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顯微鏡觀察藻類?顯微藻類成分

2025-02-17 19:45:08 字數 4260 閱讀 8414

1樓:皎月

如何用顯微鏡觀察藻類要製成裝片來觀察。

首先說材料:包括顯微鏡、吸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吸水紙、碘液等。

步驟:一,製作裝片,二,染色。

三,觀察。

顯微藻類

2樓:北網域名稱醫

顯微藻類指尺度小於1mm的單細胞及多細胞藻類。

藻類為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坦唯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公尺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

藻類分佈的範圍極廣,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在只有極低的營養濃度、極微弱的光照強度和相當低的溫度春差下也能生活。

顯微藻類成分

3樓:tdtdtd的家

微藻成分:微藻細胞中含有蛋白質、脂類、藻多糖、胡蘿蔔素、多種無機元素,如cu、fe、se、mn、zn等**值的營養成分和化工原料。(1)蛋白質微藻的蛋白質含量很高,粗蛋白含量超過60%,生物學產量高於任如差何作物,是單高模細胞蛋白的乙個重要**。

2)多種維生素微藻所含的維生素a、維生素e、硫胺素、戚橡緩核黃素、吡多醇、維生素b12、維生素c、生物素等。

觀察藻類要用多少倍的顯微鏡

4樓:匿名使用者

用600倍或更高倍數的顯微鏡觀察。

主要方法。一、牙垢中的細菌。

用消毒牙籤,在自己牙齒縫裡挑下一些碎屑,放在潔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調勻,製成塗片。待塗片乾燥後,在酒精燈。

火焰上徐徐來回掠過3~4次,細菌外面的一些膠質粘著在載玻片上,使細菌固定、稍冷,加一滴亞甲基藍。

溶液,染色1~2分鐘後,用清水沖洗,然後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先用低倍鏡觀察,再換高倍鏡,可觀察到桿菌、弧菌、球菌等。若使用油鏡觀察,效果更清楚明顯。

二、糞池裡的細菌。

在糞池用吸管吸取一滴漚過的糞混合液上層液體,滴在潔淨的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先用低倍鏡,後用高倍鏡。可見到活的螺旋菌。

及桿菌。注意在觀察時光線應暗些,效果好。

三、酸萊、酸奶中的細菌。

取酸菜液上部的白色薄膜或酸奶澄清液,製成臨時裝片,放在高倍鏡下觀察,可看到乳酸桿菌。

四、根瘤菌的觀察。

取豆科植物。

大豆、蠶豆、花生]的根瘤用刀片切開,用針挑取一小塊內容物,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製成塗片,晾乾後,用酒精燈火焰烘烤固定,然後滴一滴亞甲基藍溶液,染色2~3分鐘,清水沖洗,蓋上蓋玻片,吸乾後,用500倍高倍鏡觀察,可見到短桿狀根瘤菌。

五、枯草桿菌。

的培養和觀察。

把25克新鮮乾草切成小段,放在盛200毫公升清水燒杯。

中,加熱煮沸15分鐘,待溶液呈暗褐色時,倒入燒瓶,放在黑暗、20~30℃的溫暖環境中。2~3天后,液體混濁,表面形成薄膜。用吸管吸取浮在上層的液體,製成臨時塗片,放在高倍鏡下觀察,可看到連成線的枯草桿菌。

若將培養液放在低溫處1~2天,再取出製成臨時塗片,用600倍或更高倍數的顯微鏡觀察還能看到枯草桿菌的芽孢。

小球藻在顯微鏡下能不能看到

5樓:在職研之家老師

可以看到。

小球藻在光學顯微鏡40倍鏡下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不曉得你要看到什麼程度的清楚,如果要看內部結構,最好是電鏡了。

延伸閱讀:小球藻(chlorella)為綠藻門小球藻屬普生性單細胞綠藻,是一種球形單細胞淡水藻類,直徑3~8微公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現在20多億年前,是一種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養生長繁殖,分佈極廣。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綠藻綱,小球藻科。單細胞藻,常單生,也有多細胞聚集。細胞球形、橢圓形,內有乙個周生、杯狀或片狀的色素體。

無性繁殖,每個細胞可以產生或16個似親孢子,成熟時母細胞破裂,孢子逸出,長大後即為新個體。世界各地均有分佈,多生活於較小淺水,也有海產種類。天然條件下個體較少,人工培養大量繁殖。

細胞內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很高,又有多種維生素,可食用和作為餌料。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小球藻約。

10 種,加上其變種可達數百種之多。

小球藻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以淡水水域種類最多;易於培養,不僅能利用光能自養,還能在異養條件下利用有機碳源進行生長、繁殖;並且生長繁殖速度快,是地球上動植物中唯一能在。

20h 增長 4 倍的生物,所以其應用價值很高。我國常見的種類有蛋白核小球藻、橢圓小球藻、普通小球藻等,其中蛋白核小球藻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最高。

6樓:小球藻姑娘

小球藻在600倍的顯微鏡下才可以看到。

7樓:網友

顯微鏡是由乙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微公尺,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一般是160mm。其中對顯微鏡研製,微生物學有巨大貢獻的人為列文虎克,荷蘭籍。

顯微鏡是人類這個時期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侷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乙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裡。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疾病。

在顯微鏡下如何快速區分藍藻和綠藻?

8樓:學無止境

很簡單藍藻: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

綠藻:真核細胞,有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

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都能在顯微鏡下看見。

藍藻:藍綠色。

綠藻:綠色。

樓主,請你不要說「你不確定你自己是不是色盲」。

你乾脆直接拿個放大鏡觀察得了。細胞核也能算做精細結構?!又不是觀察細胞核內部結構!你那什麼破顯微鏡呀!這都看不出來,扔了算了!隨便找個放大鏡,都比你那顯微鏡強!

我只是,沒有在顯微鏡下觀察過水分子的結構。抱歉!

你都沒有拿顯微鏡去觀察,就在這說不可以區分細胞核。不知誰在這想當然!

我懷疑你根本沒用過顯微鏡觀察細胞。實踐出真知,你自己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光學顯微鏡,又不是電子顯微鏡,不能觀察顏色!

根尖細胞的染色觀察,難道你沒做過這個實驗嗎?這可是我當年上初中時,做過的實驗。

9樓:浙大阿公尺巴

樓主,藍藻是原核生物,綠藻是真核生物,後者體積是前者的幾百倍,你覺得乙個視力正常的人需要什麼特殊方法來區分它們麼?

微藻是一類藻類植物,分佈廣泛,已在許多領域得到開發和應用. (1)圖甲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藻.若要

10樓:偷吃

(1)②①2)分解(或呼吸);(3)不能存活,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

試題分析:(1)若要進一步觀察微藻a的內部結構,首先向左移動裝片把a移至視野**,再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再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植物呼吸作用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為太空人提供氧氣.

3)微藻生長需要空氣和水,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所以不能存活.

在顯微鏡下如何區分藍藻細胞

11樓:網友

1、綠藻的細胞都是真核細胞,在光學顯微鏡下一般可以看到內部的色素體。比如水綿的螺旋形帶狀色素體,衣藻的杯狀色素體等。如果有條件的話用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細胞內有細胞核、葉綠體等。

藍藻的細胞是原核細胞,內部原生質均勻分佈於細胞膜內,偶見顆粒,但都比較均勻,製成裝片後在電子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核和葉綠體等結構。

2、綠藻細胞中的色素主要是葉綠素,細胞呈綠色,是一種偏黃的綠顏色;藍藻細胞中葉綠素較少,藻藍素較多,細胞呈現的是藍綠色,藍藻也叫 blue-green algae 。 這一點其實就夠區分藍藻和綠藻了,都是長期實踐的總結啊。但要多看會看,區別很細微噢。

3.藍藻本質上是單細胞藻類,一般有單細胞,絲狀和聚整合群體的型別,綠藻有的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群體。

1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兩點可以區分:

1、綠藻的細胞都是真核細胞,製成裝片後用顯微鏡可以看到細胞內有細胞核、葉綠體等,藍藻的細胞是原核細胞,製成裝片後在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核喝葉綠體等結構。

2、綠藻細胞中的色素主要是葉綠素,細胞呈綠色;藍藻細胞中葉綠素較少,藻藍素較多,細胞呈藍色或深綠色。

顯微鏡能觀察什麼,學生顯微鏡能觀察什麼?

能觀察很多啊。但學生顯微鏡是光學顯微鏡,不能像電子顯微鏡那樣看到分子結構。但觀察染色體還是可以的,一般都只是用來觀察細胞或細胞這一層次的東西。人眼的解析度是0.1mm,而光學顯微鏡是0.2 m,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是0.2nm。用以觀察各項生物的標本片,如各種孢 子 根莖橫斷面,花粉,昆蟲的頭部翼,腳...

怎樣正確使用顯微鏡,如何使用顯微鏡

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以及使用。如何使用顯微鏡 使用顯微鏡的方法 1 取用和放置使用時首先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必須一手握持鏡臂,一手托住鏡座,保持鏡身直立,切不可用一隻手傾斜提攜,防止摔落目鏡。要輕取輕放,放時使鏡臂朝向自己,距桌邊沿5 10釐米處。要求桌子平衡,桌面清潔,避免直射陽光。2 開啟光源開啟...

為什麼顯微鏡觀察血細胞是要染色

染色的目的是使細胞的主要結構,如細胞質 細胞核 細胞器等染上不同的顏色,便於顯微鏡下觀察.血細胞又稱 血球 主要含下列三個部分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紅細胞呈雙凹圓盤狀,較薄,周緣較厚,故在血塗片標本中呈 染色較淺 周緣較深,無細胞核.白細胞顯色各異,如中性粒細胞的胞質染成粉紅色,含有許多細小的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