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開始時做的是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組建減小,等到f=g時,速度達到最大,此後做的是速度為mg/c勻速直線運動。
2樓:網友
1、由 f合=ma 得。
mg-c*v=m ( dv / dt ) a=dv / dt)
上式即為運動方程。
2、由第一步的運動方程得 m *dv / mg-c*v)=dt
兩邊積分得 (-m / c)ln(mg-c*v)= t +c1 ,c1是積分常數。
由初始條件 t=0時,v=0 ,得 c1=(-m / c)ln(mg)
即 (-m / c)ln(mg-c*v)= t +(m / c)ln(mg)
所以,所求的關係式是 v=(mg / c)*{1-[e^(-c*t / m) ]
3、當阻力與重力平衡時,速度最大。
即 c*vm=mg ,得最大速度是 vm=mg / c
4、由於下落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阻力也越來越大,合力越來越小,所以全過程是先做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最後做勻速直線運動 。
3樓:網友
1)運動微分方程:mv'=mg-cv
初始條件:v(0)=0
2)解1)得:v=(1-e^(-ct/m))gm/c3)速度最大時阻力與重力相等:cv=mg
解得:v=gm/c
4)變加速直線運動,開始時加速度最大=g,隨著速度增大,加速度逐漸減小,速度逐漸增大。最後速度達到最大,加速度為0.
4樓:網友
mg-f=ma 利用這個可以求出a 裡面會含有v這時利用v關於時間t的導數是a 可以去掉a 化成只含有v的方程了 這時1,2就會解答完畢。
至於三嘛 阻力和重力相等時速度最大 也可以對上式的v求導為0 求極值。
至於四嘛 就是先是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 然後是勻速運動了吧。
5樓:網友
到明天有時間再說。
6樓:網友
1: mg-cv=m*(dv/dt) 其實就是左邊受合力,右邊質量加速度。。。應該不難理解吧。
2:上式改寫成 (dv/dt)+(c/m)v=g 初始v0=0 這是乙個微分方程,不知道你學了沒有 它的解為 (mg/c)(1-e^(-ct/m))
3;由2 很容易得出最大速度為 mg/c
4:這個通過2很容易分析了吧。。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逼近mg/c我可是真真切切的算了的哦。。。呵呵。
7樓:楓方瞎
1、由 f合=ma 得。
mg-c*v=m ( dv / dt ) a=dv / dt)
上式即為運動方程。
2、由第一步的運動方程得 m *dv / mg-c*v)=dt
兩邊積分得 (-m / c)ln(mg-c*v)= t +c1 ,c1是積分常數。
由初始條件 t=0時,v=0 ,得 c1=(-m / c)ln(mg)
即 (-m / c)ln(mg-c*v)= t +(m / c)ln(mg)
所以,所求的關係罩尺廳式是 v=(mg / c)*{1-[e^(-c*t / m) ]
3、當阻力與重力平衡時,速度最大。
即 c*vm=mg ,得困納最大速度是 vm=mg / c
4、由於下落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阻力也越來越大,合力越來越小,所以全過程是先做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最後做勻速物隱直線運動 。
大學物理dr是不是r,大學物理中rt在t趨向0時為什麼等於drdt
不是的,dr是 r的極限,可以看看微積分,和導數差不多吧 大學物理中 r t在 t趨向0時為什麼等於dr dt 從數學上來說,導數dr dt的定義就是 dr dt lim t趨向0時 r t,用文字來描述就是 r對時間t的導數,就是 r t當時間趨於零時的極限,也就是說,導數本來就是這樣定義的 與物...
大學物理中的公式idq,大學物理中的公式idqdt
i dq dt 這是一個量 電流 i 等於另外兩個量 電量的微小變化量與所用的微小時間 的比值。轉換它們的方法就是普通的數學變換,如 i dq dt,dq i dt,dt dq i。在電流公式i dq dt中d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d是微分中的符號,dq表示電量的極小變化量,dt表示極短的時間。dq d...
F dP dt的意義是什麼,大學物理中dP dt的方向是與P的方向一致嗎
狹義相對論 special relativity 適用於慣性系,從時間 空間等基本概念出發將力學和電磁學統一起來的物理理論。1905年由a.愛因斯坦建立 這個理論在涉及高速運動現象時,同經典物理理論顯示出重要的區別。產生 到19世紀末,經典物理理論已經相當完善,當時物理學界較為普遍地認為物理理論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