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通天街,是泰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在《泰安縣誌》中曾被稱為「景巖街」(因取《詩經》「磨謹泰山岩巖,魯邦所瞻」之意而得名)。從通天街往北,過遙參亭,穿岱廟,經岱宗坊可直達南天門,所以在清末時又稱雀遊凱之為通天街。1928年,此街被改為中山街,1938年又被改為新民街,直到1949年才重新被定名為通天街。
這條街道見證著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歷程,見證著往返於街上各色不一的人群,也見證著文明通向未來的一切。街長長地延伸於城市的一端,目睹著城市的興衰、起落。通天街名字更迭的過程便是一段歷史發展的過程,街名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從而更加沉厚、穩重,更加具有古老的韻致神態。
詩人賈魯在《登泰山》中形象地將登山前的感覺展現給世人,將站在那條堅硬曲折、迴旋著時光之彩的大街上的所見所思一語道破:「山前回首望,一夢恍相符。」如夢的長街伸展在人們眼前,且不說泰山上數不勝數的文化古蹟,僅此一條街就將泰安深刻地定義在文化名城的位置上。
街,是城的經絡,是連線人文地理的重要線條,這一線條讓一座城市有了骨感美,有了難以料想的氣質與魅力。著名的通天街在泰安人民的心裡是一條通往神的大街,是一條通往燦爛與輝煌的街體,與山脈緊密相擁的石階像一道歷史之音揚奏在泰山腳下。街上的行人或手捧燭臺,或手擎香火,那姿態之安詳,那形質之平緩,久久徘徊於街面上。
街由此更為神聖、大氣,更為寬容、頃喚神韻。在街上穿過的人大多會在即將轉入山門時回望踏過的路石,回望那些似曾被腳印覆蓋的過去,那記憶卻永遠都在,永遠都銘刻在路人的心中。
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樓:倩雯
從通天街往北,過遙參亭,穿岱廟,經岱宗坊可直達南天門,所以在清末時又稱之為通天街。
3樓:百昕太史念珍
詩經》中收了一首歌頌。
魯僖公時。國力強盛的詩篇《魯頌·閟宮》。上面寫著:
泰山岩巖,魯邦所瞻。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國。
莫不率從,魯候之功。」:泰山之高巖巖然若魯之邦境所至也。
意思是把泰山這座魯國北面的大山寬汪當作魯國的靠山。一方面魯國因在其旁屢受禍患而擔憂,一方面魯國也因倚此大山而感到榮幸。
原文:泰山岩巖,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莫不率從,魯侯之功!
保有鳧繹,遂荒徐宅。至於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
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居常與逗爛許,復周公之宇。魯侯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既多受祉,黃髮兒齒。
徂徠山巧漏之松,新甫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松桷有舄,路寢孔碩,新廟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碩,萬民是若!
泰山上面的「瞻魯」二字是誰題的?
4樓:無溫焰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
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歷,作詩記文。到此名人帝王極多,泰山巨集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瞻魯臺相傳是是孔子瞻望魯國的地方。所題「瞻魯「二字年代久遠,已不可考。
泰山是什么巖構成,泰山是什麼巖構成
我想主要是岩漿岩中的侵入性岩漿岩!12月9日,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陸鬆年教授宣佈,以 泰山地區古老侵入系精細年代構造構架研究 為課題的泰山岩石研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泰山上的岩石已經可以按照其 年齡 來排列順序。自2005年9月泰山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並隨後開始申報世界地質公園起,泰山地質 泰山岩...
武夷山岩茶的詩句,雲澗巖韻 茶詩 關於武夷山岩茶的詩。
芙蓉綠雪 悟蓮copy心 輕霧凝珠露寒晨,幻若蓮心初見魂 閒塘一方水荷香,鬱郁淤泥養其芳 經宿十晝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 質本潔來心易淨,不負容顏負霜花 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結緣入禪茶 釋和心路畔小荷淚痕深,青衣頓首初見人 閒塘半畝波瀲灩,波面新出葉田田 採擷鮮葉入茶芽,荷茶兩味雙生花 辛苦最憐人世...
阿爾泰山的岩石畫畫在了什麼上花山岩畫是怎樣畫上去的
阿爾泰巖畫多數出現在水草豐盛的山谷河畔,有的刻畫在懸崖峭壁上,有的刻畫在洞窟的壁頂上,有的刻畫在林下的巨石上,多臨近古今牧道。巖畫主要分為 草爾黑巖畫 位於阿勒泰市22公里,分佈在汗德尕特河西岸裸露的岩石上,海拔高度880米,巖畫散鑿在200平方米範圍的岩石上,約有十餘幅。巖畫製作以平鋪敲鑿為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