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詩句可以形容《三國中》徐庶母親的!!!!!!!!!急求!!!!!!!線上等!!!!!! 5

2025-02-14 09:35:23 字數 3905 閱讀 5747

三國時期徐庶母親其人...

1樓:御慕桖雅

徐夫人,原名不詳,是三國時期備軍師徐庶之母,被曹操俘獲關在許昌用來威脅徐庶為其出謀劃策,但當徐夫人聽到兒子為曹操賣命後,自縊而亡。

曹操為招攬時為劉備軍師的徐庶,而用程昱之計,詐稱徐夫人被監禁於許昌,徐庶得信後心急如焚,遂別劉備而去,臨行前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徐夫人一向以曹操為漢賊,得知徐庶棄明投暗後自縊而亡。

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稱讚。

2樓:網友

普通人,除了兒子是徐庶,沒啥可說的事。曹操沒有綁架徐庶母親,是羅貫中讓曹操背了這個害人母留人子的黑鍋,正史裡徐庶並沒有演義裡受到曹操那般的重視,按三國志的說法,徐庶母的性質是被俘,導致徐庶北走,或者按魏略的說法,徐庶還有可能是主動投效曹操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魏略》及荊州內附,孔明與劉備相隨去,(徐庶)福與(石廣元)韜俱來北。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3樓:風靜四莫臺主人

徐母至賢,徐庶大孝,曹操抓了徐母要挾徐庶降曹,結果徐庶為了母親來到曹營,徐母為了讓他堅定信心,自殺身亡,以一死堅定徐庶不降之決心。

司馬徽(水鏡先生)說過,「素聞徐母最賢,雖為曹所囚,必不肯弛書召其子。」,早就知道是個陰謀。徐母是乙個忠奸分明、深曉大義老人。

在中國歷史上被後世尊為「三大賢母」的母親中,徐庶之母處於第二位。

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三國演義

4樓:語說文道

精彩壯闊的歷史畫卷、七分史實,三分虛構、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5樓:修思厹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的片頭曲。

6樓:網友

波瀾壯闊,聲勢浩大,是非成敗轉頭空。

7樓:海濱日光

豐富多彩,扣人心絃。

8樓:夢溪熹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9樓:呂憶彤母瑰

三足鼎立。

象鼎的三隻腳一樣,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一般指三國時期(220—280年)時期的魏、蜀、吳三國。

舉例造句】:

近者流之衰末,三足鼎立。【故事】:

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病死,劉表的兒子投降曹操。劉備被迫南撤,孫權派魯肅去聯絡劉備,諸葛亮認為可以聯吳抗曹。孫權多謀善斷,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於是與蜀軍在赤壁大破曹操號稱80萬大軍,從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國裡面徐庶是怎麼死的?

10樓:大三立

一樓的太羅嗦了,直接說,在江邊,與龐統短暫接觸後,就去了西域,以鎮壓叛亂為理由脫身,後來就再沒有提到過他!很明顯,從此紮根在那裡了。

11樓:尋找尾巴的魚

徐庶在魏國做官,官位還不低,徐庶在魏國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魏太和年間(227年-233年)後,徐庶病逝,留有碑在彭城。

12樓:網友

徐庶北上歸曹以後,心中仍十分依戀故主劉備和好友諸葛亮。儘管他有出眾的謀略和才華,但不願為曹操出謀劃策,與劉備、諸葛亮為敵。因此,徐庶在曹魏歷時數十年,卻從未在政治軍事上有所作為,幾乎湮沒無聞。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魏文帝黃初年間(220——226年),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

他聽到徐庶歸曹入魏後的經歷,不禁為自己好友的一生而嘆息不已。

可見徐庶並不是死於臧霸之手。

三國演義中有關徐庶的故事

13樓:葉繁え終未枯

徐庶,字元直,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漢末三國時期人物,本名福,後因為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自此遍訪名師,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為友。先曾仕官於新野的劉備,後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棄備投操,臨行前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之才。

此後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這是查資料的。應該你也有查到。但是-最好的還是你去看看各版本的前期三國。都有徐庶的故事。加上你自己的頭腦。一篇作文應該沒問題了。

14樓:網友

徐庶因看好劉備的馬相識,最後劉備請徐庶當軍師,劉備含淚說:『『徐庶啊,沒想到我到8次仗輸了7次就是因為你在這我贏了。』』

三國裡徐庶最終去了**呢?

15樓:陰霾下的痛苦

曹孟德生性多疑。

後來 曹操從華容跑回許昌一琢磨這徐庶見死不救。

而且還找來個鳳雛一起來忽悠我 把船都連上 害的我80萬官兵死的死降的降。

當時就下了1級通緝另。

徐庶當然不是省油的燈 知道曹操不死自己凶多吉少。

他根本沒有去什麼地方 而是回了許昌帶了家人跑了 找個地方隱居起來。

不聞天下之事 只能下輩子報答劉玄德的知遇之恩 照顧老母。

後來一天夜裡 觀天象 發現天象異常 鳳雛星時常變換不定 知道鳳雛近期有難。

他馬上動身 敢往荊州老家 尋找孔明瞭解情況。

孔明盛情接待了他 但拒不談鳳雛的事。

孔明當時軍師地位已經受到龐統的威脅。

劉備去打四川也不帶著自己 (就好象現在老闆出國都帶親信一樣)

主要孔明一直強調要武力征服劉章。

劉備一直不忍心動手 孔明卻一直強迫劉備 有點以下犯上的感覺。

劉備當然不願意)

孔明也觀過天象 知道龐統有難 但是他這是自私了 想你劉備三古茅廬挖來的我還不重用我 不想救龐統 (孔明也是人啊)

徐庶看出了孔明的心思 就和孔明吵了起來 這事要是傳出去可不好 孔明就秘密的殺了徐庶。

這段 陳壽後來感覺不太光彩影響了孔明的形象 就不把這段寫進去了。

16樓:網友

看了上面的介紹我實在忍不住為曹魏說幾局公道話了,大家都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嚴重影響了,而且對徐庶的態度有很大的誤解,據三國志記載,當時曹操放棄輜重用5000輕騎襲擊劉備時徐庶主動請求劉備讓自己投靠曹操,大意說的是,本來想和劉備共創一番霸業,其母親就是方寸所在,而此刻其母所在區域已經淪陷,方寸已亂,請放其北去。可以看出這裡徐庶是主動的,基本不會所謂的鬱鬱寡歡啊,這是我的觀點,不過我舉的例子是三國志上寫的清清楚楚的。至於結局,書上沒有名說,但是他的官品我可以告訴你:

三國志諸葛亮傳裡有一段 諸葛亮和魏的幾人私交不錯,書信往來不斷,當他聽說徐庶在御史中丞位退休後羨慕不已,他稱讚曹魏人才興盛,徐庶與他年齡相仿就已經可以享受天倫,而他還要日理萬機。生出了蜀中無人的感嘆。我個人認為他的晚年應該是一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充滿魏晉人玄風的生活吧。

17樓:網友

根據蘇州評話《三國》。

徐庶在龐統獻「連環計」後,他向龐統求脫身之計(因為他早已得知,接下來孫,劉要火燒赤壁)。

龐統教他在曹營撒佈謠言,說西涼造反,隨後向曹操討令,去西涼加強防守。

徐庶按計而行,曹操想,西涼地處邊陲,徐母的墓又在許昌,因此不怕徐庶弄詭計,就派他出兵西涼。

徐庶到西涼後,常去山野打獵,一日,發現一具被野獸啃咬的屍首,就將自己的軍衣穿到屍首上,他從此就隱居西涼。

曹操得到訊息,以為徐庶已死,也就沒有派人去發掘徐母的墓。

蘇州評話的藝人把三國中沒有介紹的故事,演繹得如此天衣無縫,真令人欽佩。

18樓:次次太狼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其他史書,都未交代這位三國著名人物的去處,是作者無意間忽略了這樣乙個重要的人物,還是出於某種考慮有意識地避開不談?我們無從考證。

三國演義是怎麼形容趙雲,三國中關於趙雲的外貌描寫?

看那少年 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趙雲一騎馬飛入紹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倉曰 極其雄壯,不知姓名。水鏡曰 關 張 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 後人有詩曰 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岸上丁奉喚徐盛船近岸,...

三國中張飛可以把綠豆放在手中捏碎,需要多大的力氣?

在 三國演義 中第一集 桃園三結義 中,在 三國演義 和 三國志 中都沒有類似的描寫,而電視劇集是根據 改編的,也許是為了讓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張飛力大無窮。在電視劇集中關羽挪開了屠戶張飛放在井上的磨盤,並且取出裡面的肉分給大家。之後離開,張飛得知之後十分驚訝,想要跟他切磋一下武藝,所以就跑去尋找關羽。這...

終極三國中的劉備本名是什麼

他是鐵時空的 叫做呼延覺輪 修 原名陳德修 是東城衛中的成員 個人覺得他的吉他彈得超好的 希望能幫到你哦o o 他本名叫陳德修 藝名叫修 是東城衛的團長兼吉他手 終極三國鐵時空裡叫呼延覺羅 修 還有在銀時空叫做劉備 陳德修,是東城衛中的吉他手也是隊長!他超帥的!陳德修 演員名 呼延覺羅 修 終極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