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很多關於三國的成語,一定要大氣磅礴的。

2025-04-06 05:15:23 字數 1540 閱讀 9712

1樓:清寧時光

1、髀肉復生(散型劉備):形容長期清閒,事業毫無成就。

2、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晌納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才佔八鬥(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5、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6、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或聽歌、聽戲很內行。

1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倖免。

1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1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1、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2、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諮):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3、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宴掘沒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4、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5、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6、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鍊才能成器。

29、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揹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2樓:帳號已登出

運籌帷幄、退步十里。

3樓:網友

妄自菲薄 智取陳倉 七擒七縱 六出祁山 舌戰群儒 單刀赴會 得隴望蜀 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 兵貴神速 吳下阿蒙 斷頭將軍 車載斗量 勢如破竹 老牛舐犢 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 巢毀卵破 顧曲周郎 一身是膽 超群絕倫 七步之才 才佔八鬥 空城計 如魚得水 髀肉復生 如飲醇醪 步步為營 偃旗息鼓 七步成詩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營心在漢 欲擒故縱 樂不思蜀 刮骨療毒 計收姜維 計取陳倉 苦肉計 江東赴會 呂布戲貂禪 擊鼓罵曹 蔣幹盜書 走馬薦諸葛 張飛賠罪 設連環計 義放曹操 桃園結義 水淹七軍 諸葛亮弔孝 轅門射戢 黃忠請戰 回荊州 橫槊賦詩 三英戰呂布 曹操獻刀 單騎救主 馬躍檀溪 初出茅廬 過五關斬六將 捉放曹操 桃園三結義 大意失荊州 三國歸晉 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 草船借箭 三顧茅廬 畫餅充飢 望梅止渴。

三國演義的成語,關於三國演義的成語

三國演義的成語有 草船借箭 七擒七縱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望梅止渴 舌戰群儒 樂不思蜀等等。1 草船借箭 源自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 限十天造十萬支箭 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 只需要三天 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

關於三國演義,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 丈夫 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 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

三國演義讀後感一定要左右,三國演義讀後感2篇350字一定要350字左右

三國演義 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 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它寫的庸主獻帝 劉禪,無能之輩呂布 袁術 袁紹 劉表 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 許楮 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