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湯蛋面
加計扣除沒有那麼簡單。
高新口徑本來和稅務口徑是不一致的。
1、首先是先挑選專案報加計扣除。
2、看專案歸納什麼型別費用。
3、就你上面列舉那片型別費用,最起碼安全生產-其他、辦公費-其他辦公費用、辦公費-印刷費等等這些都不過關。
只有高新技術企業才可以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嗎
2樓:墩墩愛金融
並不是只有高新技術企業才可以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不論是高新技術企業還是非高新技術企業,只要財務核算健全並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均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一直以來都是備受企業青睞,因為扶持力度大。
但是不要以為拿到高企證書就萬事大吉,坐等優惠政策了,如果拿到高企證書後管理沒做好,很可能被會摘掉「帽子」,甚至追繳已享受的優惠。所以,在拿到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後,還需要做好後續的高新企業管理工作,才能避免被取消證書。
高新技術企業的優勢包括以下幾點:
1、促進企業科技轉型,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主創新、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2、提公升企業品牌形象,可以提高企業美譽度,說明負責人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較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3、享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10%,可執行15%(認定前25%)的優惠稅率;
4、提高企業市場價值,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階技術開發能力,有利於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
5、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可能被取消的原因具體如下:
1、沒有建立研發費用專賬管理,或者專賬管理不達標;
2、專利條件關聯度低,甚至不符合;
3、技術專案立項不合理,沒有做當年度加計扣除;
4、沒有及時填報年報、季報;
5、年報、季報填寫的資料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體系要求;
6、年報、季報或申報材料與報稅資料有出入。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3樓:大王普法
一、正面。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具體如下:
1、自2021年1月1日起,將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於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
2、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清繳核算方式,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按半年享受加計扣除優惠,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由次年所得稅彙算清繳時扣除改為當年10月份預繳時即可扣除,讓企業儘早受惠。
二、分析詳情。
加計扣除是企業所得稅的一種稅基式優惠方式,一般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在實際發生支出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如對企業的研發支出實施加計扣除,則稱之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企業為了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三、研發費加計扣除條件包括什麼。
研究開發費用即使已符合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的要求,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適用於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徵收並能夠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所以採用核定徵收方式徵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及非居民企業不能享受該項優惠;
2、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開進行核算,準確、合理地計算各項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3、企業應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對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研發專案設定輔助賬,準確歸集核算當年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
4樓:馮紅峰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稅前加計扣除比例:高新技術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75%的優惠政策,自2017年1月1日開始執行,2017年之前開展研發活動,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原則上不適用該項政策。但是,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可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即:
2019年12月31日以前「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包括在2017年以前年度及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形成的無形資產,均可適用175%在稅前攤銷的優惠政策。例如,某高新技術企業在2016年1月通過研發形成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為100萬元,攤銷年限為10年。假設其計稅基礎所歸集的研發費用均屬於允許加計扣除的範圍,則其在2016年度按照現行規定可稅前攤銷15(10×150%)萬元年度每年可稅前攤銷萬元。
再如,某高新技術企業在2018年1月通過研發形成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為100萬元,攤銷年限為10年。假設其計稅基礎所歸集的研發費用均屬於允許加計扣除的範圍,則其在年度每年均可稅前攤銷萬元。
拓展資料】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註冊的居民企業;2。職工總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收入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3。
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屬於國家規定的禁止、限制和淘汰類;4。企業在填報上一年及當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和嚴重環境違法、科研嚴重失信行為,且企業未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5。企業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所得分值不低於60分,且科技人員指標得分不得為0分。
符合上述第1~4項條件的企業,若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中的一項,則可直接確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條件:1。企業擁有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2。
企業近五年內獲得過國家級科技獎勵,並在獲獎單位中排在前三名;3。企業擁有經認定的省部級以上研發機構;4。企業近五年內主導制定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研發費加計扣除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嗎
5樓:陳光
法律分析: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並沒有要求企業必須是高新技術企業,只要企業有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 就可以按照75%的比例進行稅前加計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範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徵、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規定的,依照***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徵、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6樓:郭會廣
法律分析:對於適用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第十二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扣除。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一)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二)自創商譽;
三)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四)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
是每年!平均!還有 你的這個資料要求是什麼年代的了,跟我這個怎麼不一樣啊,我的是最新的,你可以看一下,高新的評價標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具體評價方法 須70分以上,不包含70分 序號 指 標 賦值 1 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 30 2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 3 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 4 成長性指...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條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和認定有什麼區別?
高新技術企業條件是有全國統一認定的辦法 科技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以國科發火 2016 32號印發修訂後的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各省份條件不同,例如目前湖南省取消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專案了。湖南省長沙市有類似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專案的 長沙市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認定。...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什麼好處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什麼好處和優勢
促進企業科技轉型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主創新 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說明負責人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 較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說明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援的具有高成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