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雪雨霏涵
劇本主要由臺詞和舞臺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臺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
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徵、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佈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1、舞臺性。劇本的直接目的, 是為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提供依據, 因此劇本離不開舞臺,要受舞臺的限制。
2、矛盾衝突的特性。矛盾衝突,是劇本外表構成的內在基礎和動力,是一齣戲的靈魂.我們常把這種衝突稱之為戲劇衝突。
3、劇本語言的特性。劇本的語言,是供演員舞臺演出的語言。這種語言:
(1)具有動作性.劇本語言與戲劇動作緊密相關,表現了人的內心活動,是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的有力手段,因此劇本語言有很強的動作性。
(2)性格化。劇本中人物的語言,都出於他自己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最忌諱是劇本臺詞誰說都行。
(3)詩化。戲劇語言應該是詩歌化的語言,做到含蓄、凝鍊、感情充沛、節奏鮮明,這樣才有益於舞臺表演。
劇本主要分為文學劇本與攝影劇本。文學劇本是比較突出文學性的劇本,攝影感偏低,包含話劇本(或稱戲劇本)、**劇本(或稱劇**)、小品劇本、相聲劇本等。
攝影劇本是比較突出拍攝感的劇本,文學藝術性可高可低(根據影片題材、市場、投資金等綜合情況決定),包含分景劇本、分鏡劇本(分鏡指令碼或電影劇本)、臺本等。
擴充套件資料
劇作家暢談劇本寫作經驗:
1、劇本的戲劇情境要有「個性」
戲劇自古便有「三人成戲」之說。有演員、有環境、有故事情節,戲劇的情境便自然生成。而在戲劇中,演員的表演和環境佈置。情節架構都是由劇作家的劇本來控制的,可見劇本情境設定的重要性。
座談會上,有作者提出:戲曲需要表演來支撐,我們的劇本創作應將劇情儘量簡化,重要的是要突出情境。
《大裂谷》作者劉朝俊表示,無論是什麼文學始終要找到一個很有個性的主題思想。從一個演員規範角色中把演員的靈魂與角色融合起來。
在說到戲劇情景對戲劇的重要性時,劉朝俊舉了自己寫的蚩尤與狼女故事,先將背景交待足,才能讓觀眾跟上你在劇本中找到故事重現的畫面感。
劉朝俊還說,《江姐》有一個唱腔引用了一個詠歎調,在江姐上華鎣山時,對著長江有很大一段情景,在詠歎調的呈現下,讓觀眾感覺彷彿置身其中,與江姐引發共鳴。寫戲的人要注意戲劇情境的營造,那才有戲。要製造一個規定的情境,產生一個很大的懸念,讓觀眾的弦一觸即發。
2、喜劇創作要設定「包袱」
座談會現場,不少劇作家表示:在眾多的戲劇種類中,最難寫的,其實是喜劇,多年來,喜劇的創作因其難度大而面臨發展困難的窘境。多年從事諧劇創作的包德濱在座談會上分享了自己在艱苦條件下堅持用生命寫喜劇的經歷,贏得在場劇作家的掌聲肯定。
包德濱說:「明知是悲劇而執意要走向悲劇,這種人物是悲劇英雄。我自己便是這樣一個悲劇英雄。」
包德濱講述了喜劇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據說曲劇是戲劇之母。曲劇從50年代老舍的柳樹景開始。北京市成立了曲劇團演柳樹景、建安合唱團。其特點主要是曲調民間化,很受民眾歡迎。
而在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的上海,另一支喜劇類別上海獨角戲也在慢慢走近人們的生活。獨角戲有的部分像相聲,有的地方像諧劇。喜劇小品被承認是曲劇。
首屆四川藝術節開幕式上的滾燈就是四川諧劇的代表之一。」
2樓:蔗糖澱粉葡萄糖
劇本的特點:
1、劇本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是舞臺表演或拍戲的必要工具之一,劇本中的矛盾衝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
2、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動作說明:動作說明需加大括號「」,如果需要突出主觀鏡頭或客觀鏡頭,則需要在動作說明前將該動作內的主要角色動作置於動作說明之上。
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佈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戲劇情節發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
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招號或圓括號)括起來。
3、劇本中的矛盾衝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衝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絃。高潮部分也是編寫劇本和舞臺演出的「重頭戲」,是最「要勁」、最需要下工夫之處。
4、劇本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個人情感和願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揹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
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
3樓:匿名使用者
劇本的特點介紹,劇本中的矛盾衝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衝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絃。高潮部分也是編寫劇本和舞臺演出的「重頭戲」,是最「要勁」、最需要下工夫之處。
劇本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個人情感和願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揹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
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
擴充套件資料
劇本的基本格式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
中國的元雜劇以「折」為單位,南戲則是以「出」為單位,代表的是演員的出入場順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創造後,將「出」改為較為複雜的「出」。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高潮、再高潮結局」。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
4樓:如之人兮
一、衝突和事件
戲劇離不開衝突,劇中各種人物之間的差異和鬥爭構成全劇的矛盾衝突。戲劇中的矛盾衝突作橫的分析,便可以分清主次矛盾、瞭解人物關係、初步得出主題思想;對矛盾衝突作縱的分析,進而可以理出情節結構、把握節奏的起伏變化、體味劇作的體裁感、找出人物的行為線索和人物基調。
總之,劇本的矛盾衝突是和主題思想、人物形象、情節結構、劇本體裁等有著直接的關係的,對劇本的矛盾衝突作了橫的和縱的兩個方面的分析之後,劇本的基本面貌便廓清了。
為了找出劇本的矛盾衝突,我們先要找出每場每幕的事實和事件。舞臺上發生或出現的人物的活動、生活現象、人物關係的形成、人物行動的結果等都是舞臺事實,要言之,構成劇本情節的不可遺漏的環節都是舞臺事實(漏掉一個環節,觀眾就會看不懂、聽不懂)。
在這些事實中,凡是能夠糾葛和發展戲劇衝突、推動舞臺行動的事實就成了舞臺事件。
沿著事件的發展線索,捋出在戲劇程序中起主導力量和對抗力量的各方所採取的基本行動(有人稱之為貫序列動和反貫序列動),由此便可以確定全劇的基本衝突(主要衝突)以及次要衝突了。
這樣,由點到線,由劇情最基本的環節到全劇交錯推進的網路,我們紮實而不是虛浮地、有依據而不是想當然地把握了全劇的主次衝突。
舞臺行動是具有意識性和目的性,自覺地發生的行動。 舞臺行動在導演中是為了達到劇本欲想達到的藝術效果,而在之前所進行的行動願望,並在一定意志的支配下積極活動。
它是在具體規定情境制約下的活動。只有依據內、外部規定情境產生的活動才是合理的,整個行動過程都要伴隨著人物的情感而不斷作出調整變化,要符合劇情發展和人物性格。
二、主題和主題思想
找到了劇本的主要(次要)衝突,就可以分析它們的思想實質來確定全劇的主題(副主題),進而分析確定劇本的主題思想。有的導演依靠一兩段臺詞、摘引某些警句來確定主題和主題思想,這種近路抄不得。
好劇本的主題思想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直接可以演出來的,主題和主題思想是要通過舞臺上的行動,反覆衝突、反覆較量、反覆解剖方始揭示出來的。只有從基本衝突中找到的主題才是真正的主題,只有從衝突和衝突的含義裡概括出採的作者的態度和評價,才是劇本的主題思想。
主題和主題思想有區別有聯絡。主題是劇本(通過主要衝突)提出來的基本問題,主題思想是對這個基本問題的闡述、是對主題的態度和評價。作者提出一個主題正是為了闡述一個思想,它們共同概括了一個作品總的思想含義。
導演經過分析矛盾衝突及其蘊藏的思想實質,拎出劇本的主題和主題思想後,還不能束之高閣,到此為止。反過來,導演還要以它為全劇的綱,去清理和疏通全劇的情節和脈絡。實際工作中,這是一個不斷交替、不斷往復的認識過程,它存在於導演創作的始終。
近年採,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進展,人們發現一則有趣的現象。我們的觀眾習慣問:這個戲的主題是什麼?我們的導演生怕主題揭示得不清楚。
國外的觀眾、導演正相反,生怕主題說得太明白。這裡固然反映出兩種審美經驗的差異,然而隨著時代的進展,我國舞臺上摒棄主題的直、白、露,追求主題的多義性,應該是當代導演十分重視的課題。
三、情節結構
戲劇總是要有故事情節的(當代某些劇本另當別論)。前面講到,對矛盾衝突作縱的分析,依據事件的推進,捋出各組衝突的層次變化和佈局特色,也就勾畫出了全劇的情節結構。一齣戲總要分成若干段落,才能點逗分明。
一齣戲不管是獨幕還是多幕,總可以找出它的起、承、轉、合的規律。通常說來,起,矛盾的提出;承,矛盾的和激化;轉,矛盾的轉化(高潮);合,矛盾的解決。
而起承轉合每一階段的核心場次必然是主要事件之所在。我們把握了一個個事件,又把握了鑲嵌這些事件的總的框架,全劇的「組裝」便有了依託。
戲劇結構的形式千變萬化(國外有人推算達2重萬種),導演對所排戲的結構特點了然在胸,才能把握全劇衝突發展的整體過程和戲劇節奏的起伏變化。
當然,對於當代那些反情節的心理結構戲劇,我們不必囿於成法。另起爐灶,另闢蹊徑,只要能建立獨特的理解和認識就行。
四、人物和人物關係
所謂戲劇衝突,實質上是人與人的衝突,戲劇藝術是塑造人的藝術。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之間的關係都是在衝突和行動中體現出來的。我們只有在全劇衝突的框架中去研究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鬥爭,研究他們的區別和聯絡,「觀其言,察其行」,才能把握人物各自的思想性格特徵。
我們要善於分析人物在全劇衝突中的作用和地位,找出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衝突中、在各衝突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是怎樣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從而把握人物之間獨特的(不是泛泛的)關係,把握各個人物和揭示主題之間的本質聯絡。
分析人物和人物關係,不要忽視舞臺提示和有關臺詞。導演不妨建立人物「檔案」,把劇本對每個人物的提示,把每個人物自己說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把旁人對他的評價、介紹等,分門別類摘記下來,綜合整理,有助於勾畫出人物完整的輪廓。
五、體裁
導演要創造一臺完整統一的演出,必須做到體裁統一,體裁不統一,整個演出就無法完整統一。悲、喜、正、鬧之謂也。導演分析作品體裁的意義不在於種類的本身,而在於不同體裁所引起的情感效果。
最基本的因素仍然是衝突——衝突的性質和衝突的方式,尤其是衝突的方式。作者對他所選擇的素材、對他所組織的戲劇衝突持不同態度,或嚴肅、或嘲諷、或憐憫、或悲傷,就會選擇與之相適應的特定的劇本結構和特定的表達方式,從而引起觀眾特定的感情效果。
我們通過研究衝突的方式來確定悲劇、喜劇、正劇、鬧劇,就從根本上獲得了體裁的制約權,戲的體裁感也就容易統一了。
六、藝術風格和藝術特色
前面都是順著矛盾衝突的線索進行分析的,至此,劇本最基本的方方面面都已得到廓清。藝術風格和藝術特色中有一些內容也已在分析矛盾衝突中解決了,如劇本結構的特色。其它如作品風格和語言特色,則需要我們依照劇本單獨分析。
劇本風格和語言特色有著密切的聯絡。作者不同創作個性所表現出來的一定的特質形成作品的獨特風格,或含蓄,或濃烈;或細膩,或豪放;或冷峻,或熱烈;或寫實,或象徵;或曉之以理,或動之以情……而這些體現作者個性的獨特風格首先反映在語言的特色上。
導演對劇本的分析隨著排練不斷修正,不斷深化。導演分析劇本一定要把精確的概念和形象的感受結合起來。劇本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規律,但在實際運用時,不同的劇本則應有不同的側重。
更何況戲劇創作的不斷更新,不斷湧現出新的結構、新的樣式,需要我們不斷揣摩導演分析的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規律是實踐的總結,方法在實踐中形成,只要有助於吃透劇本,只要有助於形成導演構思,任何方法都是可取的,任何陳規都是可以突破的。
擴充套件資料
劇本主要分為文學劇本與攝影劇本。文學劇本是比較突出文學性的劇本,攝影感偏低,包含話劇本(或稱戲劇本)、**劇本(或稱劇**)、小品劇本、相聲劇本等;攝影劇本是比較突出拍攝感的劇本,文學藝術性可高可低(根據影片題材、市場、投資金等綜合情況決定),包含分景劇本、分鏡劇本(分鏡指令碼或電影劇本)、臺本等。
劇本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字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指令碼、劇作等等。它是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
劇本是舞臺表演或拍戲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劇中人物進行對話的參考語言,是一門為舞臺表演服務的藝術樣式,區別於戲劇和其他文學樣式。
劇本有哪些特點,包括哪幾個部分
劇本特點 1 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要求時間 人物 情節 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範圍內。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2 反映現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衝突而產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衝突就沒有戲劇。劇本中的矛盾衝突大體分為...
劇本包括兩部分和它一般有特點,劇本包括兩部分 和 它一般有三個特點
劇本包括兩部分,情景與活動 情景是指背景以及場景等,活動指對話動作等 它一般有三個特點 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反映現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劇本的語言要表現人物性格 1 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 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 人物 情節 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範圍內。小小的舞臺上,...
這樣的話劇劇本格式對嗎話劇劇本有什麼格式要求吶?
可以參考一下這個 1 劇本開頭列出了劇本名 時間 地點 人物。2 整個劇本以對話的形式 3 劇本的中間用中括號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用括號的形式提示當時人物的動作 神態等。例如劇本 半截蠟燭 節選 一個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風猛烈地吹著。伯諾德夫人家裡,昏暗的光線,一張孤零零的長桌,坐在桌邊的伯諾德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