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黃公子說娛樂
我覺得這樣過年才算有年味:
一、習俗
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殺豬,燉肉,打掃房子,磨豆腐。家家忙的不亦樂乎,雖然會累,但是,大家都很開心,因為馬上要過年了。工作了一年的在外打工的人也陸陸續續都回來了,手裡的大包小包可是不少,偶爾會聽到「呦,老李回來了,過年了,這是又給家裡帶什麼好東西了?
沒帶啥,買了糖果和孩子的衣服」老李臉上帶著尷尬卻開心的笑容說著。而這時,老李家的孩子也在不遠處蹦蹦跳跳的朝著老李走過來。
二、趕集
有時間再到農村的集市上走一走,你會看到到處都掛滿了紅燈籠和春聯,處處洋溢著快要過年的氣氛。偶爾聽到遠處討價還價的聲音「老鄉,便宜點吧,十五塊錢。」「好吧,好吧,就是十五塊錢賣給你,快過年了,大家也都圖個樂呵。
三、小時候的味道
回到家中,看到爸媽在準備燉肉,放下手中的行李,擼起袖子也會爸媽忙碌起來,洗鍋,然後把洗乾淨的豬肉放入鍋裡,放入蔥薑蒜和八角、大料,添上水,蓋上鍋蓋,從門外抱回剛劈完的木柴,點火,開始慢慢咕嘟咕嘟的燉著肉。一會兒,鍋開了,掀開鍋蓋,你會看到那大塊的豬肉在鍋裡在**顫抖著。那饞的**口水的豬肉味從家裡飄香門外,引得隔壁的鄰居都忍不住過來瞅瞅。
呀,煮上了,兒子剛回來就開始燉肉了。」父親在那也不好意思的笑笑,「嗯,剛燉上。」,我在那也是不好意思的笑笑,但是,心裡確實開心的不行。
四、親戚小活動
一家人邀一些要好的家庭搞些小活動,早上吃完早飯有時間在本市區範圍內小景點、娛樂場玩些小遊戲,或者野炊,小朋友們平時讀書,過年過節都希望家長帶他們去玩,主要在娛樂場或者野炊,小朋友們都覺得新奇和高興,小孩子高興大人也就高興了,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充實。
五、串門拜年
拜年,大年初一開始走馬燈式成群結隊去拜年,鄰居家,同學家,同志家,師傅家,老師家,親屬家等去拜年,一直拜到初五,算算還有沒拜到的,「過年好」乙個面對面的祝福,充滿了人與人的純樸感情,過年很忙,很累,雖然忙忙碌碌的,但是年味十足呀!
這就是個人認為的年味!
2樓:惠華小知識
自己可以陪伴家人一起過年,然後多去參加年初活動,這樣才有年味。
3樓:超級可愛的柿子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團圓就是年味,互相拜年。
4樓:星座達人小小強
過年的時候一定要闔家團圓,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一起打打牌熱鬧熱鬧,這樣才算是有年味。
年味越來越淡,如今都出現了哪些新的過年方式?
又是新的一年啦,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網路的普及,還有經濟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年越來越簡潔了,相信大家這兩年每逢過年都會聽到一句 現在的年,越來越沒意思了 隨著時光的飛逝,好像真的是這樣,我們在改變,過年的方式和氛圍也在慢慢改變。南方地區,應該大多地區都一樣,以前我們都是在過年之前把年貨買好,然後會洗幾天...
為啥每年的春節年味越來越淡了呢,為什麼每年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許多年前,當我們還在憧憬一次一次的年關的時候,還在好奇為什麼大人們對過年似乎沒有我們那樣的感冒。而在長大的過程中,過去看的很淡的東西韻味漸漸的濃了,過去看的很重的東西漸漸失去了原有的重量,從我們的心中慢慢飛昇而去,留下的只是幻像在迷惑我們而已。當我們有一天重新回過頭來尋找昔日的感覺時,或是當幻象漸漸...
我們現在過年的年味越來越淡,該怎麼辦呢?
這個很正常的,人們接受的新鮮事物多了,吃的好吃的也多了,玩的也都玩過了,過年有的時候更多的就是個形式了,除非能夠迴歸一些比較偏遠地方,也許他們那裡的年味才是我們夢寐以求的那種過年吧。這就是現在一個現狀,雖然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是我們心裡一直有就好了。就算年越來越淡了,但是隻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年味就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