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薄暮歿月
只帶21掃街還合適,但是到了景區,特別是海邊山上,草原高原什麼的,你肯定會覺得不夠廣。
只帶乙個的話,我會帶da1224,風景和風景人像,乙個da1224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12超廣對付任何風景風光的拍攝需求,包容一切的自由,這的確是個萬能的旅遊頭!
或者1只狗頭+1只狗長焦,如果不是太弱光的場合,出片基本滿意了,多換頭容易出事,特別是那種不是太自由的旅遊。要麼就儘量雙機,如果一臺機可能需要常換頭。
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用廣角 越廣越好 10mm左右吧 甚至可以用魚眼。
當然不嫌麻煩也可以用全景模式照相再拼接。
佳能拍風景的頭首推17-40l 其次16-35l 但如果預算不夠的話 18-55 18-135都是可以的。
3樓:光圈零點二
雖然「主要是風景」,旅遊攝影還是要兼顧人像的,比如合影和紀念照。
所以我個人認為,「熱心網友」說的18--135可以滿足要求。
據我妄斷,樓主應該接觸攝影時間不長,所用相機可能不是全畫幅,所以18端還好夠用。
推薦鏡頭」這個話題太大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更要看樓主個人需求和喜好,甚至預算。當然佳能「大三元」是獲廣大攝影愛好者首肯的紅圈頭,預算夠的話,儘管**。
我個人喜好環境人像頭,比如廣角定焦,如35,光圈 2。
拍攝時應該如何選擇焦段?
4樓:福哥愛玩攝影
選擇鏡頭的焦段需要注意什麼?攝友都有選擇綜合症,網友:預算少。
攝影技巧: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焦段來拍攝
5樓:新手八十八號
8mm :極度誇張的畫面,用途不限。
18-16mm:侷促狹窄的環境。
22mm-24mm:不嚴謹的建築全景,或某個自然景觀(嚴謹的需要大畫幅和移軸鏡頭來矯正相差),城市建築群,大量的人群。
28mm:廣闊的風景,人多的場景,有群體感的人像。
35mm:一般風景,建築或者建築內部,紀實人像。
50mm: 區域性風景,全身人像,事實上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
60-65mm:小微距,適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體或者電飯煲之類的商品,這個焦段適合購買微距鏡頭。
80mm:半身人像,一些特寫,或者在場景中突出某人。
100mm:微距的**焦距,特別適合拍攝微距題材。
135mm:人像焦距,適合人像特寫,網上那些特別漂亮的mm,背景虛化的,都是這個焦距拍出來的(一般用85mm鏡頭放到普通aps單反上,由於轉換系數,正好可以獲得135的焦距)
200mm:人像特寫,大頭像,遠景拍攝。
300mm: 遠處人想特寫,距離較近的鳥,體育,遠景拍攝。
400mm--600mm:野生動物,足球比賽等。
1200mm: 天文攝影,危險的野生動物,大型體育場館裡的比賽。
6樓:網友
需要表達啥意思,就用啥焦距段鏡頭。
攝影記者一般用什麼單反相機,新聞攝影用什麼相機
攝影記者一般都用中端或者準專業級的單反相機,這類相機成像優秀,最重要是比專業級的輕便。1 佳能5d2,佳能eos 5d mark ii是佳能2008年釋出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配備了2110萬有效畫素的全畫幅cmos影象感應器,iso感光度標準設定範圍達到iso 100至iso 6400,並可以擴充套件...
對於一般的旅遊攝影來說,多少價位的鏡頭比較合適
旅遊攝影,關鍵是要攜帶方便,而且在戶外天氣中,頻繁換鏡頭畢竟不太方便,所以就有 一鏡走天涯 之說,也就是一個鏡頭涵蓋了廣角到長焦的各個焦段,18 200左右很好了,下面marcoz868說的很好了,要看你的機身是什麼型號,什麼品牌,再配。我以前用過適馬的18 200,才2800元,很好用。就單反來說...
請問扎染一般用什麼布料
扎染一般用純棉布。因為純棉布的染色效果最好,麻布和混紡布料染色性要稍微差點。如果選擇的布料是棉布上面帶有呢絨花紋的面料,棉布會上色,其中呢絨部分上色性差甚至不上色,會出現更好的視覺效果。要注意的是,顏色搭配很重要,幾種相同的顏色搭配在一起根據各個顏色面積大小不同出現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如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