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中孟子的觀點

2025-02-14 03:55:24 字數 2398 閱讀 2664

1樓:龍源期刊網

三字經中孟子的觀點「性本善」。

三字經》自南宋以來,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經》共1000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譯文:人出生之初,稟性本來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彼此的性情也就形成了巨大的差別。如果對孩子從小不嚴加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會改變。

教誨乙個人,貴在教導他專心致志,始終不懈。從前,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就是為了使孟子能在乙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有一次,孟子不努力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了正在織的紗線,以此教育孟子只有日積月累地學習,才會有長進。

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孩子有很好的方法,他所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美名遠揚。

賞析:這幾句話概括地闡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所處的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家庭環境不好,沒有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

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弘揚真善美,識別假醜惡,將來才能成為乙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人們常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想而知,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鬆。

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孩子們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乙個有用的人。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要嚴格,並且講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孝敬父母,並且學業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

2樓:半山堂文娛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關於人性的善惡,孔子、荀子、孟子各是怎麼看的?孔子認為人的本性差別不大,無所謂善惡,是後天習染造成了差別。

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要用禮來進行規範。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

孟子三章原文?

3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三章原文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公尺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三則的主旨分別是什麼?

4樓:因為你我會熱愛

一、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

二、道德論。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三、政治及經濟方面。

孟子著重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仁」、「義」是孟子論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經濟學說的出發點。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經全文譯文三字經全文譯文

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多。大家性情都近於善,只是由於後來所受社會的習染不同才有了千差萬別。如果從小不進行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會發生改變。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導孩子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兒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選擇鄰居而搬家。一次,兒子逃學回來,孟...

有關孝的經,有關孝的三字經

三字經中與孝悌有關的文字有 1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譯文 為人子女,從小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2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譯文 東漢人黃香,年方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榜樣。3 融四歲,...

消防安全經消防安全三字經

人生路 長漫漫 五千年 火陪伴 恰用火 送溫暖 如大意受災難 火著起 條件三 可燃物 氧助燃 點火源 緊相連三去一 火自完 滅火法 有四點 一冷卻 二隔離 三窒息四抑制 多學習 常操演 遵法規 不蠻幹 誰主管 誰負責防火制 落實堅 本崗位 懂火險 報火警 會圓滿 懂預防措施善 滅火器 會熟練 懂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