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橋是不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

2025-02-13 06:55:18 字數 1892 閱讀 1335

1樓:網友

不是文化遺產,因為橋是實物的,而是歷史遺物。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著名文物旅遊勝地,中國四大古橋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樓:在良珠

趙州橋:世界現存最早的一座石拱橋,位於河北趙縣。建於隨朝西元605年,李春所建。

它是中國古代橋樑傑出代表,被列為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古蹟而立碑紀念。趙州橋長公尺,淨跨公尺,劵高公尺。它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首。

洛陽橋: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大橋,位於福建泉州洛陽江上。它建於北宋年間西元1059年,由蔡襄主持建造。

現橋長公尺,寬公尺,高公尺。洛陽橋對世界橋樑的貢獻應該是它的筏形基礎。此外種蠣固基法也是它獨有的建造形式。

廣濟橋:世界現存最早開啟式大橋,位於廣東潮州,俗稱湘子橋。它建於宋代,一開始就是浮橋,後又改橋墩加浮橋,到了明代基本形成現在模式。

盧溝橋:七七事變把它和中國抗日戰爭緊密聯絡,也使得全世界人民知道了這座橋。盧溝橋位於北京永定河上,是一座連拱石橋(11拱)。

它始建於金代,現在橋樑是清代康熙年間重建。盧溝橋最著名的就是它的石獅子,民間有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楚的說法,橋樑上有500多個千姿百態。安平橋:

曾經是世界最長的橋樑。安平橋位於泉州安海和水頭兩鎮之間,始建於南宋西元1138年,是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橋樑,橋全長約5華里,又稱五里橋。

廣濟橋的歷史

3樓:泣驪

北宋建隆二年(961)始建木橋,名「廣濟」。 南宋紹興初(1131)以江石甃兩涯,列石柱為墩,橋面覆之以屋,改建成木石結構廊屋式橋。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主薄盧振龍主持重建,堆屋數間,翼以南北二亭。

明洪武中縣丞喬鑑對橋進行了修繕,天啟年間又進行了整修。

清雍正九年(1731)縣令王瑋進行修理,乾隆三十七年(1772)、嘉慶十二年(1807)都進行了修繕。

現存廣濟橋為木石結構廊屋式橋,通長公尺,寬公尺。石柱為墩,五縫四孔。每縫石柱6根,都有側腳,上下作榫,基石固定,頭用鎖石鎖住,並用三根大牽木固定。

鎖石上鋪梁木,其上為橋板。橋面建廊屋21間,八架樑用六柱,樑架為穿鬥與抬梁相結合,上覆小青瓦。

元代橋墩中至今還保留有「至元二十三年歲在丙戊四月二十九日乙丑甲時重建」,「城居沈森辛酉本命三月二十二日未時與家眷等施財舍……以及鄞縣小溪石匠許成」等題刻和元代的柱頂石歷代碑記等物。儲存良好。

廣濟橋位於浙東古驛道上,通過這條驛道,將「海上絲綢之路」與陸路緊密相連,使這條東西方**與文化交流的航線向大陸腹地延伸。它是浙江省內唯一的一座元代廊屋式橋,也是浙東沿海南北交通幹線古驛道中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座古橋。

該橋位於江口鎮南渡村內。始建於北宋建隆年間,後多次毀建,現存橋墩系元代建成,四孔廊屋平橋。東西走向,橫跨縣江(奉化江上游)。

通長公尺,面寬公尺。用石柱四列作為橋墩,每列由6塊條石陡立組成。柱頭置鎖石,鎖石上鑿槽,中置牽木,固定鎖石,又排列梁木10根,其上鋪板。

橋柱上刻「至元二十三年歲在丙戍四月廿九日乙丑甲時重建」和舍財建橋人及石工的姓名。橋上建廊屋15楹,中間跨空五架樑,兩廊各寬公尺。引橋兩旁有小屋六間,內尚存建橋碑記、禁約碑等碑刻六通。

1986年大修。

廣濟橋的史籍記載

4樓:血色薔薇

據清光緒《唐棲志》卷臘歲三「橋樑」載:「通濟長橋在唐棲鎮,弘治二年(1489)建。」又亮局亂「弘治間鄞人陳守清募建,橋計七洞。

嘉靖庚寅(1530)橋裂,里人呂一素捐金修。丁酉(1537),復舍金重修。萬曆癸未(1583)、天啟丁卯(1627)及清康熙乙巳敬檔(1655)屢圯屢葺,辛卯(1711)北堍又圯,吳山海會寺僧朱皈一與如意庵僧大生募建,甲午(1714)十月竣工」。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歷史文化都有哪些特點

中國歷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 婚姻 家族 國家政權而至 衣食 文字 文學 經學 宗教 道德 民俗 節慶等,構成一幅清晰簡要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縮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文化的載體文字而言,漢字的誕生時間尚難以考證,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了三千多年前的漢字 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

中國歷史文化有哪些突出表現,中國的歷史文化包括哪些

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環境 經濟形式 政治結構 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 積累和流傳下來,並且至今仍在影響當代文化的 活 的中國古代文化。它既以有關的物化的經典文獻 文化物品等客體形式存在和延續,又廣泛地以民族的思維方式 價值觀念 倫理道德 性格特徵 審美趣味 知識結構 行為規範 風尚習俗等主...

我國曆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現了哪兩大特點

一是保護物件和範圍由早期保護文物個體,逐步擴大到了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文化名鎮 名村 二是保護途徑更加清晰,方法更加科學合理,措施也在不斷完善,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曆史文化遺產 我國歷史遺產從北到南共二十一處,多數為皇家場所,天壇 頤和園等。歷史遺產之首為北京故宮 明清皇宮 北京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