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玉曉凡
蘇聯輸掉冷戰的原因,蘇聯解體。
的原因,與蘇聯決裂的原因是一致的。
概括起來就是:「對外妥協,對內腐化」。至於軍備競賽、俄羅斯離心離德這些都是最後的表現而已。
資本主義社會。
是靠私有財產和資產階級法權來維持的。
首先,生產資料。
歸私人所有,這就導致了最根本上的不平等。其次,通過各種型別的門檻限制以確定嚴格的等級制度,你是985的學生,還是211的學生,還是專科生。這個時候有些人擁有了資本,有些人擁有了權力,而另外一群人只能淪為打工人,然後拼命的擠進資本和權力的圈子,成為他們忠實的僕人。
那個以權力為基礎的等級制度就是資產階級法權,社會主義革命。
推翻了私有制,但並沒有推翻資產階級法權。或者可以說革命者。
也不知道推翻該怎麼辦。
而對資產階級法權的維持就成為了所有社會主義政權解體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蘇聯不是我們,貧窮的社會主義這條不適用,我們長時間為口糧煩擾,蘇聯除了80年代末崩潰那段時間,人民群眾。
的生活是有保障的。說羨慕美國,這是時空錯亂,以結果去幻想原因。1980年代初的美國,失業率。
高達,經濟持續低迷,別說大house了,付不起房租的都大有人在,這跟90年代繁榮的景象不一樣。蘇聯的生活水準按照1980年代的標準來看並不差。
蘇聯失敗的原因就是內部特權階層的形成並固化。
特供住房、特供食品、特供學校、特供商店、領導階層的高工資獎金等等。如果你是乙個70年代的普通蘇聯工人,你怎麼想都不會認為你跟廠長和市長是乙個階級的。這種特權階層的形成,使得無產階級。
先鋒隊離無產階級人民越來越遠,人民群眾不相信他們之間是平等的,不相信他們還要去解放全人類,他們只是一群享樂腐化的官僚。
再直接點是說,蘇聯失掉了人心。人民群眾不再相信蘇聯的領導集團。社會思潮又回到了那個爭奪個人利益的格局之中。蘇聯的解體,寡頭。
最積極,民眾並不是很想解體,投票後贊成保留蘇聯的還是大多數。但希望蘇聯解體的人非常積極。人民群眾雖然不想蘇聯解體,但也沒有挽留蘇聯的意思。
就這樣吧,散就散了。關我什麼事呢?這又不是我的國家。
2樓:網友
蘇聯本身的經濟基礎就是不如美國的,蘇聯建立後在沙俄的廢墟上建國,依靠列寧和史達林經濟體制創造了經濟奇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大國;但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又嚴重打擊了蘇聯的經濟,蘇聯的主要經濟區基本都被德國控制,損失極大。戰後又進行了重建。所以,蘇聯的經濟基礎比美國是差距很大的。
3樓:桃子本家
原因可以講有千千萬,但歸根到底還是原來的力量平衡被打破了,失去了東方大國的支援。失去東方大國的支援,蘇聯「由盛轉衰」也就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4樓:蓉淼經驗之窗
因為蘇聯首先內部有了一定的矛盾,蘇聯內部解體了,而且在冷戰的時候蘇聯被其他的國家背叛了,從而敗北。
蘇聯為什麼會在冷戰中落敗?蘇聯在冷戰時期犯了哪些錯誤?
5樓:生活電諮小助手
因為蘇聯當時經濟模式落後了,發展的比較片面,只重視發展重工業,然後就會導致整體的經濟失衡,所以就會失敗。在的在當中犯的錯誤就是政治改革失敗,蘇聯的最後領導人戈巴契夫 只重視改革的必要性,沒有重視改革的內容。片面化的發展,工業完成了工業化的業務,但是導致了國民經濟失衡,然後使得綜合國力下降。
6樓:王祿
因為當時的關鍵人物缺少一些政治敏感度,也沒有及時的提公升國家的經濟,而且當時內憂外患。在決策上也有一些失誤。沒有大力的發展經濟,也沒有把握好自己的糧食。
7樓:帳號已登出
蘇聯成立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對於無產階級的強大感到了恐懼,覺得再不對自身進行改造,也終將被工人運動所吞沒。另外,經過了幾百年的殖民掠奪,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早已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於是它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社會福利政策,提高工人收入,改善勞動環境。在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擁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美國新經濟政策,直接把美國帶出了大蕭條。
在吸取了社會主義的優點之後,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地把自己洗白了,同時利用宣傳工具把自己包裝成了白手起家勤勞致富的新形象。而反觀蘇聯,幾十年固步自封,不願吸收資本主義的一些優點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對外政策仍然奉行過去簡單粗暴的大棒干涉政策——而美國早已轉變成經濟侵略和**人政治的方式操控他國,故而在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威望也日益下降。再看中國,共產黨正視自己的問題,也吸收資本主義國家優秀的制度和經驗,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創造出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才能挺過資本主義國家的圍堵,成功實現崛起。
8樓:創作者
因為蘇聯的經濟基礎比較差,改革失敗了,並沒有做好改革方面的規劃,所以才會落敗。出現了內部矛盾激化的情況,資金鍊比較薄弱,沒有做好經濟基礎,戰略溝通技巧不正確,忽視了客觀事實,所以才會導致失敗。
9樓:愛尚香橙
全變否定餓了史達林。讓西方有了可乘之機。另外中蘇交惡,同盟關係破裂。 其實過分重視重工業和軍工業。最後幻想和西方國家和解。
冷戰時蘇聯到底有多強大,真的強大到無人能及麼?
10樓:網友
純吹,除了核武庫以外,其他和大點的北朝鮮沒什麼兩樣。
經濟就不細說了,蘇聯沒有市場經濟和輕工業,農業靠徵收和搶奪,經濟水平和亞非拉窮國長期處於同一水平線,倒是寡頭們個個腦滿腸肥。
軍事上,蘇聯的軍費總開銷比美國少一些,但美國的軍費一般不超過gdp的1%,而蘇聯則是40-50%,甚至超過了美國二戰時的總動員水平。
這就好比乙個哮喘加十級肺癆的將死之人,跑去和博爾特比10公里長跑一樣,如你所見,蘇聯最終結局是直接爆死。
科技水平更是磕磣,蘇聯的科研資源投入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要什麼給什麼,資源也很豐富,但蘇聯是個人負責制而非團隊制,一旦出現問題,責任人不是發配挖煤就是送命,能不能出成果完全看某些天才設計師在某一時期的發揮。並且由於出錯的後果極其嚴重,負責人往往利用權力進行掩蓋,因此蘇聯雖然有個別驚世駭俗的超級工程,但這些成果既沒有輻射到其他相關門類,也沒有形成繼承,自身還有很多巨大的bug導致其沒有實用性,反正浪費的是國家資源,也沒人特別在意。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蘇聯將家底揮霍一空,留下個爛攤子撒手人寰的結局。
11樓:金牛
當時的蘇聯很強大,因為當時的蘇聯發展速度很快,他們研發出了很多高科技**,他們的軍事力量也很強大,但並不是強大到無人能及了。因為當時蘇聯的力量還沒有美國強大。
12樓:吳鑫學姐
並沒有強大到還任何人都打不過,當時的蘇聯軍事實力並沒有超過美國,所以他的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
13樓:蕊曦學姐
是的。因為當時蘇聯的陸軍是世界第一,在最高分的時候擁有萬輛坦克,有4萬多個核**。
14樓:港島妹妹
冷戰時期蘇聯真的強大到無人能及。因為蘇聯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蘇聯為什麼跟美國冷戰?
15樓:無極玄光
兩個龐然大物又不敢全面發動戰爭,便冷戰了。
冷戰,蘇聯為什麼會失敗
16樓:鄺藻
經濟基礎差,改革失敗。
1、蘇聯本身的經濟基礎就是不如美國的。蘇聯的前身是沙俄,本身就是資本主義國家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一戰失敗國內矛盾激化才導致革命,蘇聯成立。蘇聯建立後在沙俄的廢墟上建國,依靠列寧和史達林經濟體制創造了經濟奇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大國;但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又嚴重打擊了蘇聯的經濟,蘇聯的主要經濟區基本都被德國控制,損失極大。
戰後又進行了重建。所以,蘇聯的經濟基礎比美國是差距很大的。
2、蘇聯戰後經濟復甦後就開始進行改革,這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史達林模式已經不適合蘇聯的發展。可是蘇聯的改革卻相繼失敗。赫魯雪夫的改革路線是正確的,但是批判史達林造成的政局不穩加氦緝份墾莓舊逢馴撫沫上赫魯雪夫本身的決策失誤導致了改革的失敗。
勃列日涅夫以工業為中心的改革路線雖然短時間內讓蘇聯一度超過美國,但終究是飲鴆止渴,耗盡了蘇聯的潛力,最終導致失敗。戈巴契夫上臺後經濟上恢復了正確的路線,但政治路線上的錯誤最終導致了政權喪失。
蘇聯為什麼會在冷戰中失敗?
17樓:網友
因為蘇聯在經濟改革上沒弄好,(畢竟社會主義是新事物,而資本主義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蘇聯沒把社會主義探索好。)
蘇聯太強調重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軍工業,忽視了輕工業的發展,這導致了蘇聯經濟的單一,影響了生產力,而國家之間比的就是生產力,是落後的經濟和為了跟美國搞軍備競賽而帶來的巨大軍費開支導致了蘇聯的失敗。而我們國家出了個***,是他提出了中國要走市場經濟之路,這才使中國的經濟活躍起來並趕上了21世紀的潮流,並使中國在去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但這也使中國出現了各種新問題,但我們的問題是乙個大國崛起道路上的問題,而蘇聯是國家大政策大方針問題。把書多看看,這些歷史,政治,經濟問題只要好好看就會懂。
18樓:網友
過分注重政治,不考慮民生和經濟的發展,外交上不重視兄弟國家的利益,後期被拖入冷戰軍備競賽,和中國的關係惡化,霸權主義導致蘇聯巨熊的覆滅。
蘇聯為何不在冷戰時期打中國
19樓:網友
蘇聯的重心在歐洲,根據戰後解密的檔案情況來看,蘇聯根本沒有再遠東動手的打算,軍隊佈置都是防禦性質的,倒是很擔心中國對於西伯利亞鐵路的突擊。
20樓:網友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蘇聯人曾做過推演,如果中蘇開戰,蘇聯人會損失至少2000萬人,而且是蘇聯最精英的部分。慎戰,作為政治的延續手段,戰爭為政治服務。
21樓:網友
人「打冷戰」的時候渾身無力,國家也是一樣,哪好意思再打別人。
22樓:網友
打了中國就有消耗,北極熊當時在和美國較勁,他是不敢輕易動武的。
23樓:虎踞江南
首先,雖然當時中、蘇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好,但畢竟同屬社會主義陣營,且存在共同的敵人,就是美國!如果中、蘇之間內鬥加劇,甚至是直接兵戎相見,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其次,中國畢竟是個大國。雖然在當時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實力與美、蘇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但也不是說打就能打的!中、蘇珍寶島之戰就是個例子。
如果蘇聯非要一意孤行,只會崩潰得更快,這是被歷史證明過無數次的事實!
24樓:亞太科聚
因為美國說如果蘇聯大中國,那麼那就意味著對美宣戰,意味著第三次大戰!
25樓:為愛情幸福祈禱
冷戰時期蘇聯的主要敵人是美國,以此他需要中國的支援。怎麼會來打中國。
26樓:網友
不敢打啊,美國都打不過別說中國了,再說了他打中國美國肯定幫忙揍他。
27樓:網友
不是有核武就是核平衡。
28樓:網友
美蘇爭霸,利益的考量。
29樓:
冷戰啊。開打了還叫冷戰?
30樓:網友
但是各個方面勢力互相制約。加上中國在和蘇聯關係惡化不久後又了核**,導致中蘇之間形成了核平衡,無法爆發大規模戰爭。
樓上說的明顯不對,當時中蘇矛盾已經超越了中美矛盾,因為說是中美是聯合抗蘇的。從70年代中期到蘇聯解體,中美關係都相當的好。
當時中國因為韓戰獨自抗美成功,使得美國當時對中國的直接威脅基本解除。中國得以成為美蘇爭霸的第三方勢力。這三方的勢力互相交錯。
蘇聯即時和中國關係惡化,也難以直接把中國推到敵國的地位,畢竟他的最大敵人是美國。
不過蘇聯雖然沒有和中國直接交戰。但中越10年邊界戰爭,越南的背後就是蘇聯。蘇聯在兵敗阿富汗之後,把越南作為重點的海外扶植物件。
給越南很多軍事援助,而且希望和越南一起南北鉗制中國。
二戰中的蘇聯二戰中蘇聯有多少軍人?
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將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的屋頂。俄聯邦武裝力量 博物館的勝利大廳裡,珍藏著一面紅旗,這就是俄羅斯人一直引以為豪的勝利紅旗。每逢重大慶典閱兵式,這面紅旗都會走在參閱部隊的最前頭。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到1941年夏天,德國法西...
蘇聯和美國冷戰開始的標誌是什麼,美國和蘇聯冷戰正式開始的標誌是什麼?
1946年丘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 表示冷戰的開始。1947年,杜魯門主義 的出臺,標誌著 冷戰 的開始,其經濟上的表現是事實馬歇爾計劃,軍事上的表現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先後成立,以...
以前中蘇交惡時蘇聯在邊界陳兵到底有多少
以中蘇冷戰高峰時蘇軍遠東部署 中蘇邊境東部,遠東軍區3個集團軍和1個步兵軍,共18個摩步師,1個坦克師和2個空降突擊旅 計1個師 後貝加爾軍區3個集團軍,共10個摩步師,3個坦克師 西伯利亞軍區5個摩步師,駐蒙蘇軍3個摩步師,2個坦克師。中蘇邊境西部,中亞軍區8個摩步師,1個坦克師,土耳其斯坦軍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