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為什麼會出現圍湖造田的現象

2025-04-25 03:52:27 字數 1176 閱讀 2850

1樓:匿名使用者

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我國不少地區曾出現大面積圍墾湖泊,與河爭地的熱潮。據統計,全國被開墾的湖泊至少有100多萬公頃,損失淡水資源調節量350億立方公尺。近些年來,隨著各地經濟建設的發展,流域用水量劇增,湖泊來水量減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積縮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積也大為縮小。

圍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澤化的程序,使湖泊面積不斷縮小,地表徑流調蓄出現困難,導致旱澇災害頻繁發生。如:湖北省由於湖泊不斷減少,萎縮後的湖泊已基本喪失了原有的調蓄功能,造成水旱災害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20世紀50年代平均46萬多公頃,80年代增長到170多萬公頃,90年代以來的八個年頭裡,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過80年代的水平。

其次是水生動植物資源衰退,湖區生態環境劣變,使魚的種類不斷下降,數量減少。

2樓:匿名使用者

圍湖造田是一種短期行為,早期的目的有擴大耕地面積和防治血吸蟲病,後來主要是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增產糧食,安置不斷增長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目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糧食都不值錢了,有的地方都開始擴海養殖了,很鬱悶啊。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人類破壞環境。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人們想多弄些地,所以。。。

什麼是圍湖造田? 圍湖造田是什麼

6樓:會哭的禮物

1、圍湖造田是指湖泊的淺水草灘由人工圍墾成為農田的活動。過度圍墾往往會損害湖泊自然資源,破壞湖泊生慶衝態環境和調蓄功能。我國的洪湖、鄱陽湖、洞庭湖、滇池等湖泊,自60年代以來被大規模圍墾造田,加劇了湖區環境生態的劣變。

湖北省的洪湖,1964年尚有水田萬畝,經多次圍湖累計達30萬畝,現存水面53萬畝。由於湖容減小,嚴重減弱湖區的調蓄抗災功能,以致汛期漬澇災害頻繁、低湖田土壤環境惡化,效益下降。

2、圍墾使水禽賴以生息的大片蘆葦、荻叢環境遭到破壞,使水生動、植物種類發生變化譽此殲,有些種群幾乎絕跡,健閘使江湖隔斷,洄游、半洄游魚類的遊動通道受阻,破壞了繁殖、肥育的生態條件,使湖區水產資源受到極大損害。圍湖造田必須通過綜合調查,保證湖泊生態的協扒困調,發揮湖泊的調蓄、水產、農業和旅遊等多種功能,以獲得生態、環境、經濟的綜合效益。

3、圍湖造田:減少河道(湖)面積,由h=v/s得會使河湖形成地上河、湖。

圍湖造田的弊處,圍湖造田的弊處

湖造田的惡果 20世紀50年代以來 我國湖泊在迅速減少,僅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減少了543個。據長江中下游的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江蘇五省湖泊資料的統計,解放初原有湖泊面積達2 9萬平方千米,到了20世紀80年代,保留的面積僅為1 9萬平方千米,消亡了1萬多平方千米的湖泊面積,素有 千湖之...

關於洞庭湖的古詩,關於洞庭湖的詩句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這是一首干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 733 孟浩然西遊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

中國的洞庭湖有什麼特點

1 面積大。洞庭湖地跨抄湖南 湖北兩省,bai湖區範圍包括湖南du省岳陽zhi市 常德市 益陽市dao,長沙市望城區和湖北省荊州市,共33個縣 市 區 面積6.05萬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2200萬,地區生產總值7152億元。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2 魚糧基地。洞庭湖是長江中下流地區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