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娛紋樂
孔融。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
1]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
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2樓:楓蕤且吟尚徐行
孔融~三國志裡也有他哦~雖然他後來那種老學究的氣質和小時候萌萌的感覺一點也聯絡不起來~~
3樓:龍爹鼠仔
四歲讓梨的主人公是孔融。
4樓:宅男廢紙不費電
孔融。。。典故是 孔融讓梨,據說是孔子後人呢。
三國人 後來被曹操給殺了。。。因為他思想太偏激 罵曹操是宦官後人 說不要孝順父母 什麼的。。。
純手打 。歡迎追問。
5樓:醬油帝丶諾言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乙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乙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
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四歲能讓梨的是誰
6樓:站在太陽下
四歲能讓梨的是孔融。孔融讓梨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乙個道德教育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賣明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
相關典故。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
他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教育意義。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衝運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中判告德常識。
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誰知道「融四歲,能讓梨」講的是什麼故事?
7樓:乖乖龍的東咚
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拓展資料:這是出自《三字經》的內容。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故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歷李瞭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歷史背景:關於《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說法不一,大多數後代肢咐遲學者傾向的觀點意見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即王應麟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讀書,於是編寫了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
王應麟是南宋人,《三字經》原著中的歷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為止。隨著歷史的發展,為了體現時代變遷,各朝代都有人對《三字經》不斷地加以補充,清道光年間賀興思增補的關於元、明、清三代的歷簡衡史,共計二十四句話。
融4歲能讓梨的故事是
8樓:活在當下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乙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乙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
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裡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乙個最小的呢?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乙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乙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這個故事並不是叫我們讓乙個梨,而是教我們怎樣做人。
我們應該學會謙讓,要多關心別人,不要光想著自己。我決心以後要做乙個像孔融一樣有謙讓精神的,有愛心的人。
9樓:網友
孔融讓梨的故事。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
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圖窮匕見的主人公是誰 圖窮匕見的主人公是誰的 答案
圖窮匕見的主人公是秦王 荊軻。圖窮匕見 t qi ng b xi n 解釋 圖 地圖 窮 盡 見 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出自 戰國策 燕策三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譯文 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開啟地圖,地圖全部開啟,匕首就露了出來。語法 緊縮式 作謂語 定語 含...
格列佛遊記主人公是誰,《格列佛遊記》的主人公是誰
當然是 格列佛 了 格列佛遊記 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斯威夫特 主人公是格列佛 第一卷寫的是格列佛 在小人國 利立普特 的遭遇,格列佛與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為十二比一,那裡的居民身高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 巨人山 起先他被小人們捆了起來,但後來由於他表現溫順並答應接受某些條件,小人國國王同...
聞雞起舞的主人公,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誰?
聞雞起舞 所屬朝代 晉代 出處 晉書 祖逖傳 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 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解釋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祖逖和劉琨都是晉代著名的將領,兩人志同道合,氣意相投,都希望為國家出力,幹出一番事業。他們白天一起在衙門裡供職,晚上合蓋一床被子睡覺。當時,西晉皇族內部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