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隨家倉的神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帶「雨」和「飄」的句子或詩句有哪些?
2樓:皮卡丘你最可愛
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煙,呆呆地懸在煙囪頂上,象是缺乏上公升的勇氣:雨緩慢而頑固地下著,象是連傾注的精神部打不起。――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
一句詩帶蘭跟馨字
3樓:星羅棋佈
蒲親香案色,蘭動粉闈馨。
杜牧的《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中的詩句。
描寫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詩句
4樓:網友
詩中梅□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黃檗(bò)禪師《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雪梅》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幹行》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香。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唐·張渭《早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王安石《梅花》
詩中蘭□ 春蘭兮秋菊,常務絕兮終古。 —屈原《離騷》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晏殊《蝶戀花》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李清照《一剪梅》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王勃《春莊》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馬戴《秋思》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李白《孤蘭》
詩中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名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曉。——唐·劉長卿《聽琴》
竹搖清影罩幽窗,日暮倚修竹。——唐·杜甫《佳人》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唐·王維《山居秋暝》
道院庭宇靜,苔色連深竹。——唐·柳宗元《晨清超師讀禪經》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宋·蘇軾《初到黃州》
詩中菊□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唐·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秋菊》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是**甲。——唐·黃巢《詠菊》
5樓:泗水墨客
梅傲冰雪花綻放。
蘭居雅室送暗香。
竹挺山間高亮潔。
菊寄東籬披白霜。
6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有關梅蘭竹菊的詩句 梅。
牆角數枝梅, 凌寒單獨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華髮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客歲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有關梅蘭竹菊的詩句。
匝路亭亭豔,非時嫋嫋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陸游深谷何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陸游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7樓:隨遇而安
梅花的有王冕的墨梅。蘭花有。深谷幽蘭。竹子就是鄭板橋的。菊花可以是陶淵明的飲酒。
8樓:一字難求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樓:網友
詠梅詩句。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黃檗(bò)禪師《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雪梅》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幹行》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香。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唐·張渭《早梅》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唐·高適《塞上聽吹笛》
森林舊有高人隱,尋到梅花卻系船。 —明·馬一龍《新豐夜泊》
詩客清晨衝雨入,梅花一夜為君開。 —楊萬里《送簡壽王主薄之官臨桂》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三首》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 —晏殊《蝶戀花》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唐·齊己《早梅》
不要人誇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
10樓:網友
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蘭-始自子稱王者香,空谷幽蘭天下芳。
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菊-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2
11樓:晨曦微露萌寵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趙昌寒菊》宋·蘇軾。
2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賦園中所有十首其一》宋·蘇轍。
3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新筍歌》明·嶽岱。
12樓:網友
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
梅蘭竹菊的詩句。
梅》:王安石華髮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陸游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
梅蘭竹菊的詩句。
梅》:王安石華髮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陸游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蘭》:傅玄《秋蘭篇》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隨風發,中有雙鴛鴦。雙魚自踴躍,兩鳥時迴翔。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徐豐之。
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嘉賓,希風永嘆。《竹》:
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風霽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綠。—
需要詩詞中含有紅和藍這兩個字的詞句,多多益善
13樓:匿名使用者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紙亂紅藍壓。 —唐元稹 《送王協律遊杭越十韻》
故著紅藍染雪叢 。 宋舒嶽祥 《紅梅》
急搗紅藍染玉酥。 —楊萬里 《金陵官舍後圃散二首》
手挼紅藍滴清露 。 楊萬里 《醉臥海棠圖歌贈陸務觀》
青娥鬢髮紅藍腮。 —楊維楨 《湖龍姑曲》
深著紅藍染暑裳。 —楊萬里 《石榴》
紅桃寫鏡江拖藍。 —程嘉燧 《清明舟中》
紅藍花滿溪。 —鮑溶 《範真傳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
14樓:穿風化宇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詩裡有帶蘭和冰一起的句子嗎?
15樓:中依風
張 衡《怨 篇》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云遠,我勞如何。
繁 欽《詠蕙詩》
蕙草生山北,託身失所依。
植根陰崖側,夙夜懼危頹。
寒泉浸我根,悽風常徘徊。
三光照八極,獨不蒙餘暉。
葩葉永凋瘁,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榮,已獨失時姿。
比我英芳發,鶗鴂鳴已哀。
傅 玄《秋蘭篇》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
芙蓉隨風發,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迴翔。
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
徐豐之 俯揮素波,仰掇芳蘭。
尚想嘉賓,希風永嘆。
袁嶠之 人亦有言,意得則歡。
嘉賓既臻,想與遊盤。
微章選詠,馥為若蘭。
苟齊一致,遐想揭竿。
謝靈運《贈從弟弘元時為中軍功曹住京詩》(其 二)昔聞蘭金,載美典經。
曾是朋從,契合性情。
我違志概,顯藏無成。
疇鑑予心,託之吾生。
帶雨和水的成語,帶雨和水的四字成語
大雨傾盆 血雨腥風 風雨交加 風調雨順 槍林彈雨 風雨同舟 風雨無阻 未雨綢繆 和風細雨 狂風暴雨 帶雨的四字成語 覆雨翻雲 未雨綢繆 雨過天晴 風雨無阻 呼 瓢潑大雨 大雨滂沱 狂風暴雨 暴風驟雨 大雨如注 大雨傾盆 風雨交加 風馳雨驟 銀河倒瀉 風雨晦暝 列風淫雨 飄風急雨 風雨悽悽 闌風伏雨 ...
帶和的詩句有哪些,帶“和”字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帶 聲 的詩句如下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唐 孟浩然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
月的詩句 帶詩名和作者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