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華的《十六年前的回憶》

2025-03-26 12:55:06 字數 2453 閱讀 3607

1樓:網友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就義。

1927年4月6日,奉系張作霖部及京師警察廳出動數百名士兵、憲警,襲擊蘇聯駐華使館、遠東銀行、中東鐵路辦事處、庚子賠款委員會等處。李大釗被逮捕。先後**的還有共產黨人謝伯俞、譚祖堯、閉團楊景山和國民黨左派鄧文輝、張挹蘭等。

28日,李大釗被解往北京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秘密殺害。在絞刑架下,李大釗發表演說:「坦態旁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

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同難戰友還有謝伯俞、鄧文輝等21人。

時代背景 1927年,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的支援下,率讓橡兵進關,佔領河北、山東等地,以武力威脅正在勝利北閥的國民革命軍,還下令通緝在北京堅持革命鬥爭的李大釗同志,但李大釗同志毫不畏懼,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仍然留在北京從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張作霖逮捕,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繼續領導黨的工作,4月28日被敵人絞死。

2樓:卡lyn淺木

是想讓大家都記住這個日子,紀念愛國英雄李大釗!!!

李星華《十六年前的回憶》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3樓:貝貝愛教育

十六年前的回憶》中心思想:採用第一人稱,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

十六年前的回憶》主要內容:寫了作為父親的李大釗對家人的關懷、愛護,作為革命者的李大釗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

解析:這是一篇革命歷史題材的文章。但與《狼牙山五壯士》等革命歷史題材的文章比起來,《十六年前的回憶》是篇回憶錄,卻不像一般的回憶錄,所表現的人物形象更豐滿、更全面、更逼真,在具文學性的同時,更具史料價值。

李星華為什麼要寫十六年前的回憶?

4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本文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同志在1943年寫的,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週年,為了紀念父親,所以寫了題目為《十六年前的回憶》。

1927年,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的支援下,率兵進關,佔領河北、山東等地,以武力威脅正在勝利北閥的國民革命軍,還下令通緝在北京堅持革命鬥爭的李大釗。在審問李大釗時,李星華高度讚揚了李大釗在敵人面前:沉著 鎮靜 處變不驚 堅貞不屈的品質和為革命獻身的精神。

李星華的十六年前的回憶資料

5樓:網友

1全部主要內容:1927年的春天,父親有些反常,原來是軍閥張作霖要來檢查。一天,「我」和父親在家中,突然,闖進一夥人,把「我們」帶走了,在女拘留所裡,「我」見了母親和妹妹。

十幾天後的法庭上,和父親匆匆見了一面,庭後,「我」、母親還有妹妹被釋放了。第二天的報紙上卻寫著「李大釗等昨日已執行絞刑」,「我」和母親昏倒了。 課文中心:

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在1943年李大釗遇難十六週年的時候寫的一篇回憶錄,回憶了李大釗同志**前和**時的情形,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同志忠於革命事業,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就義。 第一大題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以下幾件事:

**前寫父親燒掉檔案和書籍,工友閻振山被抓;然後寫了父親**時的情景,主要表現了對敵人的心虛、殘暴和父親的鎮靜、處亂不驚;接著寫了父親在法庭上與敵人鬥爭的情景表現了父親的鎮定、沉著;最後寫了父親被害後,全家人悲痛心情。 我對李大釗在法庭上與敵人鬥爭的景象最深。 原因:

儘管敵人十分**,可李大釗同志堅強不屈,沉著、冷靜地同敵人進行鬥爭。面對親人的哭喊,他表現異常堅強,表現了乙個革命者堅定的革命信念。 第二大題 (1)「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裡回來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出去了。」說明李大釗每天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在外面為革命事業奔忙。 (2)「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說明李大釗同志即使受過苦刑,仍保持著對革命事業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深沉的愛。 (3)「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

這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傷痛。相反,他卻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她們化悲痛為力量。

第三大題 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寫了父親犧牲後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覆強調了父親被害的日子,這與文章的開頭形成了照應關係,文章的開篇就寫到了「1927年4月 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這樣寫使文章?

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的悲痛心情。

李星華的十六年前的回憶選自

6樓:輕舞飛揚

李星華的十六年前的回憶 選自: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十課。

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在1943年李大釗遇難十六週年的時候寫的一篇回憶錄,回憶了李大釗同志**前、**時、被害後的情形,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同志忠於革命事業,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十六年前的回憶閱讀答案十六年前的回憶閱讀答案

在法庭上,我copy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跟著哭起來了。不許亂喊!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

《十六年前的回憶》提出問題,《十六年前的回憶》提出4個問題

還要答案嘛?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人就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問題1 平靜和慈祥這倆個詞可以分別說明什麼?答 平靜 說明李大釗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 慈祥 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問題2 從沒戴眼鏡和亂蓬蓬可以說明什麼?答 ...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除開頭外是按什麼順序記

首尾呼抄 應,開頭 1927年4月28日 與結尾襲 媽,昨天bai是4月28日 相呼應。du時間順序,zhi 1 李大釗dao 前燒檔案,即使工友被抓,也不離開北京。2 李大釗 時,不慌不忙。3 李大釗提審時,安定,沉著 或沉穩 4 李大釗被害後,家人悲痛欲絕。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 十六年前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