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旅凝桖
地球水資源。
地球水資源,從廣義上來說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由於海水難以直接利用,因而我們所說水資源主要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一種化合物。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覆蓋著水,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立方千公尺,其中分佈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萬立方千公尺左右。若扣除無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頂上的冰冠,以及分佈在鹽鹼湖和內海的水量,陸地上淡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 1% 。
現狀。降落到地上的雨、雪水,2 / 3 左右為植物蒸騰和地面蒸發所消耗,可供人們用於生活、生產的淡水資源每人每年約一萬立方公尺。但是,由於地球上人口分佈與淡水資源分佈不成比例,加上水資源汙染和使用過程中的浪費,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著淡水資源緊張的情況,不少國家和地區不惜成本昂貴,設立海水淡化裝置或採取其它–措施來緩和淡水**矛盾。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淡水的需求不斷增加,2025年,淡水資源緊缺將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嚴峻問題。地球雖然有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在全部水資源中,是鹹水,無法直接飲用。
在餘下的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而且分佈不均。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
據聯合國公佈的統計資料,全球有11億人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
2樓:薇薇妹
地球上的水佔地球的,佔2/3,因為在全球的話,可以看一下地球,大部分都是水來的,陸地是比較少的,即使在以前陸地是非常多的,因為一些原因開始下沉。
地球之水從**來的?
3樓:易書科技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都認為,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湖泊和冰帽都來自黑雪球彗星,這種彗星至今仍然數以百萬計地從太空掉下來。
衣阿華大學物理學家弗蘭克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上提出他的新發現。弗蘭克從用於研究地球周圍氣輝的**中,發現了一些看上去是由大氣層上層被擊穿的但還沒有得到解釋的洞孔。他斷定能夠造成這些洞孔的惟一物體是100噸重的彗星,這些彗星由冰構成,並覆蓋著一層黑色碳氫化合物。
他算出這些雪球每1萬年能給整個地球表面提供公尺水,這在45億年前地球形成時就開始了。這些雪球能為地球提供足夠的水來裝滿海洋,並構成覆蓋南極大陸的冰帽。
4樓:小梗育兒
地球的水究竟從**來呢。
地球之水來自**?
5樓:懶洋洋
地質學家對地球水的**是這樣認識的:剛剛形成的地球表面可能含有少量彗核帶來的水,是彗核中的固態水。它們在闖進地球上方1000公里高空時瓦解並且很快蒸發成空氣中的水氣雲。
但是空氣中水的含量太少,不足以形成這麼多的地球水。地球上水圈和氣圈的形成,主要與水蒸汽和氣態離子在放射性核燃燒中從地球內部向外逸出有關。在地球「誕生」的初期,地球內部還沒有被放射性核燃料燃燒的時候,地球表面沒有大量的水和濃密的大氣。
水和大氣主要是地球內部燒熱的區域擴大時從地球內部「擠」出來的,是地幔和地殼脫氣作用中在地殼內和地表逐漸積聚起來的。
如此說來,地地球的水是地球「肚子」裡的寶寶,是分娩出來的。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形成「胎兒」的物質是原始星雲中的氧和氫。
它們在核反應中產生水汽。所以地球的水主要是地幔和地殼的脫氣作用的「產兒」。
從地球到木星有多少光年,從地球到木星有多少光年?
太陽系內一般不用光年做距離計量單位,因為光年太大了,一般用 天文單位 這個單位。而且地球與木星的距離不是定值,具體我也不清楚。木星的軌道半徑約 778,330,000 千米 地球的軌道半徑約 150,000,000 千米 將地球和木星軌道近似看在一個平面的兩個圓,則最近距離大約630,000,000...
地球上的水都到那裡去了,地球上的水主要分佈在哪裡?
地球正在瘋狂喝水,那麼水都到 去了呢?看完明白了 天上海平面是最低的 無論 的水最後都容入海里低於海平面的地方是湖了 這個工程不排除滲透到地下 和空氣中蒸發 海水也是一直蒸發著 最後變成雲了 嘎嘎 雲多了又下雨.簡單的說,基本在海洋裡。海水蒸發後被大氣環流輸送到陸地,降水後變成江河湖沼,部分下滲變成...
如果從地球誕生開始算起,地球上的水用了40多億年,變少了嗎?
當然變少了,早期地球的海洋麵積比現如今大了 早期的海洋麵積更大。是完全沒有變少的,這與地球的厚度大氣密切相關,地球本身就是乙個巨大的儲水球,只要它不流失到太空,地球上的水總量就不會減少,有厚厚的大氣層保護地表水資源,大部分水分子被束縛在距地球表面約公里的空氣中。地球上的水如果用了多一年的話,肯定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