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樣用圭表看時間?
1樓:帳號已登出
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 它由兩隱滲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攜攜告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
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 水平的圭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的所在,並進而確定迴歸年 的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很早以前,人們發現房屋、樹木等物在太陽光。
的照射下會投出影子,這 些影子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 影子的變化,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 向,則可知道時辰。後來,發現正午時的表影總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 製成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與立表垂直,尺子的一頭連著表基,另一頭則伸 向正北方向,這把用石板製成的尺子叫「圭」。
正午時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 就能直接讀出表影的長度值。
圭表是最古老的計時儀器,實際發明年代已經不可考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圭表的使用在商代及周代已經是有相當的發展並且是重要的計時方式。圭表是以太陽為觀測目標的計時儀器,結構相當的簡單,所謂的圭表就是由「表」所發展而來,再由圭表發展演變為日晷。
表」最初就只是一根直立於地上的竹竿或石柱,即為我們所熟知的「竿影測日」,利用竿影的變化來了解時間的變化,遠古的人們在平日生活中發現太陽照射下物體的影子,會隨著太陽的所在位置而改變其影子方向與長短,並且有一定的規律,如在北半球。
夏至時竿影或圭表的影子為一年中最短,北半球冬至時則正好相反竿影或圭表的影子為一年中最長。因此,逐漸就有人想到利用竹竿或石柱來專門作為觀測日影變化的工具,這就是最先「表」的由來。表的結構雖然簡單,但是用途非常多元,經過多年的使用後,人們能更純熟的使用表而可以依據影子方向與長短變化定出了方向、節氣、時刻、地域等。
圭表是由直立平放的表和乙個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圭(或叫做尺)所組成,很早就成為制定曆法的重要辯明方法。
2樓:帳號已登出
圭表,是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圭表和日晷一樣,也是利用日影進行測量的古代天文儀器。所謂高表測影法,通俗的說,就是垂直於地面立一根杆,通過觀察記枝敬錄它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季節的變化。
垂直於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於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測量影長的標尺叫「圭」。
早在西元前20世紀,陶寺遺址時期,我國中原地區已使用圭表測影法。到了漢時期,學者還採用圭表日影長度確定「二十四節氣」,採用圭表測影法定出黃河流域的日短至(白晝最短)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到下乙個冬至之間的時間段分割為24段(每段15日),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平均。古人把這種方法叫「平氣法」(又稱「平均時間法」)。
先測出冬至日因為冬至時影子最長,其相鄰幾天的影長變化最為明顯,更利於觀測記錄。
這樣,圭表不僅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曆書中排出未來的陽曆年以及二十四個節令的日期,作為指導漢族勞動人民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將表影的長度以一年為週期猛姿慎標在乙個圓上,圓心為表的立點,形成的圖就是中心不為零的太極圖,進行消除零半徑的中心點,形成的太極圖就是常見的二十四節氣太極圖。
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冊侍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3樓:匿名使用者
圭表是根據影搏基子的長短變化來記錄時間的。
即:在地上立起一根木杆或石柱基伏謹來測量光陰,根據廳敬日影長短來確定時間,也是成語「立竿見影」的由來。
圭表是古代記錄時間的鐘表嗎?
4樓:土地婆婆講故事
圭表。是一種古老的天文儀器。它是乙個直角的形狀,由一根垂直的「表」和乙個平放的「尺」組成。那麼,圭表是做什麼用的呢,它是古代記錄時間的鐘表嗎?
遠古的時候,人們並沒有準確把握時間的工具,只能靠太陽在天空的位置來判斷時間。後來,人們發現樹、人、房屋等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會投下影子。這些影子有時候長、有時候短,根據時間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於是,人們發明了一種測量影子的簡單儀器,這種儀器就是圭表。
準確地說,圭表並不是記錄時間的工具,而是一種把握和總結時間規律的儀器。使用圭表時,人們把圭平置於表的北面。太陽照射著表的時候,圭的上面就會出現表的影子。
人們根據影子的方向、長度來測量和比較日影在每日、每月、每年的變化。
經過長期觀測,古人發現一天之中表的影子在正午最短,早上和傍晚影子則較長,又發現一年之內夏至的正午表的影子最短,冬至的正午表的影子最長。人們連續兩次測得表的影子的最長值,算出這兩次最長值之間相隔的天數,就確定了一年的時間長度是365天多一點。
同時,人們根據連續觀測到表的影子的長度,劃分出四個季節,制定了嚴密的歷法。古人對圭表的使用越來越有心得,甚至還確定了某些圭表適用的地理緯度。用圭表測影,是我國古代推算曆法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國現存最早的圭表,是1965年在江蘇儀徵。
東漢墓出土的漢代圭表。這個圭表用銅製成,表和圭的邊緣上刻有尺寸。表高漢制8寸,相當於現在的釐公尺,圭長漢制尺,相當於現在的釐公尺。
圭與表之間用樞軸連成乙個整體,使用時就把表與圭垂直,不用時表可以摺疊,放進圭體留出的空檔內。精巧的形態和設計,說明漢代在圭表的使用上已經到了非常成熟的階段。到了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
在河南登封。
建造了一座測景臺。它由一座40尺高的高臺和向北平鋪的被稱為「量天尺」的大路組成。高臺是一座巨大的表,平鋪在臺的北面的大路就是圭。
總結:郭守敬於1280年完成了著名的歷法《授時歷,這個巨大的圭表無疑對曆法的制訂起了重要作用。用圭表推算曆法的傳統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今天的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上還儲存著乙個明代圭表,見證著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智慧。
5樓:危瑞錦
圭表是古代記錄時間的鐘表。它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計時器,主要利用了陽光射影的原理。
6樓:樂樂在此呢
不是的,圭表是古代的計時器,都是以計算時間為準的,但是不同的東西代表著不同的計時方法。
7樓:愛唱的英侃
的確是的,他們會利用太陽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利用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計時,而且也能夠更加的準確。
8樓:周**強強
是的。而且這個錶的歷史是很悠久的,也是非常準確的。所以非常有研究價值。
古代人都沒有表,怎麼看時間的?
9樓:安素
1、表圭。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發現山石、林木等物在陽光照耀下會投射出影子,有聰明人就發現,這些影子竟然有著一定的變化規律,可以用來觀測時間,便在平地上立一根豎直的竿子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這根竿就被叫做——表。
後來發現正午時的表影總是投向正北方向,就用石板做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與立表垂直,通過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向來算知時間,這把尺子叫做——圭。圭表就這麼製成了。
2、日晷。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現代的「日晷」指的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3、漏刻。它的發明源於人們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沁出。依據此,人們仿製了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注入水後,水就會從孔中漏出來。
然後用另乙個容器收集漏下的水,在這一容器內放一標有時間刻度的箭桿,箭桿上附有乙個竹片或木塊,能隨水上浮或下沉,這套容器叫做「箭壺」。漏刻是漏壺和箭壺的合稱。當箭壺收集的水慢慢增多,木塊會託著箭桿上浮,人們從容器蓋處就可以看到箭桿的標誌,知曉具體的時間。
10樓:網友
古代沒鐘錶,聰明的古人發明漏沙計時,或杆影計時,把一天分成十二時辰,乙個時辰2小時。
11樓:網友
中國古代是世界上天文學科特別發達和先進的國家,所以我們最早會計算太陽、月亮與地球三者間的關係,定出了日晷(其針長、形狀、有許多講究,需要精確計算),通過投影,計算出日、時、刻、分,還有了四個季節和十二四節氣的劃分,這是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一種曆法。所以中國的歷法非常難算,精度非常高,會的人很少。具體到各地,則有水漏、沙漏,以及早期的鐘和鼓向皇帝與百姓報時,確定出相對準確的時辰,所以才有打更這種職業。
有些也採用點燃線香計時。一般的香大約可以燃燒多少時間,只要連續點燃線香就行。這種辦法比銅壺滴漏的計時水平要低,誤差稍大,在一般住戶中用來粗略計時。
北宋的皇帝在宮廷裡就有「自鳴鐘」了,每個時辰都有小人出來敲鼓,其數就是時辰數;到各個刻(每十五分鐘)則是另外一組小人出來。這個鐘的一部分是木頭做的,被元軍燒燬了。到明朝之後就有了機械鐘,平時日誤差在幾分鐘之內。
12樓:南武大神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迴圈、四季的變化等等是人類最早建立起來的時間觀念。人們在同大自然的鬥爭中,又需要根據時間更好地進行生產勞動。人類逐漸利用日影的移動、燃料的燃燒、物質的流動等原理製成了早期的計時工具。
圭表是中國人最早創制出的利用陽光下影子移動的規律,測定二十四節氣和迴歸年長度的天文儀器。所謂「表」,就是一根直立在平地上的標竿或者石柱,漢代後,改用銅製;「圭」是一根與表垂直的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漢以後,改用石制或銅製,它們共同組成「圭表」。用圭表測出表影隨著太陽的視運動在一日之內的長短變化。
中午,表影最短,落在「圭」面上,指向正北方。從正午表影長短變化的週期,可以確定乙個迴歸年的長度,並能推算出「24氣」。後來幾經改進,為了使表影不落到圭外,人們又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乙個相對較短的「小表」,相當於圭的延伸,叫「立圭」,冬季時長的表影可以在立圭上反映出來。
日晷是在圭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計時器,能夠更準確地測定不同時刻的時間。日晷有一根固定的臂或針,還有乙個刻有數字和分度的盤,將盤分成許多份,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如果將圭表和日晷結合起來,就成為既能測定節氣,又能測定時刻的「節氣日晷」。古代人還利用某些物質的流動現象來計時,如利用水從帶有漏孔的容器或漏壺中流出的量計量時間。
我國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製的刻箭上,按其一晝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長度,分刻成100個間距,每個間距即為一刻,故有「百刻」之稱。自西漢起,用12個時辰表示一晝夜的變化,每一時辰合今天的2小時。十二個時辰以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名。
從夜間十一時起到一時為子時,一時至三時為丑時,其餘類推。
古埃及人表示一晝夜的變化是把白天定為10小時,夜晚定為12小時。由於四季的變化,白天和黑夜的長短不一樣,後來把一晝夜變化均勻地分為24小時,每小時為60分,每分為60秒。這種計時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為全世界公用的時間計量單位。
怎樣用龜殼占卜古人常用龜殼占卜,請問他們是怎麼占卜的呢?
占卜龜殼,龜殼作為占卜測吉凶工具,因為古人認為天圓地方,烏龜的背甲隆起像天,腹甲平坦,好似大地,烏龜彷佛揹負著天地一般。因此,烏龜被認為是可以上知天文 下通地理的靈物,龜殼乃被用來預知存亡興衰,當做卜凶問吉的吉祥物。占卜龜殼算命問事 占卜是中國古老的巫術之一,已經有極為悠久的歷史了。在遠古,人們對於...
psp如何看漫畫,怎樣用psp看漫畫?
的話,直接把jpg檔案放到picture下就行了。不過漫畫一般都比較大,可能會不支援,最好還是裝乙個pspcomic,專門看漫畫的軟體。裝軟體的話可以。你自己放jpg的格式也行。軟體的話用。看 軟體就行了。因為本人英盲看過那個軟體名也忘了。我是用pspcomic。去cngba論壇下rar的漫畫。可以...
看翡翠用什麼濾色鏡,怎樣用濾色鏡看翡翠,用什麼燈光?
查爾斯濾色鏡 chelsea colour filter 原理 濾色鏡是一種只能透過紅色和部分黃綠色的光,而吸收其他色光的特殊光學鏡片。使用方法 採用強光源固定好寶石,濾色鏡津貼眼睛進行觀察。介紹 查爾斯濾色鏡 chelsea colour filter 又稱祖母綠濾色鏡 emerald fil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