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麼翊君
矛尾魚(maoweiyu)(latimeria chalumnae)脊椎動物,魚綱,矛尾魚科。過去一直認為早在50萬年前已滅絕的硬骨魚類。1938年12月22日首次發現於非洲東南海岸,1952年後,又陸續在非洲東南部海洋中捕獲到80多尾。
為總鰭魚類中至今尚生存的唯一魚類,現認為是「活化石」(化石首先出現在泥盆紀)。體粗大,延長,長約公尺,最重1尾有95公斤,體長公尺,藍色。下頜下部具有兩大骨板,有頸板。
體被大圓鱗。背鰭2個,偶鰭長,並具有肉葉,外有鱗片,內骨骼的排列近似陸生脊椎動物的肢骨。尾鰭中間葉逗羨狀突出呈矛狀,故稱矛尾魚。
卵胎生。口內有齒,肉食性。棲息在200~400公尺的深海中。
能用鰾呼吸。於1972年,第1次在印度洋葛摩群島發現了象柑桔大小的矛尾魚卵,呈紅色。矛尾魚是研究魚類進化史的極其珍貴標本。
英國魚類學家史密斯鑑定矛尾魚是億年前公升此總鰭魚類的山笑拍唯一代表動物,為了紀念首次發現者拉蒂邁女士,當時史密斯即將它命名為「拉蒂邁魚」。
2樓:葉寶晶
不具我所知在幾十年前,還發現有!
矛尾魚的知識
3樓:懂啦
一分鐘了尺兆解腔困基矛尾伍謹魚。
矛尾魚在那種環境下生活?
4樓:中地數媒
在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東海岸,靠鏈沒近一條哪喚搭小河河口的海中,當地漁民釣上來一條活的矛尾魚,這條魚一下子轟動了全世界的學術界。可惜這條魚出水僅活了3個小時,而且防腐不好已經爛掉,僅剩下一張魚皮。相隔14年以後,1952年12月20日夜,終於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北方向的海面上又捕到第二條矛尾魚。
從捕獲的情況來推測,矛尾魚是生活在200~400公尺深的海水裡,體長介於12~18公尺,體重30~80公斤,它體形圓厚,腹部寬大,口中長著尖銳的牙齒,在解剖它的腸胃時發現有魚的殘骸,證明它是肉食性的魚類,由於深水中比陸地上的壓力大很多,它們出水後因不適應突然減壓而很快的死亡:但是從形態上看,化石中的古老種類和現今生存的種類差別不大,只是今天的矛尾魚體形大,胸鰭更大些,內鼻孔沒有了,氣鰾只留下一點點痕跡,而早期空棘魚類的氣鰾因向肺演化曾是很大的,推測是因為後來長久地適應深海李拿環境,壓力大的結果,內鼻孔消失,鰾也逐漸變小了。
第一次發現矛尾魚是什麼時候?
5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38年的12月22日,南非「涅尼雷號」漁船的漁民們像往常一樣,在馬達加斯加附近的科莫羅斯群島魯麻河入海口處捕撈。這次漁民們不僅收穫頗豐,還捕捉到一條奇魚,讓大家興奮不已。漁民們將這條奇魚放在甲板上,4個小時毫無異樣,用手一動,它竟憤怒地把牙咬得「喀嚓」作響,樣子十分嚇人。
船靠碼頭後,南非東倫敦博物館的年輕主持人娜汀梅·拉蒂邁女士,發現了這條奇怪的魚,並將這條近57千克的奇魚運回博物館,給它拍照、繪圖,將其製成了標本。
1939年1月,正在英國度假的生物學家史密斯教授收到了一封寄自南非的信,寄信人正是拉蒂邁女士。拿著信中夾帶的速寫圖,史密斯教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驚叫道:「這不是生活在4億年前的矛尾魚嗎?
於是,他急忙找出古生物化石圖鑑對照,結果一點沒錯,這正是矛尾魚。
可是,人們只在古老的岩層裡發現過4億年前生活時的矛尾魚化石。「難道還會有活著的矛尾魚?」教授實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以他自己的話說,有點像疾風震撼的感受,使人戰慄不安,並且眩暈,興奮之情不可言表。
根據化石測定,矛尾魚在4億年前生活在淡水域裡,於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捕獲矛尾魚的訊息一經傳出,引起了全球各界的注目,並引發了生物學家關於傳統生物進化理論的大辯論。
為了紀念拉蒂邁女士的功勞,這種魚被命名為「拉蒂邁魚」。由於它的鰭像腳,尾鰭形狀像矛,所以它又叫它「矛尾魚」。物以稀為貴,發現矛尾魚的訊息轟動了整個世界。
同時,史密斯教授親自在報紙上刊登啟事:重金懸賞捕捉第二條活的矛尾魚。
關於矛尾魚有哪些介紹?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般認為總鰭魚是魚類的祖先,它分為兩支:骨鱗類和腔棘類,而矛尾魚就是腔棘類的後裔並一直生活到今天,所以陪迅它被認為是恐龍時代遺留下來的活化石。第一條矛尾魚是在1938年12月20日,南非「涅尼雷」號漁船在馬達加斯加附近的科莫羅斯群島甲魯麻河入海處捕到的。
這種魚的價值當然不在於「物以稀為貴檔亂橋」,而在於它給行猛人們提供了乙個活的見證,讓人們看到了在動物進化過程中,從魚到兩棲類,從水生到陸生,魚的鰭是如何變為陸生動物的四肢的。
矛尾魚的生長繁殖
7樓:網友
矛尾魚是卵胎生的,雌魚每次會生5-25條幼魚。幼魚出生後就已經能夠獨立。它們的繁殖行為不詳,但相信它們要到20歲才達至性成熟。
妊娠期估計為13-15個月。根據其內耳石年輪估計,矛尾魚壽命為80-100歲。
矛尾魚對人類有哪些價值?
8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世界上最珍稀的魚就是「矛尾魚」,又叫「拉蒂邁魚」、「康別沙魚」。
1938年12月22日,在南非東倫敦港附近查倫臺河口外5,6公里處的印度洋裡叢亮,漁民們從80公尺深的海水中捕撈到一條長153釐公尺、重57,7千克的怪魚。這條魚全身披覆著粘滑的大形圓鱗,發出美麗的藍豔豔的光澤,它居然頑強地在甲板上掙扎了3個小時才死去。奇怪!
誰也沒有見過這種魚,漁民們決定將桐鄭州它送給當地的博物館。可惜正逢聖誕節期間,郵運的延誤,使這條魚的內臟變質。所以,倫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將它的肌肉、內臟、骨骼都廢棄,只將帶鰭的皮連同頭骨做成標本。
那些初次看到這條魚的科學家簡直無法相信自局蔽己的眼睛,這是條似乎不可能還存活到現在的魚,因為它早「該」在1億2千萬年前到6千萬年前就絕種了,它屬於空棘魚類的一種總鰭魚。總鰭魚生存於3億5千萬年前的泥盆紀,它是一支——骨鱗魚類,是兩棲類的祖先,2億多萬年前已經絕滅。想不到竟然還有空棘魚這一支孤種歷盡滄桑,繁衍至今,真是難以想像!
已經燒熟的魚發現有腥味怎麼補救
以下幾種方bai法可以幫助燒熟的du魚去腥 1 回鍋,zhi用酒 醋多煮 dao會,兩種味道會回融入進去,不答會吃出來,可以去腥。生薑 大蔥 檸檬之類的東西都可以蓋腥味。2 倒少量白酒或者滴幾滴醋吧,這樣就可以去土腥味。3 蔥姜料酒醋,或者換口味重一點的方法燒。4 加辣椒,放一顆紅紅的幹辣椒真的可以...
龍魚突然不吃食。而且嘴裡發現有活魚
這也太神奇了 龍魚繁殖確實是口孵方式,據資料剛孵化的小龍苗身長約2.2 2.5公分,呈半透明,腹部掛著約直徑1.5公分的卵囊,完全沒有遊動能力,只能待在親魚口中安分的吸收卵黃囊營養成長,龍魚苗吸收卵黃囊大約4 5星期後,體長約可長至6.5 7公分左右,此時卵黃囊約只剩直徑0.6 0.8左右,小龍仔便...
放生魚後發現有漁網,魚能逃走嗎,捕到的魚放生後還能活嗎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放生了魚為準備做手術的老公積福,被別人撈來吃了,怎麼辦?隨喜讚歎放生!南無阿彌陀佛!願您的丈夫早日恢復健康!師兄放生的同時可為您的丈夫唸經,只要你不是故意讓魚被人家抓去,就沒關係,以後放生的時候儘量為眾生們找個安全的場所。這個對您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吃的人會很不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