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看到 兩極產生氣泡,到反應後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是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的兩倍。
2樓:匿名使用者
正及得到氧氣 負及得到氫氣。
電解水實驗現象和結論
3樓:戶如樂
電解水實驗是乙個測試水的組成的實驗。電解水實驗的現象:試管內有氣泡,與電源正極,負極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比值:
1:2。電解水實驗的結論:
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電解水實驗現象:試管內有氣泡,與電源正極(氧氣),負極(氫氣)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比值:1:2。
但在一般情況下,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值一般大於2:1,原因有下面兩種:①氫氣和氧氣的溶解性的差別,氫氣難溶於水,氧氣不易溶於水(1l水30ml的氧氣)但一小部分氧氣溶於水,比值大於2:
1。②電極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氣。
電解水實驗結論: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上述實驗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屬於分解反應。
有八個字簡單概括是: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水(分子)中,氫、氧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1,分子個數比2:1,體積比為2:
1,質量之比為1:8。
電解水實驗成功的關鍵
4樓:帳號已登出
電解水實驗成功的關鍵:電解水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體積比(分子個數比)為1∶2,質量比為8∶1,在實驗中常加稀h2so4和naoh來增強水的導電性。通的是直流電。
1、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以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
2、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3、水是由水分子構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4、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簡介。電解水通常是指含鹽(如氯化鈉)的水經過電解之後所生成的產物。電解過後的水本身是中性,可以加入其他離子,或者可經過半透膜分離而生成兩種性質的水。
其中一種是鹼性離子水,另一種是酸性離子水。以氯化鈉為水中所含電解質的電解水,在電解後會含有氫氧化鈉、次氯酸與次氯酸鈉(如果是純水經過電解,則只會產生氫氧根離子、氫氣、氧氣與氫離子)。
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證明了什麼
5樓:華源網路
根據」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電解水反應中,正極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負極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氧氣、氫氣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這個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電解水反應的文字表示式:水。
通電 氫氣+氧氣.
故答案為:氧氣;氫氣;可燃; 1:2;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水通電 氫氣+氧氣.
電解水的實驗得出了什麼結論呢?
6樓:網友
實驗結論是:電解水可以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兩種物質在不同的極板中形成了乙個電流迴圈,使得電子能夠從正極流向負極。
電解水的實驗現象解釋 電解水的實驗現象的簡單介紹
7樓:華源網路
1、電解水實驗是乙個測試水的組成的實驗。實驗現象為試管內有氣泡,與電源正極(氧氣),負極(氫氣)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比值為1:2(熟記口訣:氫二氧一,陽氧陰氫)。
2、根據電解時生成物的情況,電解可分為電解水型、分解電解質型、放氫生鹼型、放氧生酸型等幾種型別。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水通電生成氫氣、氧氣。
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分,可構成新的分子。
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為了加快電解的速度,可先向水裡加入少量H2SO4,混勻後注入水電解裝置
1.計算生成o2質量 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2h2o 2h2 o2 36 323.6g xx 32 3.6g 36 3.2g 2.此時 計算步驟 電解後溶質質量未改變,題目告訴溶劑質量減少3.6克,所以溶液的質量也減少3.6克。溶液中溶質h2so4的質量分數為 100g 4.82 100g 3.6...
請問這條電解水實驗的化學式是什麼意思
這是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要求反應前後 原子數目相同。只有水 氫氣 氧氣的數目是2 2 1,才能保證反應前後氫原子都是4個,氧原子都是2個 表示的是反應得到了氣體 水的化學式 上升號是氣體的意思 意思是兩個水通電生成兩個氣體氫氣和一個氣體氧氣頂我啊 這是為了使各物質前的係數為整數,特殊情況也可以...
做電解水實驗如果沒有碳棒,可以用什麼代替電極?銅可以嗎?
做電解水實驗。做電解水實驗,過程中,一般戶籍用的是惰性電極,也就是說,這種電子化學性質比較穩定,難以與氧氣在常溫下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常常使用的是碳棒或者是一些惰性金屬,比如說鉑金絲,電極使用銅片可以粗略得到結果,但是由於剛被還原出來的氧氣化學性質很活潑,所以他能夠給電機上的同片反應,從而生成氧化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