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失效時間是什麼意思?

2025-02-23 22:50:19 字數 2691 閱讀 9212

1樓:匿名使用者

刑法的失效時襲拿間關於刑法的拍襲搭是要時間,通常也有兩種規定方式禪判,一是由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佈某個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實施後代替同類內容的舊法就法自行廢止。

2樓:雜花香小小文章

您好,律師諮詢為您服務。請您稍等一下。

失效時間就是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用了的純核銷意思啊,比如你買了乙個流量包,失效時間是12:30 那麼意氏襪思就是說過做遊了12:30 你這個流量就不能用了。

再舉個例子 例如法律的失效法的效力範圍一般包括法的空間效力範圍、時間效力範圍和對人效力範圍。其中時間效力的失效時間一般包括以下方式:一、新的法律公佈實施後,原有的法律即喪失效力;二、新法律取代原有法律,同時在新法律中明文宣佈舊法律作廢;三、有的法律,由於已經完成歷史任務而不再適用;四、法律本身自行規定有效時期,到時屆滿又無延期規定的即自行停止生效;五、由有關機關頒手飢旦發專門的決議、決定,宣佈廢除某些法律,從宣佈廢除之日起,該法律即停止畢擾生效。

以上注意「時肢型間」和「時期」是不同的法律概念,以及法律廢止應遵循「以法廢法」原則。

親親,您還有什麼法律需要諮詢的呢。

刑法上的時效是什麼

3樓:金雅東

法律規定的對犯罪行為進行追訴或者執行所判處刑罰的有效期限。因此時效有追訴時效和行刑時效之分。追訴時效,是指我國刑法規定的對犯罪分子追究和祥刑事責任有效期限的制度。

超過法定追訴期限,司法機關或有告訴權的人不得再對犯罪人進行追訴,已經追訴的,應撤銷案件或不起訴,或終止審判。追訴時效完成,是刑罰請求權消滅的重要事由之一。行刑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被判刑人執行刑罰有效期限的制度。

犯罪人被科處刑罰後,只有在行刑時效期內,刑罰執行機關才有權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期內所判處的刑罰未執行,超過行刑時效期,便不能再對犯罪人執行所判處的刑罰。行刑時效完成,是刑罰執行權消滅的一項重要事由。

我國刑法總則只規定了追訴時效,對行刑時效未作規定。

一、追訴時肢棚孫效的概念。

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二、追訴期過了要如何判刑?

依據我國法律規定,超過追訴期限後,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正在辦理的案件應撤銷,是不會判決有罪的。犯罪經過以歷鏈下期限不再追訴:判處刑期不到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判處刑期五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經過十年;判處刑期判處死刑的,經過二十年。

如果當事人在發生案件後二十年內都沒有報警,犯罪嫌疑人是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追訴期或者說追訴時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或者侵權行為的有效期限。舉報犯罪行為的時間已經超過法律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法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法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該案已報案或犯罪嫌疑人已被網上追逃,無論抓到時距發案時有多遠,都要追究法律責任)

刑事案件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

關於刑法的生效時間如何規定的

4樓:胡文學

刑法的生效是指刑法發生效力的起始時間。刑法的生效時間有兩種規定:

1、公佈後不立即生效,規定經過一段時間後的某一日開始生效。

者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公佈的,但在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起才生效,這是因為刑法的條款繁雜、內容豐富、不易於普及,公佈後不生效,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學習後,達到一定的普及程式後才生效,更能發揮刑法的打擊、震攝作用。

2、公佈之日起生效。

這種生效的刑法一般是指特別刑法,即針對某一時間、某一事件的單行刑法,這類刑法條款較少、內容單。

一、易於普及和掌握。

刑法何時生效,在刑法的最後一條都會作出明說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附則第四百五十二條規定:本法自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一、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規定了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是指犯罪及其刑罰都必須由法律明確規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具體內容就是刑法第3條的規定,即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核空刑。

罪刑法定原則要求:

1、司法機關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認真把握犯罪的本質和具體的構成要件,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定性準確,量刑適當,不枉不縱;

2、司法解釋不能違背刑事立法的意圖,不能代替立法。

罪刑相適應原則。

罪刑相適應原則是指犯多大的罪,便應當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就判處輕重相當的刑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

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

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是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二、刑法的種類有哪些?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有主刑首氏清和附加型兩類。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種:

1、管制。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併罰不得超過3年。

2、拘役。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併罰不得超過1年。

3、有期徒刑。期限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數罪併罰不得超過20年。

4、無期徒刑。

5、死刑。犯罪的時候不滿18週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包括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附加刑有以下三種:

1)罰金;2)剝奪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刑法的淵源,刑法的淵源,這裡的淵源是什麼意思

刑法淵源是指刑法權產生的根據和刑法的表現形式。刑法淵源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類 直接淵源是指成文的刑法法規包括刑法典 特別刑法 單行刑法法規 附屬刑法法規,以及根據法律授權,以行政命令形式頒佈的有關犯罪與刑法的法律檔案。間接淵源一般指習慣 判例 解釋 學說等。世界各國刑法由於國家性質和所屬法系不同,對...

刑法概論裡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你好,對於此種問題,一定要首先弄清基本概念,規範性構成要件是指要經過價值判斷才能確定的構成要件。而明確性是刑法的一個原則,要求明確具體。也就是明確具體並不要求完全按法條上面判斷,也有一部分要經過價值判斷才能確定的。可以這麼理解刑法概論裡的這句話 雖然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刑法規範的明確性,但刑法並不能完全...

刑法中的判三返五是什麼意思,刑法中「但書」是什麼意思?

判三緩五是指判決刑期三年有期徒刑 緩期五年執行。對於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五年執行的犯罪分子,在五年的緩刑考驗期內,如果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緩刑考驗期滿之後,原判三年刑期不再執行。如果五年緩刑考驗期內又犯罪或者發現之前有其他罪行沒有判決的,應該撤銷緩刑,與新罪合併處罰,決定執行的刑罰。違反緩刑考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