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李華萬歲
遊子吟》原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樓:越媛怡
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結尾,寄託了詩人孟郊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溫暖的母愛,孟郊就像小小的萱花草,何以報的了母親為其遮風擋雨,教導他學習的恩德呢?
母飢豎愛就猶如太陽,無爛滾大論時間多久,無論走到**,都會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溫暖。
而對於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的孟郊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行前的此時此刻,慈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而每一針每一線都包含著自己對兒子的備笑愛。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詩歌
3樓:網友
1、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2、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失名《折桂令·元宵》
3、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李商隱《觀燈樂行》
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5、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6、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7、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8、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李商隱《觀燈樂行》
9、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 —陸游。
10、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11、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詞》
4樓:y丶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詩歌如下:
1、《女冠子·元夕》
宋代: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
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
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
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閒話。
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2、《元宵》
明代: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明月逐人來》
宋代: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
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
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風靜、珠簾不卷。
玉輦將歸,雲外聞弦管。認得宮花影轉。
5樓:瑾瑜
3、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明)唐寅。
4、年到元宵燈火燃,龍騰獅舞夜難眠。滿簾花影月三五,一碗湯圓情萬千。《元宵夜思兒》
配點辣菜護脾胃。湯圓含糖特別高,而太甜的食物會影響脾胃。中醫說「甘入脾」,味甘的食物如湯圓,有「緩滯」作用,適量攝取能為腸胃帶來能量,幫助消化吸收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但是吃多了則會減緩腸胃蠕動,導致打嗝、脹氣、腹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狀。
因此,在吃湯圓的同時,可以搭配一些辛味的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來平衡湯圓帶來的滯緩效果,減低對脾胃的傷害。所以吃湯圓最好搭配一些小菜,比如蒜泥茄子、洋蔥拌木耳等,不僅爽口解膩,營養也更均衡。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訊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
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古詩和古詩詞的區別
6樓:網友
1、定義不同:
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
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2、體裁範圍不同: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
古詩詞,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
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3、表現手法不同:
古詩按照表現手法的角度分,有內容表現手法和結構表現手法。內容表現手法按作用範圍從大到小的順序,表現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
古詩詞的表現手法很多,中國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7樓:尚學堂前端學院
古詩詞指詩和詞的集,古詩只指詩。
8樓:
詩是文學基本體裁之一詩以誦為主,所謂詩要誦其言,歌要詠其聲。詩多為有感而作。詩是一種最普遍的藝術。
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
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詞,詩歌的一種。詞是一種**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有直接關係,詞的初期極盡豔麗浮華,流行於市井酒肆之間,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始於隋,定型於中晚唐,盛於宋。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並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
原來整齊的。
五、七言詩已不適應,於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詞最早起源於民間,後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
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詞的韻腳,是**上停頓的地方。一般不換韻。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象。
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可以疊字。
9樓:網友
詞根據詞牌有自己的配樂,類似如今的流行**,但是流行**大多曲調不重複,但詞卻有好多人用乙個詞牌的,那調調就一樣。高手也有自度曲的,就是自己新寫乙個詞牌的。
詩這個名稱比較廣泛,對唐朝人來說,至少有古體詩和近代詩,近代詩就是律詩和絕句,通常稱格律詩,為隋唐之際成型,是中原詩歌融合五胡**而成,所以大多可譜曲而唱,如陽關三疊,一唱三嘆。所以古人之重於格律,不是沒有原因的,在他們當時,詩就是用來唱的。
廣義的說詩這個概念包括詞,但如果我們只是比較唐詩宋詞,則有如下區別:
首先,詞是長短句,字句依詞牌而定,詩則不然,四言,七言,五言,即使雜言,也就那幾個字數,不多變。
其次,詩詞的**載體不同。別小看**對詩的影響。上古時代詩樂舞不分,而後來詩體的變更,都與當時代的流行**有關。後來的元曲,也是因為出現了不同的流行樂而自立門戶的。
第三,由詩如詞,經歷了乙個由雅到俗的過程,達到了雅俗互動。詞剛剛興起的時候,還未被上流文人接納,只是有些人獨闢蹊徑,甚至一代詞宗的蘇東坡當時也頗不屑於詞,自己寫了詞還覺得跟柳永的不同格調,皆源於對詞的成見。宋人好說理,所以詩用來說理的較多,而詞一般描寫生活,初始是送給歌女的,當然人家會覺得俗了,但隨著雅俗之間的交流,到宋朝後期,詞也為文人所正式承認。
其中作出轉折性貢獻的就是柳永。
第四,詩從唐代起,以後各**的都有,原因是詩相對脫離了**的束縛,只是注重自身的格律,而詞不同,詞與當時的流行樂密切相關,所以如果到了後代,寫詞時發現詞的曲子早已遺落人間,那麼寫起來而不能唱,興致必然大減。所以綜合宋詞元曲都是與特定時代較為相關的,一旦時代不同,流行的也少,但詩則宋朝人可以寫,元朝人可以寫,清朝人也可以寫的。詞固然也有,如***寫舊詞,不過人不多也。
詞是詩餘。宋朝人在面對唐詩這一高不可攀的文化高峰之時,望而生畏,但是他們最終創立了屬於自己的文學,與唐詩共同名垂千古。
關於友誼的古詩詞名句
10樓:瀛洲煙雨
關於友誼的古詩詞名句有很多。比如:
1、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出自: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意思是:人生一世能有幾回開懷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須痛飲醉倒。
2、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出自: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意思是:離別後如浮雲飄流不定,歲月如流水一晃過十年。
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意思是: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既然相逢,無論先前是否認識,都會同病相憐,同聲相應。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識呢?
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出自:高適《別董大二首》
意思是:不要擔心往後不會遇到知己,天下還有誰不認識你呢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出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意思是: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6、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意思是: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學習詩經有什麼用,為什麼要學習古詩。有什麼用
1 可以認識很多bai新的漢du字。2 可以更 zhi瞭解 賦 比 興 的dao表現手法。版3 可以瞭解了中國權古代語言的博大精深。4 對詩詞的認識更加深入。如聲韻 平仄 對仗 押韻等。5 可以學習到很多優美又富有哲理的句子。詩經 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內容豐富,被譽為古代社會...
為什麼用EMS寄東西到國外,先要送交海關啊
怕你郵寄違禁物品,給國人丟臉。因為海關要檢查東西是什麼還有有沒有交稅等等 如果不齊全東西就得給扣住或者退回 估計lz是不是之前寄的東西根這回不太一樣?體積方面 不是ems快遞送交海關,所有發國外,物品都需要進海關查驗。海關查驗完後,ems會交由當地郵政進行分揀派送,正常物品不用擔心海關問題的。網上 ...
為什麼用生辰取名比較好,為什麼用生辰八字取名比較好?
命之不足名來補 姓名學起源於我國的文化瑰寶 易經 易經的精髓是陰陽五行,人的出生時間全面反映了一個人秉宇 宙之氣的流通生克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八字精確的看到這些情況。知命的目的在於改命,姓名就是用後天的因素去彌補先天的命運之不足,倘若隨便取一個名字,不結合 命主的命理喜用,起不到平衡命理平衡陰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