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夢逐漸遠去
李林甫和安祿山的關係:兩人屬於同朝為官的關係。
人物簡介: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長平王李叔良曾孫。李林甫出身於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曆任千牛直長、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後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三品。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公升任中書令(右相),後進封晉國公,又兼尚書握枝滑左僕射。天寶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後被楊國忠誣告謀反,遭削官改葬,抄沒家產,子孫流放。
安祿山(703年—757年),營州(今遼寧朝搭輪陽)人,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
其父死得早,他從小隨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後其母改嫁於突厥將軍安波注之兄延偃。開元初年,其族破落離散,他與將軍安道買之子孝節,安波注子思順、文貞一起逃離突厥,段臘遂與安思順等約為兄弟,從此即冒姓安氏,名祿山。
安祿山是唐代藩鎮割據勢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並建立燕政權,年號聖武。
李林甫為什麼能壓制住安祿山?
2樓:數碼小靈通
李林甫能夠壓制住所謂的儒生言官。對整雹飢個國家的軍事力量都有比較好的掌握。而且可能有相簡哪當好的這個軍事幕僚。
所以這個時候,安祿山是不敢造反的。
李林甫簡介: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
唐朝宗室、宰相,長平王李叔良曾孫。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起家千牛直長,歷任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等職,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次年(736年)又代張九齡。
為中書令(右相),後封晉國。
公,兼尚書左僕射。
他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
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但後期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使得朝綱紊亂攔肆碼,又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勢力坐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與一代奸相李林甫有沒有關係?
3樓:房間號
是很有關係的,是因為李林甫是乙個非常善於洞察人心的人,而安祿山覺得這樣乙個人的存在是非常危險的,也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最後才會發動安史之亂。
4樓:蕾蕾
有關係,如果李林甫沒有去世的話安祿山不會這麼大張旗鼓的去造反,也不敢反對自己的領頭上司。
5樓:青楓侃
當然是有關係的。而且他也是始作俑者,並且也使得安史之亂導致社會動盪不安。
李林甫能**十九年,又讓安祿山忌憚,靠的是什麼?
6樓:番茄味雞腿堡
靠的是官場上的影響力,他對軍隊,對官場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有許多親信。
李林甫活著的時候,安祿山為什麼不造反?
7樓:網友
安祿山其實還是懼怕李林甫的,因為李林甫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宰相,安祿山是胡人的後裔,皇帝肯定是相信李林甫不相信安祿山。所以在這個時候,安祿山可不能跟李林甫硬槓。如果出現硬槓僵局,那麼李林甫會上報皇帝共同聯手鏟除安祿山。
雖然安祿山是個胡人,但是皇帝對安祿山還是比較好的。甚至還和安祿山跳舞。在安祿山眼裡,皇帝是個大度的人,這也讓安祿山惦記三分。
因為就是這樣的人,會有很多追隨者。
安祿山需要乙個機會,讓李林甫倒黴的機會。所以安祿山會耐心等待。李林甫在很多時候還是比較奸詐的,為了剷除異己不惜一切代價。
但是皇帝依舊信任李林甫,皇帝不會沒有察覺。之所以會讓李林甫接著幹,就是因為他和皇帝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只要李林甫不要干預自己,他可以隨意。
但唯一的條件就是壓制安祿山。
可以看出,李林甫手中應該有安祿山的把柄。作為乙個內忠的人,李林甫並沒有想到和安祿山一起謀反,而是乖乖當宰相還是因為安祿山是胡人的原因。胡人在當時並不是乙個能和漢人相提並論的種族,所以李林甫嫌棄安祿山。
8樓:網友
當時並不是只有安祿山害怕李林甫,應該說是基本上所有的**都害怕李林甫。李林甫在朝中做了十九年宰相,可以說是當時帝國統御全域性之人。李林甫眼光毒辣,安祿山在李林甫面前就像個透明人,一眼被看穿,怎能不害怕。
9樓:網友
是因為安祿山害怕李林甫。一方面因為李林甫已經有權勢,另一方面是因為李林甫本人的一些特質與才能,也讓安祿山不得不忌憚這位城府極深的宰相。
10樓:驚鴻
安祿山畏懼李林甫之深,之前還明確表示過自己很忌憚李林甫。因為當時李林甫也是很有權利的,而且安祿山被李林甫的才能所折服。
11樓:窮加布
安祿山對李林甫的態度,不算是全然的害怕,應當算是害怕之中帶著敬畏。,因為李林甫的權勢大,而且李林甫的城府極深,所以安祿山忌憚李林甫。
12樓:糯公尺飯糰
安祿山害怕李林甫,安祿山每次和李林甫談話,總有一種被看透了的糟糕感覺,他心裡想什麼還沒有說出來,李林甫已經察覺出來並搶先說了出來,這讓安祿山不得不害怕。
13樓:網友
李林甫做了十多年的丞相,在朝中的權勢很大,而且本人是個很有才能的人,所以安祿山不敢在他活著的時候造反。
14樓:王子欒川
李林甫是朝中的第一把手,御史大夫王鉷就是朝中的第二把手,身份如此顯赫的王鉷都懼怕李林甫,那麼位居王鉷之下的安祿山更要小心翼翼的應付李林甫了,一旦得罪了李林甫,重則引來殺身之禍。
唐代,為何說「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反」,李林甫真的是安祿山的剋星嗎?
15樓:我愛所謂伊人
李林甫善於察言觀色,揣摩別人的內心。李林甫見到安祿山第一年,安祿山就直冒冷汗。李林甫把安祿山看透了。所以李林甫在,安祿山不敢反叛。
16樓:羅羅羅羅小七
唐代的李林甫和安祿山兩個人確實是天生的天敵,因為李林甫這個人十分的有心機,並且非常圓滑,如果他不死的話,安祿山的造反不可能順利。
17樓:帥氣的貓
經常會有人說「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反」說的就是安祿山比較害怕李林甫,按理說安祿山乙個武將怎麼會懼怕李林甫這樣手無寸鐵的文官,原因就在於李林甫是個心理學專家,可以瞬間看透乙個人心裡在想什麼,而這一點是安祿山最忌諱的。
18樓:大道明心
李林甫不是安祿山的剋星,而是安祿山的恩主,安祿山做大完全是李林甫縱容的結果。安祿山想要什麼,李林甫都會給,自然不會反。楊國忠上臺之後,要限制節度使的權力,才讓貪婪的安祿山造反。
19樓:網友
其實是的,李林甫雖然是個堅強,但他也是乙個很有能力的人,唉,可惜了了。
20樓:離愁車友社
大唐榮耀的導演有心了,安祿山的扮演者真的是個胖子哎!
21樓:朱高格
那是因為李林甫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早早就能看出來陰謀。
22樓:網友
李林甫真的是安祿山的剋星。
23樓:所元冬
這種說法不準確,安祿山造反是遲早的事。
24樓:網友
瞎掰的。他死不死都會造反,安祿山不反別人也會反。
他 乾的事,讓安祿山有造反的機會。
1. 安祿山一人得三鎮節度使。
2.節度使獲得了財政權力。
3.堵塞了武將入朝為相的道路。
4.土地兼併嚴重,府兵被消滅。
**失去了武力,養了乙個超級藩鎮,還把對方置於公升無可公升的境地,不反才奇怪了。知道對方心思有什麼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擋不住他們家篡權啊。
25樓:井翰
因為威信。李林甫在朝廷和軍隊都很有威信,很多將領都聽李林甫的,安祿山雖然是節度使,但是軍隊不是完全聽他的,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將很多將領都換成自己人,這才有了反的基礎。
如果李林甫晚死幾年,安祿山還敢按期造反嗎?
26樓:
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鞏固權位,杜絕邊將入相之路,稱胡人忠勇無異心,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因此安祿山身為胡人等得以取得權力,東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祿山部隊中最驍勇勁捷的一支部隊。而安祿山也因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
3]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西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
可見,安祿山的壯大是李林甫造成的,而李林甫去世後,楊國忠接任,要奪取安祿山權力,引發安祿山反叛。如果楊國忠不奪取安祿山的權力,也許兩者尚可相安無事。
可見,並不是李林甫壓制安祿山不讓他造反,而是李林甫和安祿山本來就是相互利用而已。
在乎自己的感覺而有太多氣和關係在心裡。為什麼
非常在乎自己的感覺,我有很多氣在心裡。可能是自己的情緒有點浮躁,要好好調整自己的,那自己開心起來。在乎自己的感覺,而有太多氣和關係在心裡,我覺得應該是自己心裡很不高興,生氣了,所以才會表現出很難過 在乎自己的感覺,而又太多氣和關係在心裡。像你說的這種情況,只能說自己還沒有調整好心態。不是在乎自己的感...
我們的少年時代裡面鄔童和尹柯為什么關係這么壞
鄔童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他一直跟著爸爸生活,因為單親家庭缺少關愛讓他的性子變的比較孤僻冷漠,他和尹柯本來是好朋友 發小,經常一塊練習棒球的,然而沒多久鄔童的媽媽再婚嫁給了尹柯的爸爸,這讓鄔童心裡過不去坎了,覺得好兄弟尹柯竟然搶走了他媽媽的愛,兩人自此老死不相往來,關係鬧僵,所有鄔童一看見尹...
我和女生關係非常好,但不是男女朋友,這是為什麼
跟一個女生關係非常好,不一定要成為男女朋友。因為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間也是可以做朋友的。按一般的說法,男女之間是有純潔的友誼的,而且越醜越純潔。每個人都應該會有幾個異性朋友吧,就是藍顏知己 男女朋友需要有心動的感覺,有一種荷爾蒙的衝動,有一種慾望,不見面就特別想念等 可是藍顏知己,或者紅顏知己,就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