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生活達人曉紅
1. 德者事業之基。《菜根潭》
譯: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坤》
譯: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幸福,貫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禍殃。
3.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
譯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
5.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尚書。周官》
譯:財富可以修飾房子,道德可以滋潤人身,使人心寬體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譯:尊敬我的長輩,繼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我的子女,繼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女。
7、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譯:愛別人的人,別逗首人永遠愛他;尊重別人的人,別人永遠尊重他扒指咐。
8.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譯: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禮,這就是仁。春純。
9.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譯: 先顧禮義後求利益才算光榮,先求利益而不顧禮義便是恥辱。
10.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四》
譯:別人對我有恩德,不應該忘懷;我對別人有恩德,不應該不忘懷。
11.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曲禮上》
譯:對自己喜歡的人要看到他的缺點,對自己憎惡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
1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譯:與朋友相交往,說話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修養篇。1.為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也;不為世憂樂者,小人之志也。 《申鑑·雜言上》
譯:為國而憂、為國而樂,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慮個人得失,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漢·曹操《步出夏門行》
譯:老馬雖然臥在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里的志向。
文化修養的名人名言
2樓:金色盛典歷史
1、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2、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3、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援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襪讓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貝多芬。
4、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5、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乙個人如果每天觀賞一幅好畫,閱讀某部佳作中的一頁,聆聽一支妙曲,就會變成乙個有文化修養的人——乙個新人。——羅斯金。
6、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康熙。
7、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8、對於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誇美紐斯。
9、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10、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薩迪。
11、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頓。
12、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魯迅。
13、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裡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裡、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係上。——馬稿李雅可夫斯基。
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
15、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鍵好遲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儒家文化名言
3樓:甘李柚
儒家文化名言如下:
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省: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已經溫習?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學習並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大學》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大學》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滿足於自己莊稼的好。
5、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大學》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6、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中庸》
君子的為人之道是:深藏不露而美德茄纖埋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的道是:
顯露無疑而漸漸地消亡。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於: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聖人的美德中了。
7、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於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8、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中庸》
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中庸》
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則立,不豎瞎豫則廢。——中庸》
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顫螞也,久也。——中庸》
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專一不二,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4樓:墨呆呆的小公舉
儒家文化名言如下: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伏豎虧至云爾。
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富與貴,是人之缺神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纖含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尊重文化的名言警句
5樓:小山村情懷
1. 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說》
2. 若要好,問三老。 —唐海《中山狼》第三齣。
3. 古老的種子,沱生命的胚芽蘊藏於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裡播種。——泰戈爾。
4.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5. 貧而無謅,富而無驕。——子貢。
6.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7. 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
8.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9.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苟子》。
10.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1. 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12. 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13. 無論**,原則的基礎就是傳統。——美國。
14. 這種落於俗套的高貴和風雅是再平庸低劣不過的。——雨果。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6. 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麼傳統就一無可取。——艾略特。
17.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8. 疾學在於尊師。 —各氏春秋·勸學》。
19.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20.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孟子。
文化重要性的名言警句,重視文化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文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2.弘揚文化遺產,構建文明世界。3.保護歷史文化,啟迪現代文明。4.手牽手保護文化遺產,心連心共築精神家園。5.保護文化遺產,珍藏曆史精華。6.留住歷史天地間,再現華夏五千年。7.中國的文化,世界的遺產。8.保護文化遺產,彰顯文明中華。9.文化傳承文明,遺產不再遺憾。...
文化自信的名言,關於文化自信的名言警句
弘揚傳統文化的名言有哪些?1.文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2.愛我中華,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3.窮當益堅,老當益壯。4.博覽五千年,塑造當代賢。5.傳古今經典,樹當代風範。6.學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財富。7.往事越千年,傳承永不變。8.破壞古蹟,就是破壞你的未來。9.弘揚傳統美德,繼承傳統文化。10...
有關品德修養的名言警句,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20條
1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誇美紐斯 2 道德教育成功的 祕訣 在於,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巨集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 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 3 道德和才藝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鉅富的財產蕩毀,而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