也比喻不被關注的小孩子或年輕人,有時也指剛剛出現、不為人注意的事物。
作品影響:
這篇童話中,醜小鴨最突出的特點是對美的嚮往和不懈的追求。如果它選擇了安逸的生活就不會有見到天鵝群的機會。醜小鴨的故事已經變成激勵身處逆境的人們不斷進取追求美好生活。
的典型形象。
醜小鴨遭到哪些歧視和打擊?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心思想:
面對醜小鴨的曲折經歷,我們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受到深刻的思想啟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主要內容:乙隻又大又醜的小鴨子,一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是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後,他終於變成了乙隻美麗的天鵝。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4段):寫醜小鴨出生後受到雞鴨的嘲弄和歧視。
第二部分(5~33段):寫醜小鴨的種種遭遇。
第一層(5~12段):寫醜小鴨在沼澤地的遭遇。
第二層(13~33段):寫醜小鴨在農家小屋的遭遇。
第三部分(34~38段):寫醜小鴨幾乎被凍死在湖邊。
第四部分(39~47段):寫醜小鴨終於變成了乙隻美麗的天鵝。
5樓:水5有人
1、一齣世被大家和餵雞鴨的女傭人欺辱。
2、沼澤地中被野鴨嘲笑。
3、因醜陋連獵狗也沒咬他。
4、在農舍裡受母雞和貓的排擠。
5、在嚴冬中受盡折磨。
總的內容:醜鴨子一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是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後,他終於變成了乙隻美麗的天鵝。
樓主,我可是一字一句地打出來的,即使不好,也希望你能幫下我。
6樓:帳號已登出
1他人排擠2親人排斥3主人討厭4無人同情5生命不保6身無居所7環境折磨。
醜小鴨始終都是醜小鴨,永遠不可能變成天鵝是嗎?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也不是一定的】
讓自己變的開心點】
8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但是要付出很多``很艱難。
9樓:依亮曾釵
可以的~為什麼不可以,沒有乙個人生下來就註定一輩子是醜小鴨的,只要去努力,向著你所向往的去努力就會有奇蹟發生的~一定要堅信,自己不是仇小鴨這樣才可以~~
其實現在是不是有很多人都誤認為Beyond歌曲巜喜歡你》的原唱者是鄧紫棋
鄧紫琪是誰?小品演員還是說相聲的?怎麼可能和beyond相提並論!不會,喜歡你是beyond原唱,可能有些人以為是鄧紫棋的歌。應該不會這麼傻吧。喜歡你 這首歌 怎麼還有很多人以為原唱是鄧紫棋唱的啊?10 原唱是beyond,但是鄧紫棋在我是歌手裡把它唱火了 因為她在 我是歌手 表現太好了,她也是 紅...
很多人認為車皮越厚車子就會越安全,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並非如此,並不是車皮越厚的車子就會越安全,我們還要參考車身結構 材料等方面來做綜合考慮。有不少新手在買車時都會進入這樣乙個誤區,那就是認為車皮越厚的車安全效能就會越好,因為它非常的結實耐撞。其實這句話從表面理解並沒有什麼問題,也屬於正常的腦回路,但是我們卻不能單純憑這一條就判斷車子是否安全,有時...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物理研究已接近極限
我覺得這個說法,應該是名詞問題吧,物理研究深入到一定層次微觀,個人認為就已經脫離了基礎物理學,而是我們不知道的物理學,相對論只是另一個領域的一個開端。看完 三體 以後,我覺得我們距離真正的物理極限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其中也包括了,在世界上某個不知名的角落有一群流弊的人,正在進行著改變世界的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