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家族人才輩出,為什麼三國中只有魏國被篡國呢?

2025-02-13 05:40:18 字數 1300 閱讀 5010

1樓:感情顧問小鄧

雖然曹操家族的後人能力都不弱,但是由於曹操後人短命的較多,最後皇帝成為乙個小孩子,加上曹魏集團內部有許多老士族暗地反對曹氏,所以才讓司馬懿找到了機會。

2樓:周星說社會生活

因為司馬懿在當時的能力是非常強的,而且跟隨者也是非常多的。

3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司馬懿太懂得隱忍,而且能力出眾,才會最終被篡位,吳蜀兩國卻沒有。

《三國志》中認為曹操的魏國才是正統,為何後世對他的評價不好呢?

4樓:嘎又嘎學姐

這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原因導致的,這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對於曹操的評價並不是特別的高。

三國時期,究竟為啥會有人認為曹操的魏國最強大?

5樓:魚欲離海

因為在三國時期,無論是在地盤、人口、經濟、軍事、還有政治……等等各方面來說,曹操所佔據的北方確實遠領先於蜀國和吳國,三國之中魏國最為強大是不爭的事實。

三國鼎立當時魏蜀吳各自雄踞一方,但在古代,決定乙個國家的實力大小最根本的就是佔地面積和人口,我們就以西元262年時三國的面積為例,當時魏國約291萬平方千公尺,有十州七百九十六個縣,人口約四百餘萬。蜀國約107萬平方千公尺,僅益州一地,九十萬人口左右,而吳國有四州之地,約145萬平方千公尺,有兩百餘萬的人口。由此可見,當時三國之中,魏國無論是地盤之上,還是人口,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兩國,地盤和人口就決定了魏國在三國之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政治、軍事力量大家都知道,曹操最開始的立身之本就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的,在政治之上,就佔據了先機,很多對大漢忠誠的軍閥或是人才,都被曹操所招攬了,就像荀彧、許攸、典韋……等人,而曹操的軍隊確實是一支實力不容小覷的隊伍,他除了五子良將之外,還有許多大將,雖然《三國演義》之中有誇大的可能,不過百萬大軍,曹操還是組得出來的。看北方國防大線之長,但曹魏一方卻始終把軍事把持得很好。

經濟和文化別的不說吧,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曹操的勢力,牢牢地把控著中原地區,就連荊襄九郡他也霸著不少的地,海上**當時可還沒有發展起來,這些地方作為大漢幾百年的經濟中心,魏國在經濟實力上遠超吳國和蜀國,當時的蜀國人民是「面有菜色」,可見生活之差。

所以說,魏國實力是三國之中最為強大的,這並不是吹捧的說法,無論是在經濟、軍事,魏國確實是其他兩國無法超越,而古代決定國家強大的重要因素人口,魏國也是妥妥的第一,你說是不?

為什麼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為什麼春秋和民國時期,人才輩出

時事造英雄。因為當時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有很好的發展空間。還有禮賢下士的明君。樓上的說的對。那不存在全的真的啊 人有那麼厲害啊。你信諸葛亮可以借東風啊那還要 風雲2號 幹嘛他能呼風喚雨他不就是神啦。但是人才一定是有很多的因為那是亂世。有讓人才發展的空間啊。有表現自己的舞臺啊 沒覺得啊。三國演義和三國...

三國中蜀漢為什麼最先被滅,為什麼三國時期蜀漢政權最先滅亡

魏國的既定國策,先蜀後吳。這裡面的原因也很多,蜀漢對曹魏最是仇視,諸葛亮 回 姜維不斷北伐給曹魏造成極答大壓力 東吳戰力不強,主動出擊輸多勝少,威脅小於蜀漢 東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滅掉蜀國之後可佔據上游順江而下。所以說先蜀後吳的方針是正確的。原因很bai多個人認為最主要的還是 du,宦官誤zhi...

為什麼三國後期人才凋零,三國時期蜀漢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之所以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實由於諸葛亮的存在太過耀眼,而傳統通俗文學對於新生代蜀漢人物的描寫過於草草,以至於令人印象淺薄罷了。嗯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青黃不接吧,前面的老一輩基本死完了,後面的不給力,老子英雄,狗熊兒子。因為三國大將們這時候差不多死完了,而後輩們沒出息。三國後期並非人才凋零,只是前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