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名人關於篤學的小故事

2025-02-05 06:30:21 字數 1005 閱讀 6510

關於治學的名人故事概括

1樓:雲深不知處

故事一。諸葛亮。

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

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

但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純配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於是諸葛亮想:

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指褲運吃飽就不叫了。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

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唯梁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

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乙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乙個飽學之人。

故事二。1935年,只有小學學歷的金克木經人介紹,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負責借書還書。一天,他忽然想到:我為什麼不能也像那些教授、學生一樣讀一些書呢?

但如何在書海中尋到最有價值的書,令他一籌莫展。後來,他想到了乙個辦法——「索引」,就像他根據「索引」給借書人找書一樣,反過來,他也可以從借書人那裡搜尋到有價值的書啊!

從此,借書人就成了他的「導師」。白天,他在借書臺和書庫間穿梭;晚上他就偷偷閱讀那些被別人借過的書。他的「導師」五花八門,但以畢業生為主,這些學生要寫**,因此他們借的書都很有方向性。

給金克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從十幾公里外步行趕來的教授。他夾著布包,手拿一張紙往借書臺上一放,一言不發。金克木接過一看,全是些古書名。

待這位教授走後,金克木趕緊把記下來的書名默寫出來,以後有了空閒,便照書單到善本書庫中一一檢視。

日久天長,這個曾經的懵懂少年不僅靠自學精通了梵語、印地語、世界語。

等十多種語言文字,還在文學、歷史、天文等領域卓有成就,成為一代奇才,與季羨林。

張中行和鄧廣銘並稱為「燕園四老」。

名人思鄉小故事關於名人思鄉的小故事。多一點,謝了。

手抄報麼,我讀高中的時候也辦過,呵呵 納蘭性德 長相思 高中語文自學課本里面有這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二月十五日,性德隨從康熙帝詣永陵 福陵 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長相思 作於出關前後之途中。作者...

有沒有關於名人謙虛的小故事,關於名人的謙虛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 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 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 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求名人自強自立的小故事,關於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1 范仲淹勤奮讀書幼時家貧,沒有飯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讓它結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每天只能吃一塊,他朋友知道後,給他送來吃的,他就隨食物腐壞,也不碰,他跟朋友說不能讓自己學會享受,最後終於有所作為。2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