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法,是否應該嚴加懲治?

2025-04-06 10:15:25 字數 1269 閱讀 6496

1樓:薔承宣

在實踐中,中國對未成年犯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政策,堅持「教育第一,懲罰第二」的原則,其中蘊含著中國法律的人性化和「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教育第一,懲罰第二」的原則為人性化執法注入了新的內涵。我國對未成年犯罪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要追究少年犯的刑事責任,我們應該把教育放在首位。通過教育,未成年犯可以瞭解其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通過相應的教育改革和心理矯治,打破犯罪心理,成為守法公民。同時,我國要求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並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護和有針對性的教逗衫燃育。

在堅持教育優先的同時,還必須輔之以必要的懲罰手段,使青少年罪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懲罰,感受到犯罪的法律後果和他們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懲罰的目的是讓少年犯吸取教訓,翻開新的一頁,並通過必要的懲罰促進他們提高法律觀念和重新社會化。

教育是目的,懲罰是手段,懲罰為教育服務。教育和懲罰的最終山虛目的是改造和挽救少年犯,預防和減少少年犯罪。其中,「緩刑」是指關心、幫助和感染犯罪的未成年人,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所犯罪行的社會危害性,從而改變過去,翻開新的一頁。

救死扶傷」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訴訟過程中按照法律和政策開展的工作,促使犯罪的塌穗未成年人認罪服法,改過自新。總之,通過必要的懲罰手段教育、改造和挽救未成年犯是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核心內容。

2樓:e時光再燃

我個人認為,應該嚴加懲治,給未成年乙個教訓,讓未成年,引以為戒。

3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是的,我認為應該嚴加懲治,特別是對於一些即將成年的未成年人。 這類人群冊物總是前賣把自己是慧姿逗未成年人當作藉口而去有意地犯法。

未成年人犯罪應該被包容,還是依法嚴懲?

4樓:大貓不喜

不能包容,應該依法嚴懲。現在國家也下調了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最低刑事年齡下調至12歲。未成年人犯罪應一視同仁,不能再以他只是個孩子為藉口而輕易傷害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5樓:金融曉曉老師

不應該被包容,未成年犯罪也應該依法嚴懲,因為他們都有這樣犯罪的心理,而且殘忍的手段,對他人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傷害。

6樓:危瑞錦

未成年人犯罪應該被依法嚴懲。因為許多未成年人仗著自己未成年不能立罪的原因,而肆意的挑戰道德的底線。

未成年人犯罪該怎麼辦,未成年人犯法怎麼辦?

其實未必未成年人犯罪就不處罰,如果起訴法院的話,有可能會判進少教所的。去法院當然是越快越好,派出所抓不到人,但是這個事情中主犯是你兒子的那個同學 即那個女生 你們找到她也可以起訴的。你應該先去律師事務所,諮詢一下,讓律師帶你去找法醫,做個傷殘等級的鑑定,然後向當地的法醫起訴,具體程式律師就會幫你辦了...

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案例一 犯罪嫌疑人餘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 犯罪嫌疑人張某,男,漢族,18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伍某某,男,漢族,16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餘某某因丟失一部手機,其懷疑與其曾同住的於某和覃某偷了其手機,於是在2004年12月31日晚上,糾集了犯罪嫌疑人張某...

未成年人的犯罪量刑問題,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標準是怎麼樣的

1 從寬處理的原則 2 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3 教育 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4 分案處理的原則,分案處理是指對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案件實行訴訟程式分離 分別關押 分別執行。5 不公開審理的原則,不公開審理原則是指法院在審理未成年案件時,不對社會公開,不允許旁聽和記者採訪。刑事訴訟法 規定 14歲以上不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