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以最常用的硝酸酒精為腐蝕劑,根據金相腐蝕原理,單相組織都不會被腐蝕,光鏡下因鏡面反射而呈現白色;多相組織電極電位高者不會被腐蝕,電極電位低者被腐蝕,在兩相介面處形成腐蝕溝槽,腐蝕溝槽在光鏡下因漫反射而呈現較暗的顏色,眾多的腐蝕溝槽共同構成暗色的組織形態。 一般來說,殘餘奧氏體是馬氏體轉變不完全而保留至室溫的奧氏體組織,而奧氏體是單相組織,在光鏡下呈現白色。馬氏體情況比較複雜,低碳板條馬氏體因為ms點較高,淬火後會發生自回火,回火後的馬氏體呈現暗色;高碳針狀馬氏體ms點較低,淬火後不會發生自回火,這時候的馬氏體是單相組織,在光鏡下呈現白色。
殘餘奧氏體總是與馬氏體相伴而生的,馬氏體在奧氏體基體上生成,所以馬氏體會有明顯的形態和邊界,而未轉變的奧氏體(即帕運)則會分佈於馬氏體針間,沒有固定的形態和邊界。
2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晶體形狀和大小吧,顏色都是黑黢黢的,顯微鏡多打點光就亮一點另外和碳含量有關係,碳多自然顯得黑麼晶體形狀什麼的樓上覆制貼上哥說得挺全的話說我比較喜歡馬氏體,有梵谷的感覺。。
3樓:匿名使用者
殘餘奧氏體,在普通的光鏡下,看到是白色不規則的團絮狀,如果顯微鏡解像度很高,可以看到有浮凸感。
4樓:匿名使用者
顯微鏡下殘餘奧氏體是乳白色的。馬氏體是黑色針狀的。
5樓:微生秀媛豆絲
殘與奧氏體黑色條狀。有大也也有小,就看淬火的實際溫度了。其實淬火組織里面就有參與奧氏體,只要仔細看就可以看到。
6樓:懷雅楠咎悟
主要是晶體形狀和大小吧,顏色都是黑黢黢的,顯微鏡多打點光就亮一點另外和碳含量有關係,碳多自然顯得黑麼晶體形狀什麼的樓上覆制貼上哥說得挺全的話說我比較喜歡馬氏體,有梵谷的感覺。。
解釋:(過冷奧氏體與殘餘奧氏體)
7樓:網友
1、過冷奧氏體定義:在共析溫度以下存在的奧氏體,又叫亞穩奧氏體。
在共析鋼過冷到a1溫度以下 ,奧氏體在熱力學上處於不穩定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分解轉變,這種在a1以下存在的且不穩定的、將要發生轉變的奧氏體就是過冷奧氏體(獲得 )。
2、殘留奧氏體 定義:奧氏體在冷卻過程中發生相變後在環境溫度下殘存的奧氏體。
奧氏體與過冷奧氏體含碳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奧氏體是相對較為穩定的相,而在溫度快速降低到一定值時,奧氏體會變得不穩定,那就意味著它需要轉化成為其它相,而此時的相即為過冷奧氏體。
什麼是過冷奧氏體?什麼是殘餘奧氏體?
8樓:網友
過冷奧氏體:共析鋼過冷到a1溫度(727℃)以下 ,奧氏體在熱力學上處於不穩定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分解轉變,這種在a1以下存在的且不穩定的、將要發生轉變的奧氏體就是過冷奧氏體。
殘餘奧氏:在ms線(230度)以下還沒有轉變的過冷奧氏體【注:ms線(230℃)以下的是託氏體、馬氏體和殘餘奧氏體的混合組織】
9樓:匿名使用者
在共析溫度(727°c)以下存在的奧氏體稱為過冷奧氏體。
在ms線(-50°c)以下存在的奧氏體稱為殘餘奧氏體。
奧氏體,過冷奧氏體,殘留奧氏體與共晶奧氏體的異同
10樓:day卡布奇諾
如下:
奧氏體,過冷奧氏體,殘留奧氏體與共晶奧氏體的相同點為:它們都是碳溶於y-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本質構成完全相同。
不同點為:將穩定存在的奧氏體稱為奧氏體;將臨界溫度之下,轉變發生之前存在的奧氏體稱為過冷奧氏體;將轉變結束後未發生轉變的奧氏體稱為殘餘奧氏體;將萊氏體中的奧氏體稱為共晶奧氏體。
介紹奧氏體(austenite)是鋼鐵的一種層片狀的顯微組織,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無磁性固溶體,也稱為沃斯田鐵或ɣ-fe。奧氏體的名稱是來自英國的冶金學家羅伯茨·奧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11樓:0聽風0看雨
它們存在的溫度區間各不相同。
為什麼顯微鏡下正六邊形結構的奧氏體最穩定?
12樓:網友
奧氏體解釋:
碳溶解在γ鐵中形成的一種間隙固溶體,呈面心立方結構,無磁性。奧氏體是一般鋼在高溫下的組織,其存在有一定的溫度和成分範圍。面心立方點陣是一種最密排的點陣結構,至密度高,其中鐵原子的自擴散啟用能大,擴散係數小,從而使其熱強性好。
故奧氏體鋼可作為高溫用鋼。 奧氏體的硬度一般是170~220hbs,延長率為40%~50%。
殘餘奧氏體形成原因
13樓:老谷大爺
奧氏體是鐵的一種相,另一種常見相是馬氏體,過冷奧氏體是指在一定過冷度下未發生馬氏體轉變的奧氏體,殘餘奧氏體是指發生馬氏體轉變後,還有少量未發生轉變的奧氏體 。或者說, 殘餘奧氏體是淬火未能轉變成馬氏體而保留到室溫的奧氏體。具體說來從成分上講,奧氏體與過冷奧氏體含碳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 奧氏體是相對較為穩定的相,而在溫度快速降低到一定值時,奧氏體會變得不穩定,那就意味著它需要轉化成為其它相,而此時的相即為過冷奧氏體。
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殘餘奧氏體是穩定 的奧氏體轉化後殘留下的。因為奧氏體在轉化過程中體積要發生變化。
結果,基體轉化成為馬氏體後,殘餘部分由於空間的限制,導致該部分只能以奧氏體存在,當過冷至零度以下,這部分殘餘會繼續轉化成為馬氏體。這回清楚了吧(^-
顯微鏡下成的像是_______,顯微鏡的最重要的構造是_______。
14樓:科學普及交流
顯微鏡下成的像是(倒立的)_,顯微鏡的最重要的構造是_(目鏡和物鏡)_。
15樓:網友
顯微鏡下成的像是【放大的虛像】,顯微鏡的最重要的構造是【目鏡和物鏡】(它們都是凸透鏡,顯微鏡的目鏡相當於放大鏡,物鏡相當於投影儀)
體視顯微鏡是什麼什麼品牌的好,體視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有什麼區別哪種使用效果比較好有什麼牌子可以介紹一下嗎
我們單位用的是華顯光學的,使用度很高 有立體效果,三維成像,可以把樣品直接放到顯微鏡上看,但放大倍數比較小,版國產的,桂林邁特是專 權門做體視顯微鏡的,其它重慶系列,浙江系列,北京系列,廣東系列的也都可以 錢夠了,買進口的,效果肯定好於國產的。體視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有什麼區別?哪種使用效果比較好?有...
數碼顯微鏡是什麼?和光學顯微鏡有什麼區別
數碼顯微鏡實際上就是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數碼成像裝置,可以將顯微鏡所成的像,在電腦螢幕上直接顯示出來 關鍵要看您的用途及使用範圍來選擇。主要區別是 光學顯微鏡是傳統的顯微鏡,是光學鏡頭 目鏡和物鏡 組成放大,直接通過物鏡觀測被測物體。數碼顯微鏡是通過ccd或者cmos系統把影象取到電腦屏或者...
使用顯微鏡的基本步驟是什麼,使用顯微鏡的五個基本步驟是什麼?
一 安放顯微鏡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放實驗桌上,略偏左距邊緣7釐米左右 安放好目鏡和物鏡。二 對光 1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釐米的距離。2 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直到看到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