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匯設計
目前廣為流傳的國徽設計者為清華大學營建系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代表的設計小組設計。但實際參與創作的人員比這要多慶做得多,張仃也是國徽的設計者之一。
國徽即畢滑代表國家的徽章、紋章,為國家象徵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徵。只有特定的國家重要檔案才能蓋上國徽大印,正式生效。國徽上通常有來自然的元素,如動物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現該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或意識形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國徽屬於盾徽。
中手差臘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
2樓:光子洙
這個平面的國徽圖案,是在全國政協籌委中和逗會公開徵求的數百幅圖案的基礎上,經各方人士協商,又經過清華大學及**美術學院兩個國徽設計組專家學者的設計賣賣比賽,最後,清華大學的設計組(包括了梁思成、張仃、張光宇等當時在國內外有巨大影響的設計師以及賀嗣昌等工藝美術設計的新秀)的設計方案才獲得全國政協審查組的通過。這一凝結無數人心血的平面圖案,要由高莊雕塑為國徽立體模型。
國徽的設計和完成,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它凝結著許許多多設計者的心血;飽含著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愛戴,對社會主義的嚮往,對新中國的深情。每乙個參加國徽設計的人,都將在中國棚改人民的美好記憶中永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是誰?
3樓:桂林先生聊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組的設計小組與**美術學院張仃、張光宇等人的設計小組集體創作。
1950年6月1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對該圖案的說明。國徽圖案通過後,由梁思成推薦,清華大學建築系高莊規範並簡化了國徽的幾何設計圖稿,於當年8月最終完成。
1950年8月18日在政務院會議室召開的關於國徽使用、國旗懸掛、國歌奏唱辦法及審查國徽圖案座談會上,高莊的修正方案被最終採用。修正後的圖案在綢帶、稻粒和形狀上有所變更。會後高莊和徐沛真對國徽進行定型,繪製了墨線圖和剖面圖。
上報****。
1950年9月20日,主席命令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第一枚國徽。
1950年,國慶節前夕,製作新中國第一批國徽的任務下達到瀋陽第一機器製造廠(現為大型徽章國徽製造廠),面對這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廠領導高度重視,迅速在鑄造車間組成了十幾個人的專門任務小組。
國徽是由鋁鑄成的,在此之前,他們很少鑄過鋁件。更由於新中國初期,百廢待興,裝置短缺,鑄造工作一開始肢枝祥就面臨諸多困難。然而當想到由他們親手製作的國徽將懸掛在北京天安門城樓。
上,懸掛在國家機關大樓時,工人師傅們心中湧動著無比搭友的自豪。
沒有化鋁罐,就用其他罐代替,鑄鋁工藝不熟悉就一次次地摸索改進。第一批鑄件不合格,他們沒有灰心,積思廣益,研究分析,重整旗鼓。
為了保證鑄件花紋飽滿清晰,專門從大連和內蒙古運來砂子。
和砂型。為了克服鑄件縮型的難題,他們用水加速鋁件冷卻。那時,鑄造車間徹夜燈火閃爍,人聲鼎沸,很多工人吃歷搏住在車間,終於在1950年9月20日前完成了鑄造國徽的任務,共鑄造不同規格的國徽70枚。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國徽是由誰創作設計的?
4樓:互信互助互愛
公民在莊重場合可佩戴國徽徽章,表達愛國情感。
那麼,你知道國徽的設計由來嗎?
也許你知道林徽因與梁思成,才子才女,一段佳話;
也許你知道林徽因與梁思成,有關徐志摩那段愛恨糾葛;
但你可能不知道林徽因與梁思成,是中國國徽設計者!
文章**2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城樓仍未懸掛國徽。
全國政協決定分別組成以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美術學院設計組,設計競賽。
兩組的設計核心分別是玉璧和天安門。
文章**3清華組(左)和央美組(右)設計方案。
清華大學設計組以璧(或瑗)為主體,以國名、五星、齒輪、嘉禾為主要題材,以紅綬穿瑗的結襯托。以玉璧作為國徽的基本圖案,體現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情懷。
**美術學院設計組的方案,則以天安門為主要圖案,國徽中間是彩色的斜透視的天安門。
文章**4***主持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通過國徽圖案。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後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並送政協大會表決。
此後又根據***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
9月20日,***主席簽署**人民**命令,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
國旗、國徽的設計者是誰?
5樓:雨落河橋
新中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全國政協籌備會常委會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設計的啟事。當時,在上海市合作總社任職的曾聯松根據啟事要求,反覆構思,終於設計出了五星紅旗圖案。按照「莊嚴簡潔」的原則,色彩上只用紅黃兩色。
紅色表達熱烈,象徵革命,作為底色;黃色表現五顆金星閃閃發光,象徵中華民族是黃色人種,還象徵光明。五顆金星中一顆大星代表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四顆小星代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即全國廣大人民。這五顆星擺在左上角,輝映著遍地紅霞,既簡潔端莊又氣勢磅薄。
9月25日,***拿畝臘著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表示了肯定的意向。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正式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底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從此,由曾聯松設計的、編號為323號的「五星紅旗」被正式確定為新中國國旗。
新中國國徽製作者——高莊。
1949年9月30日,國徽設計小組及清華大學。
教授梁思成。
等9人,按照政協規定的內容設計出由國旗、天安門。
齒輪和麥穗組成的國徽圖案。該圖案於6月28日在**人民**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通過。
7月,清華大學教授高莊接受了製作國徽模型的任務。舉猜。
高莊按照***總理。
向上、響亮、挺拔」的正耐型修改建議,在原設計的基礎上,突出「概括地表達我國立國的本質和社會結構的特點」,發揚我國雕塑藝術淳厚質樸、深沉龐大的民族形式,使題材與內容組成了乙個富有生命力的整體。1950年8月18日,由高莊設計製作的國徽模型獲得一致通過。9月20日,***主席。
釋出命令,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及對國徽圖案的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旗的設計者?
6樓:布冬舊聞
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1949年7月14日-8月15日在《人民**》
等報紙上發表徵求啟事。曾聯松知道之後,就設計了現在的五星紅旗,並被選入38副國旗候選草圖之一。經過多次討論和適當修改之後,曾聯松設計的國旗被選為了新中國的國旗。
之後曾聯松的設計在9月27日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10月1日五星紅旗被公升到了天安門的上空,隨風飄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由清華大學。
建築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組的設計小組與**美術學院張仃、張光宇等人的設計小組集體創作。
希望我的能對你有所幫助。
7樓:網友
浙江的曾聯松設計了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的設計小組與**美術學院張仃,張光宇等人的設計小組集體創作!
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樑思成,對麼
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不是一個人設計的,是一個集體構思來的。但建築設計師 樑思成及其夫人林徽因 是主要設計者。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者是樑思成嗎 人民英雄紀念碑意義重大,通過競賽,樑思成先生的設計方案被採用 有他,但不是他一人,而是一批中國最優秀的文史專家 建築家 藝術家。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是誰?人民...
盧溝橋的主要設計者是誰,盧溝橋的設計者是誰
北京人嘴裡總是說 劉伯溫製造北京城 我們就說是 劉伯溫修建北京城 吧。大軍師劉伯溫,他是個另有心思的人,只是一心一意地修建這個 八臂哪叱城 樣子的北京城。劉伯溫想 修八臂哪叱城,這是一定的了,可是這苦海幽州的孽龍,究竟降得服降不服呢?這叫這位能掐會算的大軍師為難啦。劉伯溫盤算了一天又一天,後來知道了...
蘇州博物館的設計者是
蘇州博物館的設計者是 貝聿銘 美籍華人建築師 中文名 貝聿銘 外文名 ieoh ming pei 譽稱 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國籍 美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省廣州市 出生日期 1917年4月26日 職業 建築師 藝術家 畢業院校 麻省理工學院 哈佛大學 主要成就 1983年獲普利茲克獎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