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各國的名將都有誰?
1樓:一枝獨秀
1、秦國-王翦。
王翦,字維張,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王翦年少的時候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攻破燕國都城薊,又消滅楚國。
2、楚國-項燕。
項燕,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 ,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宿城區)人。戰國末年楚國名將。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
率軍大敗了秦將李信,攻入秦軍兩個營地,殺死秦軍七個都尉 。
3、燕國-樂毅。
樂毅,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西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4、趙國-廉頗。
廉頗 ,嬴姓,廉氏,名頗,字洪野 ,中山郡苦陘縣(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鎮)人。周赧王三十二年(西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冊封上卿。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
5、魏國-吳起。
吳起,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
6、齊國-匡章。
匡章,戰國時期齊國名將,人稱章子或者匡子。初學於魏國,是孟子的學生。齊威王末年,成為齊軍將領,率軍打退秦國進攻。齊宣王六年,趁燕國子之之亂,率兵十萬,直破燕都。
7、南韓-無名將。主要靠弓矢之利。
2樓:橫衝直闖
秦:白起,楚:昭陽陳齊:
陳章趙:趙奢魏:吳起燕:
樂毅韓:韓啟章(見《清華簡·系年》第21章)附錄1:南韓幾位良將事蹟1:
廣驫]羌(後文稱為驫羌):參與前404年的三晉伐齊戰役,該戰被記載在《竹書紀年》上,根據出土的《驫羌鍾》銘文,南韓的主將即驫羌。經過此役後,次年趙魏韓即獲得周王冊封為諸侯。
2:韓啟章,即韓武子前423年討伐鄭國,殺鄭幽公。【幽公元年,韓武子伐鄭,殺幽公。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赤岸之戰,三晉一起擊敗楚國【魏斯、趙浣、韓啟章率師救赤岸,楚人舍圍而還,與晉師戰於長城。楚師無功,多棄旃幕,宵遁。】—清華簡·系年》第二十一章韓取韓明韓襄附錄2:
戰國時代良將列表:秦國:秦國(人名)、章蟜、商鞅、秦壯、秦華、張儀、樗裡疾、司馬錯、魏章、張若、甘茂、秦奐、斯離、秦胡陽、魏冉、白起、摎、司馬梗、王齕、張唐、蒙驁、麃公、桓齮、嫪毐、楊端和、王翦、蒙武、王賁、李信、羌瘣、阮翁仲、蒙恬、任囂;楚國:
莫囂昜為、郎莊平君、景舍、酓商、昭陽、悼滑、莊蹻、黃歇、景陽、項燕;陳齊國:陳淏、陳忌、陳孫臏、陳朌、陳章、陳蜀、陳單;趙國:新稚狗、孔青、趙浣、倪良、趙雍、牛贊、許歷、燕周、趙奢、趙括、樂乘、廉頗、慶舍、李繓(李牧)、龐煖、司馬尚;魏國:
樂羊、魏斯、西門豹、翟角、魏擊、吳起、公叔痤、魏罃、龐涓、穰庛、宮他、翟章、魏無忌;燕國:秦開、樂毅;南韓:[廣驫]羌、韓啟章、韓取、韓明、韓襄;宋國:
墨翟、戴偃;中山國:中山武公、中山桓公;義渠:義渠君(李帛之戰)。
3樓:網友
秦有白起,王翦,蒙恬,王賁;楚有項燕,昭陽;燕有樂毅;韓沒有;趙有廉頗,李牧,趙奢;魏有樂羊,魏無忌,龐涓;齊有孫臏,匡章,田單。
4樓:在夾溪河吃湯圓的小飛象
齊國有孫臏、田忌、田單、匡章。楚有屈原、吳起、項燕、項羽。燕有樂毅、荊軻。韓一位也沒有。趙有李牧、廉頗、趙奢、藺相如。魏有龐涓、吳起。秦有白起、王翦、蒙恬。
5樓:網友
趙,廉頗,李牧,秦,白起,王翦,齊,田單,燕,樂毅,楚,項燕,魏,信陵君,南韓無人。
6樓:網友
秦國白起,蒙驁,王翦,魏國吳起,趙國趙奢,廉頗,燕國樂毅,齊國田單,楚國項燕,南韓無名將,主要靠弓矢之利。
7樓:
白起,王翦,司馬錯,田單,廉頗,李牧。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的名人有哪些
8樓:逸飛生活百科
<>齊國:齊威王、鄒忌、田忌、孫臏、鍾無鹽、齊怋王、孟嘗君田文、田單。
楚國:吳起、春申君黃歇、屈原、子蘭、楚昭王李園。
燕國:燕昭王、樂毅、劇辛、太子丹、荊軻。
趙國: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平原君趙勝、馬服君趙奢、廉頗、藺相如、李牧。
南韓:聶政、荀子、韓非。
魏國:樂羊子、魏惠王、龐涓、信陵君魏無忌、龍陽君 。
秦國:秦孝公、商鞅、秦昭王、範睢、白起、呂不韋、秦始皇嬴政、蒙驁、蒙恬、蒙括、王翦、王賁、尉僚、李斯。
戰國七雄是哪七國 戰國七雄形成的歷史背景
9樓:剛陽文化
戰國七雄是哪七國 戰國七雄形成的歷史背景戰國七雄形成:戰國七雄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
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春秋末年,列國兼併,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
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西元前473年被越所滅以外,其餘的全都儲存了下來。秦國和燕國實力較弱,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併,於西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滅四卿」的局面,號稱「三晉」。
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西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齊國自西元前481年田成子田恆(亦稱陳恆)殺齊簡公,專擅齊政,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面。
但戰國初期,齊實力暫時弱於三晉。楚國雖向東方略地擴充套件,但其北上與三晉爭奪鄭國卻遭受失敗。越國滅吳後曾強盛一時,進入戰國後因長期內亂而勢衰。
於西元前333年被楚國所滅。
戰國七雄奏國曆代君王,戰國七雄各國君主稱王順序及第一個王名
秦始皇只用了十年時間,就擺平了六國,統一了天下。所以所有的歷史書講到這個問題,都強調由秦統一中國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但是所有教材都回避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秦統一中國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我想講講這個問題,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所謂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就是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向,這個大趨勢包括兩...
戰國七雄地圖戰國七雄是哪幾個國家戰國七雄地圖古今對照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 魏國 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 秦國 楚國 齊國 燕國 趙國 魏...
戰國七雄各國君主稱王順序及王名,戰國七雄各國君主稱王順序及第一個王名
戰國七雄 齊楚秦燕趙魏韓 稱王的順序是 楚 齊魏 兩國徐州相王 秦 韓燕 於同年稱王 趙 前306年 第一個王為楚武王。1 楚國 周桓王時,熊通不滿自己爵小,以其先祖鬻熊子事文王,通過漢陽諸姬向周天子討要更高階的爵位。遭拒後在前704年自稱為王 後諡武 2 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稱王,但在桂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