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王爺爸爸
國考行測一共有135(130)道題目,考試時間只有120分鐘。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時間是不夠用的。那麼,掌握好答題順序非常重要,行測常見的答題順森猛賀序是常識——言語理解——邏輯判斷——資料分析——數量關係。
國考行測做題最佳順序。
常見的做題順序:
a、言語理解(32分鐘)?邏輯判斷(35分鐘)?資料分析(30分鐘)?常識(8分鐘)?數量關係(10分鐘)?塗答題卡(5分鐘)
b、常識(5分鐘)?言語理解(35分鐘)?邏輯判斷(35分鐘)?資料分析(20-25分鐘)?數量關係(10分鐘)?塗答題卡。
c、前60分鐘:常識?言語理解?邏輯判斷;後60分鐘:資料分析?數量關係。
還有一些大神的順序是:
言語理解(40分鐘)?邏輯判斷(35分鐘)?資料分析(25分鐘)?常識(5分鐘)?數量關係(看情知租況取捨,留時間塗答題卡)
常識(5-8分鐘)?言語理解(30-35分鐘)?邏輯判斷(32-35分鐘)?資料分析(25-28分鐘)?數量關係(視情況而定)?塗卡5分鐘。
以上這個順序,僅供參考,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總而言之,行測考試就是在既定時間內做完你會做的題目,或者正確率高的題目。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整。
國考行測做不完怎麼辦。
大家先要搞明白是不是真的需要認真做完所有題目。能認真做完自然是很好,但是大多數同學是不可能每個題都仔細揣摩。
國考120分鐘,135題,平均每個題目53秒,去除塗卡時間耕耘,每個題目大約在50秒左右。想用50秒認真做完乙個題目,不簡單。所以這就要求,用最短的時間內得最多的分數,而不是做最多的題目。
如果以70分為參考,那需要每分鐘得分,這大概是乙個常識題,或者是大半個數量、資料題,又或者是接近乙個言語理解題目。
所以,如果保證自己能夠每分鐘保證得分,一定要把自己擅長的部分,拼命做好,保證正確率此派!這是根本!切勿過於追求速度。有些題目是不需要花大力氣做的。
2樓:北風老師
國考行測最佳的做題順序就是,先把自己擅長的題目做完,特別是三個大板塊,一定要放在最前面。
省考行測的做題順序應該怎樣安排?
3樓:中公教育
省考行測包括五個模組: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邏輯判斷、資料分析。
做題順序建議:擅長的先做,簡單的快做,難的挑著做
1、常識→言語→邏輯→資料→數量。
這種作答順序,是把最簡單的常識放在開頭,快速地做完,然後把相近型別的言語和邏輯、資料和數量放到一起,這樣思維不需要來**整和跳動,答題的狀態可以得到很好地保持。
2、常識→資料→數量→言語→邏輯
這種作答順序的好處是剛開始做題的時候思維比較敏捷和活躍,通過資料分析的作答能夠充分調動起理科思維,大腦最活躍,這時候挑選五個左右的數量關係題目作答起來會更加的得心應手,正確率也能更高。但是不能貪戀於這種狀態,選擇性地放棄,把時間留給相對簡單的邏輯和言語,更適合理科比較好的學生選擇。
3、言語→邏輯→資料→數量→常識
這樣的作答順序可以充分發揮文科比較擅長的優勢,同時從言語經過邏輯的過度,做資料分析的時候會輕鬆一些,把控好時間,要給數量和常識預留出一部分時間,尤其是常識的時間不能壓縮的過多,沒有時間做常識是不可取的,因為常識是所有題目中最穩定的一部分,別的地方都可能會發揮失常,但是常識不會,因為儲備的固定,能夠答對多少也比較固定,所以不能不做,但是要快做。
公務員的行測做題順序有講究嗎?是什麼?
4樓:上岸鴨公考
<>多省聯考的公告已經發布,雖然聯考的筆試時間已經推遲了。但是還是有很多考生正在抓緊時間備考。備考時,同學們比較注重只是的理論學習和題目積累,很少注意試卷做題順序。
但是做題順序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特別是行測的考試,「行測的做題順序真的重要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今天上岸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行測的做題順序
備考的考生都知道行測的題型,它涉及五大板塊: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每個板塊的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合理的安排答題順序是非常重要的。
常識。常識側重考察考生的日常積累,會與不會一目瞭然。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則可以快速解題,如果沒有,則直接跳過。
這一部分還是建議考生平常的時候多多積累,但是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這乙個部分上。
言語板塊。言語板塊大家可以先做,因為不是很難,就是部分閱讀字數比較多,掌握好技巧很好找答案。在自己狀態較好的條件下,憑語感就能解決。
數量關係。數量關係難度較大,但是它一般都是出現在試卷中段前面的位置,大家可以把數量關係放在最後,計算量小的部分大家也可以先做。
判斷推理。邏輯判斷建議大家在頭腦很清晰的、考試狀態較好的時段作答;圖形推理沒有思路的可以先行跳過;定義判斷文字較多,耐心作答;類比推理題幹短小,用時短,得分快,可以優先作答。
資料分析。每篇資料的前4道題基本都是常規的題目,比較容易得分,大家可以在前期做;難度稍大的在後面做。
公務員資料領取。
公務員行測最佳做題順序
5樓:生活匯長知識
公務員行測最佳做題順序如下:
一、9:00——10:00 : 資料、判斷 / 資料、言語。
因為做資料分析,需要我們保持頭腦清醒和思路清晰,如果放在第二個小時做,可能會疲憊或心慌。
二、10:00——10:30:言語 / 判斷。
在10:00到10:30這段時間,做完剩下的言語理解或判斷推理。
三、10:30——11:00:數量、常識、塗卡。
最後的半小時,用來做數量、常識和塗卡。
注意事項:
1、常識一定要放在後面做。
對於常識模組而言,技巧性不強,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我們是否疲憊、是否緊張、是否注意力集中影響都不虛槐大。放在前面做,或者放在後面做,都不會太影響正確率。
而剛開始考試時,頭腦活躍、思維清晰,是考試狀態比較好的時候,應該把前面最好的狀態用來做資料、言語或邏輯這些技巧性強、分值大的模組,如果將這些放在最後做,錯誤率會很高。
2、塗卡集中放在最後15分鐘內。
有的同學習慣做完乙個模組就塗乙個模組,遲譽首這樣塗卡會很慢,原因有兩點。如果做完乙個模組就塗一次卡,碼數容易讓自己陷入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做乙個模組,就必須把這一模組所有題都做出來。
這樣就會在一些難題上浪費過多的時間。
行測做題順序技巧
6樓:小橘子橘子
行測做題順序技巧:常識一定要放在後面做、塗卡集中放在最後15分鐘內、學會取捨等。
1、常識一定要放在後面做。
對於常識模組而言,技巧性不強,不需要太多的舉仿思考,是否疲憊、是否緊張、是否注意力集中影響都不大。放在前面做,或放在後面做,都不會太影響正確率。而剛開始考試時慎卜,頭腦活躍、思維清晰,是考試狀態比較好的時候,應該把前面最好的狀態用來做資料、言語或邏輯這些技巧性強、分值大的模組,如果將這些放在最後做,錯誤率會很高。
2、塗卡集中放在最後15分鐘內。
如果做完乙個模組就塗一次卡,容易讓自己陷入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做乙個模組,就必須把這一模組所有題都做出來。這樣就會在一些難題上浪費過多的時間。
當做完乙個模組後,往往會有點疲憊,如果做完乙個模組就塗卡,那在塗卡時就會下意識地給自己休息時間,塗卡時會比較仔細,速度也寬答穗會自然而然慢下來。
如果集中放在最後15分鐘塗,一般5到6分鐘就能塗完;但乙個模組乙個模組地塗,全部塗卡時間加起來,可能會超過10分鐘。
3、學會取捨。
遇到難題,要學會取捨。對於不會的題,既沒有完全做對的把握,又十分耗時,如果跳過,可以節約很多時間。時間是守恆的,前面跳過不會的題,後面就會剩出時間。
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完有把握的題,拿到能拿的分。等把所有會的題都做完後,再回過頭來看那些難題,這時心態會更放鬆,思路也會更靈活,那些當時不會的題,說不定現在就會做了。
國考行測考什么,國考行測考什麼?
你好,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主要包括常識判斷 言語理解與表達 數量關係 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部分。國考筆試都考什麼!國考考行測和申論。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 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 常識判斷 側重法律知識運用 數量...
公考行測是啥時候開考?國考行測考試時間是多久
公考行測考試時間為每年月的第四個週末上午 ,總時長為分鐘。行測,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簡稱aat 的簡稱,它和智力測驗一樣,屬於心理測驗的範疇。在行測備考過程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這樣乙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就是資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長率的計算問題。...
國考行測大約多少分能進線,2019國考行測分數線多少分能及格?
根據往年的錄取情況,報考 的基本上國考行測要70分左右,報考市級地方的基本上行測50 60分就可以了。其次就是看您的申論,國考的申論要65分以上,市級地的話申論55分以上基本上能夠進入面試,當然也要看今年年的國考難度了。國考行測70分以上就算是高分了,如果能達到80多,基本上就可以隨意挑選了,這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