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科全書
成吉思汗臨死前,為了防止四個兒子爭汗位,就確立三子窩闊臺將來繼承汗位。1219年,成吉思汗決定再次西征,臨行前也遂皇后勸成吉思汗,應該在四個嫡子立乙個繼承人。成吉思汗認為也遂皇后說得正確,於是就召見兒子和兄弟們,商議並定下窩闊臺為繼承人。
1226年,成吉思汗征伐西夏後,已經感覺不久於人世,於是再次把兒子們叫在身旁,叮囑他們一定要服從窩闊臺的領導,團結起來不要內鬥。
2樓:知也
因為他的這個大兒子在掌權這方面沒有什麼慾望,他的大兒子一心只想著自己的事情,懷疑只想跟喜歡的人在一起,不想管這麼多閒事,所以成吉思汗就沒有重點培養他。
3樓:對教育的思考
成吉思汗統治的蒙古不是中原王朝,並沒有明文規定皇位繼承的嫡長子制,最後挑選的是能力最強的三子窩闊臺。
4樓:網友
因為成吉思汗覺得大兒子不適合繼承汗位,所有沒有傳給他。
成吉思汗後面的繼承人是誰?
5樓:哆啦聊教育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是孛兒只斤·窩闊臺。
孛兒只斤·窩闊臺(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臺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耳朵於也迷裡城(今新疆額敏縣)。
相關歷史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諡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
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諡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諡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成吉思汗把王位傳給了誰,都經歷了什麼過程呢?
6樓:乙個吡喃環
成吉思汗把王位傳給了能力最強的三子窩闊臺。 成吉思汗的正妻共生有4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按中原王朝的繼承製,朮赤是根正苗紅的嫡長子,有天然的繼承權,但蒙古不是中原,沒有嫡長子繼承製,成吉思汗最喜歡小兒子拖雷,最後傳位的是能力最強的三子窩闊臺,嫡長子朮赤只是被分封的汗國,與蒙古汗位無緣。
7樓:酸奶你的
全給了忽必烈,他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一步步走到了大漢的位置,非常厲害。
成吉思汗的汗位傳給誰
8樓:匿名使用者
成吉思汗:姓:孛兒只斤,名:
鐵木真。忽必烈建元之後追諡太祖皇帝。成吉思汗的死的時候遺詔由他的小兒子拖雷監國,以便等待下屆草原大會的召開在從他的四個兒子中從新選定蒙古帝國的繼承人。
按照樓主的問題回答的話,成吉思汗將汗位暫時傳給他最小的兒子拖雷,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父親。窩闊臺被追諡為太宗皇帝,但是他的汗位不是成吉思汗傳的,是按草原上的貴族大會推舉的,當時元朝未建立,皇權未得到加強,汗位的繼承不能光憑藉老汗王的遺詔,必須需要草原上的貴族來推舉,所以在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前,蒙古的帝王全部是由蒙古貴族推立的,並沒有傳位給誰!!元朝建立後,忽必烈稱帝,此後蒙古帝國才開始走上的中原王朝的遺詔繼承製度,在此以前,汗位繼承人全部由蒙古貴族選擇!!
蒙古帝國開始的時候出現國兩個皇后稱制,這個原因就是因為老汗王去世,但是離蒙古推選大會還有一斷時間,所以才由老汗王的妻子暫時監國攝政,比如說元太宗窩闊臺的皇后乃馬真後和元定宗的皇后海迷失後,她們都曾經監國稱制,就是因為蒙古貴族推立制度的存在使皇權得到牽制而造成的,在元世祖建元之後這種情況被廢止,元朝在也沒有出現皇后監國稱制的時期!雖然當時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國的統治者,但是他的繼位人的決定權卻不在他的手裡,所以這個問題可以回答為成吉思汗的汗位暫時傳給了拖雷!
宋太宗傳位給誰,宋太祖為什麼傳位給宋太宗 而不是自己兒孫
他的兒子宋真宗趙桓 史書有記載,宋太宗想把皇位傳給宋太祖的兒子,問宰相趙普,趙普說 豈能一錯再錯 意思說太祖傳位給你是錯的,你再傳給太祖的兒子更錯。但這段記錄是被人懷疑為假的。因為宋太宗把太祖的兒子貶謫得很厲害,根本沒有什麼八賢王 傳給宋真宗 趙恆 鹹平 998年 1033年 景德 1004年 10...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當年為什麼沒有徵服歐洲
蒙古鐵騎像蝗蟲,將所經之地的有價值的東西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進行摧毀。未能建立相應的管轄機構進行統一統治。同時不能以戰養戰,補給壓力太大。不是後勤問題,他們到哪吃哪,或者直接趕羊去,他那幾個孫子回去搶寶座去了 的。成吉思汗從來沒有親自打到過歐洲,他親自指揮的軍隊最遠只打到過烏拉爾山和印度河,而且他...
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他究竟在考慮什麼呢
華夏歷史上有著許多傑出的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其中一位。雖說趙匡胤是一位傑出的皇帝,但是他所統治的北宋王朝卻不是大一統王朝,是一個沒有統一天下的朝代。雖說趙匡胤一生中屢建戰功,在歷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但是北宋在他的統治下就是沒有統一,最後趙匡胤也死的莫名其妙。但最令人不解和疑惑的就是趙匡胤駕崩卻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