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鼓是民族樂器?手鼓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2025-04-25 08:07:58 字數 3009 閱讀 7148

1樓:網友

一、象腳鼓。

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因鼓身似象腳而得名,廣泛。象腳鼓還受到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二、傣族大鼓。

傣族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組成。在怒江大野下游保山傣族地區稱之為「光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稱之為「光邊」。另有「衝仿山兩面鼓」、「雙筒皮鼓」之稱。

三、瑤族長鼓。

因鼓身細長而得名。又稱花鼓。瑤族拍擊膜鳴樂散中器。瑤語稱郭咚郭、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及其湘、桂、粵毗鄰之廣大瑤族地區。

四、朝鮮長鼓。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西元4世紀時,細腰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而後又東傳朝鮮。在我國朝鮮族人民中廣為流傳。

五、壯族蜂鼓。

蜂鼓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細腰鼓,其式樣和演奏方法與朝鮮族長鼓相似,兩者同出一源。為壯族的一種古老擊樂。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2樓:網友

手鼓、板鼓、銅鼓、象腳鼓、突厥鼓、腰鼓、長鼓、扁鼓等都是民族鼓樂器。

手鼓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3樓:娟妤民俗小館

手鼓是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吉克等民族的打擊樂器。流行於新疆地區。

手鼓,也叫悄手達甫,因用手敲擊時發出像「達」「卜」兩種聲音而得名,桑木木框,單面蒙羊皮或蟒皮,框內側綴小鐵環。演奏時,兩手執鼓邊, 擊鼓心時發「冬」聲,基運拿用於重拍;擊鼓邊時發「達」聲,用於輕拍。或搖動鼓身,震動鐵環發「搏搭沙沙」之聲。

這種樂器在維吾爾族民間樂器合奏及伴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歌舞中是主要的伴奏樂器。

鼓身扁圓形,鼓框木製,有的用多層板條烘烤彎曲定形而成,鼓口直徑釐公尺、鼓邊高釐公尺~4釐公尺,兩面均蒙以牛皮或羊皮。將皮面預先縫在大於鼓口的圓鐵圈上,鐵圈用粗鉛絲製作,直徑釐公尺,然後在兩鐵圈中穿以繩索,拉緊鐵圈而使鼓皮繃緊。

手鼓的類別:

手鼓是鼓中的乙個大類別,是一種打擊樂器。各地、各民族稱謂不同,製法也稍有差別。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手鼓樂器。

其中「達卜」是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吉克等族的手鼓,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語稱「納格曼達卜」或簡稱「達卜」。鼓身扁平圓形或八角型,單面蒙羊皮或驢皮,框周圍嵌有若干銅或鐵製小銅鈸,故名。

直徑20-50釐公尺不等。歷史悠久,四至六世紀敦煌北魏壁畫中早已出現。

手鼓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4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手鼓是鼓樂器的乙個大類別,各個地者芹純區、各個民族對手鼓的稱謂不同。例如維吾爾族的手鼓也叫納格曼達卜,簡稱為達卜,這種手鼓的鼓身為扁平圓形或八角形,單面採用蒙羊皮或驢皮。此外在中東、中亞等地區以及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也都有手鼓。

手鼓樂器的所屬民族。

手鼓是鼓樂器中的乙個大類別,它是一種打擊樂器。而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對手鼓的稱謂不同,製作方法也略有差別,其中最典型的是維吾爾族的達卜。

在中東、中亞等地區的很多國家也都有自己的手鼓樂器首畢,而達卜是維吾爾、首咐烏孜別克、塔吉克等族的手鼓,這種手鼓在新疆非常流行。

維吾爾族的手鼓也被稱為「納格曼達卜」,簡稱為「達卜」,其手鼓鼓身為扁平圓形或八角型,單面蒙羊皮或驢皮,框周圍嵌有若干銅或鐵製小銅鈸。

長鼓是哪個民族的民族樂器

5樓:好人好報的吧

長鼓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朝鮮族長鼓、瑤族長鼓和福州狼串。其中朝鮮族長鼓也叫杖鼓、兩杖鼓,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非常流行。而瑤族長鼓在古代被稱為鐃鼓或銃鼓,福州狼串被稱為狼帳、狼杖、福州長鼓。

1、朝鮮族長鼓。

朝鮮族長鼓也叫杖鼓、兩杖鼓,這種長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鼓型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呈圓筒形,兩端粗而中空,中段細而實。

2、瑤族長鼓。

瑤族長鼓在古代被稱為「鐃鼓」或「銃鼓」,是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這種長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鼓身長83釐公尺左右,呈長筒型,多以燕脂木製作。

3、福州狼串。

福州狼串這種長鼓也被稱為「狼帳」、「狼杖」、「福州長鼓」,它和朝鮮長鼓、壯族蜂鼓一樣都是我國古代細腰鼓類樂器的遺存,多用於閩劇伴奏和福建民間器樂合奏。

民族樂器:長鼓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6樓:八卦達人

長鼓常見的有三種,一種是朝鮮族長鼓,另一種是瑤族長鼓,還有一種是福州狼串。朝鮮長鼓主要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鮮族聚居地區,又名鋒型伏鼓。瑤族長鼓於宋代已流傳,多以燕脂木製作,工藝精細,主要用於舞蹈伴奏。

福州狼串,也稱為福州長鼓,是福建民間傳統打擊樂器,多用於福建民間**。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漏基裂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帶。長鼓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隋唐時期已用於宮廷。

九、十部樂中。鼓身木製,呈圓筒形,兩端粗而中空,中段細而實。全長(70—80釐公尺,鼓面直徑約40釐公尺。兩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別。

粗的一端蒙牛皮、馬皮或豬皮,細的一端蒙鹿皮、白色魚皮或狗皮,皮膜以鐵圈為框,由皮條或繩索繃緊並可調節張度。鼓身外塗紅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別,可發出兩種不同音色,粗端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為四度或五度音程關係,並可根據需要調節音高。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並且寨寨都有。

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釐公尺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麵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繫著8個小銅鈴。

狼串又名狼帳、狼杖(狼丈)、福州鼓、福州長鼓、福建長鼓、弄杖、狼鼓、蓬蓬鼓。福建民間傳統打擊樂器,與朝鮮長鼓、壯族蜂鼓一樣都是中國古代細腰鼓類樂器的遺返閉存。多用與閩劇伴奏和福建民間器樂合奏「籠吹」、「福州茶亭十番**」、「漳州南詞」「十全腔」等其他福建民間**。

民族樂器之王是什麼,中國什麼樂器是民樂之王啊

古箏被稱為bai 民族樂器之 du王 有 東zhi方鋼琴 的美dao譽,是中國民族樂專器的代表,也是民族屬文化的瑰寶。古箏入門學習簡單,適合各年齡段 個層次的人群學習。古箏外形美觀 音色優美,初學者通過短期學習,便能彈奏好聽的樂曲及膾炙人口的歌曲,十分容易產生學習興趣,學成速度非常快。目前,習箏之風...

揚琴何時傳入我國,揚琴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嗎?

一般在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揚琴,又名扇面琴 蝶琴 打琴。據史料載,揚琴最早流傳於波斯 阿拉伯一帶,象匈牙利的拉卡多斯小提琴家,其演奏便常採用東歐洋琴伴奏,但音位排列與琴鍵及演奏方法和中國揚琴迥然有別。中國揚琴大約於明末傳入中國,先在廣東一帶流行,而後才在中國各地流行。早期的揚琴只有二條琴碼,形狀像梯形...

冬不拉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少數民族的代表樂器,有哪些?

哈薩克族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彈絃樂器。廣泛流行於新疆哈薩克族居住地區。琴專杆細長,音箱屬有黎形和扁平的兩種。用松木或桑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經改革,發音小孔改為大孔,用絲絃 尼龍絲絃或塑料 銅製品位12 17個。四度或五度定弦。演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