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奮鬥的左手
它是我國儲存 最早 最完整 規模最大 冶煉水平最高的古銅礦遺址。
中國古代對銅礦的開採何時初具規模?中國最早的一處採銅遺址位於何地?
2樓:漫閱科技
據考古學家考證,中國古代對銅礦的開採最晚到商朝時期就已初具規模。1989年1月27日《中國文物報》報道,在江西瑞昌銅嶺,科學家們發現有一處中國商朝時期的大型銅礦遺址,這是科學家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一處採銅遺址。這個遺址的面積約25萬平方公尺。
科學家們在已挖掘出的300平方公尺範圍內,發現有豎井24口,平巷3條,露天採礦坑一處,選礦槽一處。這些發現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商代時期就已會採用豎井、平巷、坑採等聯合開採方法來開採礦物。
3樓:吾之費高
官方認定的最早的是湖北大冶銅綠山銅礦遺址,至少有3500-4000年曆史,同時期的配套遺址在湖北武漢盤龍城,傳說中的黃帝鑄鼎的荊山也離此不遠。
哪些遺址可證明春秋時期楚地已開採冶煉硫化銅礦?
4樓:漫閱科技
迄今發現的另乙個先秦冶煉硫化銅礦石的地區是春秋時的楚地,今安徽銅陵地區。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曾在該地區的貴池縣徽家衝、銅陵市木魚山和鳳凰山、繁昌縣孫村鄉犁山、南陵縣江木衝等處的古銅礦冶遺址出土過數餘罩量相當多的銅錠以及一些煉爐和煉渣,冶煉時間都在西周到春秋晚期。銅錠皆菱形,表面粗糙,多呈鐵鏽色。
最近陳榮等對其中銅激毀昌陵、繁昌出土的銅錠進行了檢測,它們都含有冰銅白硫體(2cu2s·fes)、氧化焙燒的中間產物以及sn、cufeo2等;對一些煉渣也進行了檢測,發現其含有20%~30%的鐵及10%~20%錫,並含明顯量的銀和鉍,可初步證明這些銅錠是用冰銅冶煉的,即早在春秋時期那明扒裡已開採冶煉硫化銅礦。
普遍開採、冶煉銅礦是在什麼朝代?
5樓:漫閱科技
據悉考古與冶金史學者還發現了新疆地區戰國銅礦冶煉遺址、山西中條山戰國冶銅遺址畝顫指。從這兩處遺址中採集到了爐渣,經研究初步判定,都使用了硫化礦冶銅技術。但詳細的研究報告尚未見發表。
此外,從安徽貴池戰國青銅器窖藏所出的板狀銅錠,經檢驗,其中含鐵量達30%以上,含硫量約為2%,估計那時硫化銅礦在該地區也已迅配經開始洞碧冶煉。但是以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做全面的考察,在春秋戰國時代已能冶煉硫銅礦的地區還不多,而普遍開採、冶煉,當在漢代。
現在冶煉銅的方法有哪些,我國的主要銅冶煉企業有哪些以及冶煉方法
冶煉是一種工藝.這是日本株式會社公開的一種連續冶煉銅的方法。首先,提供一個冶煉爐 分離爐 轉爐 依次連線冶煉爐 分離爐和轉爐的熔液流槽 多個陽極爐和多個連線轉爐和陽板爐的粗銅流槽。然後,把銅精礦送入冶煉爐中,並把它氧化成冰銅和爐渣混合物,該混合物被送入分離爐中,並從爐渣中分離出冰銅。然後氧化從爐渣中...
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龜甲和獸骨的甲骨文他已經是比較完善的文字,盛行於什麼時期
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龜甲和獸骨的甲骨文,甲骨文的起源開始計,即是商朝後期 前14 前11世紀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前221年 推行 書同文,車同軌 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之後一直...
我國最早的兵書是哪個,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是什麼?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 又稱 吳孫子兵法 孫子 孫武兵法 孫武撰。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從齊國流亡到吳國,輔助吳王經國治軍,顯名諸侯,被尊為 兵聖 孫子兵法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 戰爭論 約2300年,被譽為 兵學聖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它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