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名的漁場 分佈,特徵,形成

2025-02-11 05:55:18 字數 4285 閱讀 4851

1樓:匿名使用者

1、北海漁場 位於歐洲西部北海 形成條件:寒暖流交匯,北上的北大西洋暖流與南下的東格陵蘭寒流在北海交匯。

2、北海道漁場 位於日本北海道 形成條件:寒暖流交匯,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

3、紐芬蘭漁場 北美洲東岸,紐芬蘭島附近 形成條件:寒暖流交匯,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匯。

以上三大漁場形成的自然條件均為「寒暖流交匯」,寒暖流交匯會帶來大量的餌料,利於魚類的繁殖。

4、秘魯漁場 南美洲西岸,秘魯附近 形成條件:上公升補償流,在東南信風控制下,形成離岸風,表層海水減少,底層海水上公升,上公升的冷海水帶了大量的餌料和魚類,形成漁場。

除此不難發現,世界著名漁場,多存在於溫帶地區,沿海大陸架附近。這是因為,溫帶地球溫度適宜魚類生長,水下植物生長為魚類的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氣和餌料,且大陸架附近海水淺,陽光充足,能夠照射到海底,更利於水下植被生長。沿海地區有河流注入,也會帶來豐富的餌料。

社會原因:漁場的形成主要取決於自然條件,但鞏固的國家經濟,充足的勞動力,強大的市場需求,國家政策的支援,交通運輸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達 等社會經濟條件也不可少。

影響:帶動經濟發展,豐富餐飲等,言之有理即可。

2樓:匿名使用者

1、北海道漁場,是由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形成的。

2、紐芬蘭漁場,是由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形成的。

3、北海漁場,是由北大西洋暖流與東格陵蘭寒流交匯形成的。

4、秘魯漁場,是由秘魯沿岸的上公升補償流形成的。

世界著名漁場的分佈特徵

3樓:張三**

全球四大漁場分為兩類:

一類是分佈在寒暖流交匯的地方,另一類是分佈在上公升補償流的地方(秘魯漁場).因為寒暖流交匯處和上公升流都能把營養鹽類帶至表層。寒、暖流交匯處,海水受到擾動,引起上下翻騰,於是把下層豐模沒富的營養鹽類帶到表層,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種魚類都集中到這裡覓食,這就形成了漁場。

世界著名的三大漁場都分佈在寒、暖流交匯的海區伍盯,它們是北海道旦橘納漁場(日本)、北海漁場(英國)、紐芬蘭漁場(加拿大).

世界四大漁場名稱、分佈及其形成原因

4樓:華爾街

世界四大漁場包括: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國的北海漁場,秘魯的秘魯漁場。漁場的形成原因。

一、漁場位於寒暖流交匯處:兩種不同方向且不同溫度的`洋流相遇,改變原來的海洋環境,形成天然的「水牆」,魚群被阻隔在此,同時,寒暖流交匯攪動海水,使得底層大量營養物質上公升到表層,為魚群提供餌料。

二、漁場位於離岸補償流(上公升流)附近:受離岸風影響,風將海水從岸邊吹向海洋,岸邊海水不斷減少,底層海水就會上公升作為補充,同時把底層大量營養物質攜帶到表層,為魚群提供餌料。

四大漁場的分佈。

1.北海道漁場(日本)

位於太平洋西北部,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處。

2.紐芬蘭漁場(加拿大)

位於大西洋西北部,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處。

3.北海漁場(英國)

位於大西洋北部,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交匯處。

4.秘魯漁場(秘魯)

位於太平洋東南部,秘魯寒流上公升補償,深層海水上湧。

世界漁場形成的條件通常有哪些?

5樓:石曉秀

1:冷暖流交匯處。冷海水向下俯衝,底層冷水上泛將海下的營養鹽帶到海水錶面,是魚獲得充分的養料。

這也是每當聖嬰和拉尼娜出現的時候,由於冷暖流交匯減緩,營養鹽到達不了海表面,從而魚群和海鳥大量死亡。

上公升流(秘魯寒流)、密度流 的本質也是一樣2;淺海大陸架(200m),陽光充足。

3;江河入海口,帶來大量的有機質。

真的只有這些了,寫了這麼這麼多的字,就把分兒給我唄~

6樓:網友

溫帶,因為冬季表層海水會和深層海水交換,利於營養物質交換。

水深低於200公尺的大陸架,因為光照充足,浮游生物多。

寒暖流交匯處或者上公升補償流經過地區。

7樓:右手邊的時差

冷暖洋流的交匯海水「攪動」有機物豐富,有利於浮游生物的生存,所以就比較容易形成較大的漁場,這個條件比較重要。。

世界四大漁場的形成。

8樓:肖小雅

1、位於大陸架上。

2、水深200公尺左右。

3、寒暖流交匯處,海水上泛提供營養物質。

4、想不出來了。

9樓:網友

一、寒暖流交匯,海水上下攪動,海底營養鹽泛到上層。

二、上公升流的地方,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鹽帶到表層。

三、河流入海口處,河水帶來大量的有機物質和無機鹽。

四、大陸架地區,由於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浮游生物多。

10樓:匿名使用者

位於大陸沿岸,水深一般不超過200公尺,這是因為大陸沿岸的地表徑流會把營養物質帶到海洋中去,在200公尺以內的海里光和作用強烈,適合浮游、海藻等生物生長,為魚類提供了養料。

寒暖流交匯處,海水上泛會把海底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海域內。

11樓:拜讀掌櫃

寒暖流交匯處,溫帶,大陸架淺海地區,

世界漁場形成的條件通常有哪些

12樓:不曾明瞭

影響漁場形成的因子有很多,概括起來分四大類:

水文: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寒暖流交匯、冷海水上泛、淡水河流注入等處;

氣象:魚類對風有逆風或順風行動的特性,據此可根據不同習性追逐漁場位置。風影響氣溫和水溫變化,也就可以影響到漁場穩定和變化趨勢。

地理:魚群多分佈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也就是從海洋延伸到水下大約200公尺深的大陸海底部分;也多在近陸岸海域。

生物:浮游、底棲生物多的地方,魚群也多。

世界漁場形成的條件

13樓:匿名使用者

寒暖流交匯處,河流入海口,上公升流地區。

14樓:巨集志地理組

世界性大漁場多分佈於近海大陸架,具備以下形成條件:

1、大陸架地區海水淺,水中陽光充足,海洋浮游生物生長旺盛,吸引魚類。

2、多有洋流作用影響,如寒暖流交匯形成的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上公升流造成的秘魯漁場、本格拉漁場等。

3、沿岸有河流徑流注入,帶來大量營養物質,促進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長,吸引魚類。

15樓:網友

冷熱洋流交匯的地方。

世界有名的漁場是如何形成的?形成漁場要滿足什麼條件?

16樓:黎曉芬聊娛樂

世界有名的漁場是如何形成的?形成漁場要滿足什麼條件?

1.紐芬蘭漁場位於加拿大紐芬蘭海岸。它是由墨西哥灣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在這個海域匯合形成的。

北海道漁場因位於日本北海道島附近而得名。由於地處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處,在海水密度差異的影響下,低密度的溫水上公升,高密度的冷水下沉,使得海水垂直攪動,進而將沉積在海底的有機物帶到海面,為三文魚、鱈魚、太平洋鯡魚、來自遠東的沙丁魚、秋刀魚等浮游生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食物。

2.這裡有充足的陽光和沙子。漁場通常集中在溫帶大陸架,因為溫帶大陸架的海水比較淺,所以太陽輻射可以到達海底,可以促進浮游生物更好地繁殖和生長,從而為魚類提供足夠的食物,吸引魚類聚集。

由於大陸架與大陸相連,沉積物、各種有機物等物質會進入大陸架,從而有利於魚類的產卵和發育。在溫帶地區,存在寒流與暖流相遇的情況。在冬季,當表層海水與底層海水發生交換時,底層海水就會氾濫。

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浮游植物可以更好地生長,這樣魚類就可以聚集。而且寒流還可以吸引不同性質的魚類在此停留,然後魚類會聚集在該區域形成漁場。

3.條件:河流輸入大量營養物質。

水域較淺,在風、浪、潮、對流的作用下,水體充分混合,底層向上層補充,整個水體營養良好。光合作用充足,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域淺,物質迴圈快,初級生產力高。

由於食物生物豐富,大陸架一般是產卵場,海灣也是魚類的育肥地。大陸架水深適宜,海底較為平坦,適合漁具作業。在大陸架邊緣,由於上層的近海作用,從外海引入下層的水,產生上公升流。

17樓:小長學姐

這是由於在這個地方形成了暖流和寒流的互動,所以才會導致海水擾亂才會導致出現很多的魚類。要有洋流的出現,能夠形成乙個閉合,能夠出現很多的海洋生物,要有非常多的浮游植物,能夠讓寒流和暖流互相遇見,能夠擾亂海水。

18樓:西亞方舟欣欣

在寒暖流交匯處。有利於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有上公升補償流的海區。在沿海大陸架海域。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秦嶺的分佈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空間分佈特點及形成原因是什麼

狹義上的秦嶺位於北緯32 34 之間,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回嘉陵江 洛河 渭答河 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 500公里,南北寬達100 150公里。秦嶺山地是古老的褶皺斷層山地,秦嶺北部早在4億年前就已上升為陸地,遭受剝蝕 秦嶺南部卻淹於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時期的沉積。在...

城市的空間分佈特點是什麼,城市在空間分佈上有何特點

商業區居於城市中心以及繁華地段 居民區居於商業區的外圍,其中高檔住宅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工業區居於城市外圍,低價便宜,靠近交通線的地方。城市的空間分佈特點是什麼 商業區居於城市中心以及繁華地段 居民區居於商業區的外圍 工業區居於城市外圍。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

簡述地基中附加應力的分佈特點,地基附加應力的分佈規律

1 在地面下同一深度的水平面上的附加應力不同,沿力的作用線上的附加應力最大,向兩邊則逐漸減小 2 距地面愈深,應力分佈範圍愈大,在同一鉛直線上的附加應力不 同,愈深則愈小。按基礎與接觸的地基兩種材料的壓縮模量之比查出擴散角,向下擴散,越深處的受力面越寬,同時越深處的應力越小。持力層有不同幾層時,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