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
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開啟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從傳統轉向近代的重要標誌。
思想成就及影響
革新圖強
魏源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史學家和堅決反對外國侵略的愛國學者。他積極要求清**進行改革,強調:「天下無數百年不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無不除弊而能興利之法,無不易簡而能變通之法。
」他著重於經濟領域的改革,在鴉片戰爭前後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運、鹽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於「國計民生」,認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這些主張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對於後來的資產階級變法維新運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反對侵華
魏源堅決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華活動,提出了反侵略的主張與辦法。他對人民群眾的力量有一定的認識,同林則徐「民心可用」的觀點相一致,提出「義民可用」的主張。他從三元里和臺灣等地人民抗英鬥爭中得到鼓舞。
在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之後,他滿懷激情地以「同仇敵愾士心齊,呼市俄聞十萬師」,「前時但說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縱夷」的詩句,熱情謳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憤怒聲討投降派為侵略軍解圍的可恥行經,並在《海國圖志》中寫道:「三元里之戰,以區區義兵,圍夷酋,斬夷師,殲夷兵,以欵開網之而逸,孰謂我兵陸戰之不如夷者?」又說「廣東之斬夷首,捐艦者皆義民」,「兩禽夷舶於臺灣,火攻夷船於南澳者亦義民」。
他主張利用和依靠人民群眾作為抵抗外來侵略的主要力量,與投降派「防民甚於防寇」的反動政策形成鮮明的對照。
為了有效地進行抵抗,他反對「浪戰」,而主張「以守為戰」。他總結鴉片戰爭的經驗教訓,提出「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內河;一曰調客兵不如練土兵,調水師不如練水勇」,主張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設阱以待虎,設以待魚」,以殲滅來犯者。
這種相信熟悉情況的當地人民群眾,發揮他們的長處和抗敵的積極性來組織反侵略武裝力量,並採取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切合於當時敵強我弱,敵寡我眾的客觀實際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興辦實業
魏源同林則徐一樣,是鴉片戰爭時期「睜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物。他既堅決反抗侵略,又重視瞭解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作為對付侵略的重要方法。他在《海國圖志》中很好貫徹併發揮了林則徐瞭解和學習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正確口號,認為「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學習西方的「長技」提高到關係國家民族安危的大事來認識,使之在當時社會上發生了振聾發聵的重大影響,針對當時封建頑固派把西方先進的工藝技術一概目之為「奇技淫巧」的無知,他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必須認真加以學習,而不能盲目自大,自甘落後,為此,他提出一套具體方案,不但包括了官辦軍事工業,改進軍隊**裝備的內容,而且提出了興辦民用工業,允許商民自由興辦工業的主張。
其中包含了例如:「量天尺、千里鏡、龍尾車、鳳鋸、水鋸、火輪舟、自來火、自轉碓、千金秤之屬,凡有益民用者,皆可於此造之」,主張以後「沿海商民,有自願仿設廠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者,聽之」。他還倡議「立譯館翻夷書」,並「於閩粵二省武試,增設水師一科,有能造西洋戰艦、火輪舟、造飛炮火箭、水雷奇器者,為科甲出身」,以獎勵科學發明。
他認為這樣做,即可以「盡得西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逐步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從而達到「制夷」之目的。他滿懷著民族自豪感,對中華民族的智慧才能充滿信心,認為「中國智慧無所不有」,中國「人材非不足」,「材料非不足」,中國有著豐富的礦藏和資源,具有自己的有利條件。他相信中國人民有能力掌握西方的新式生產技術,可以逐步做到「不必仰賴於外夷」,指出只要經過努力,若干年後,必然「風氣日開,智慧日出,方見東海之民,猶西海之民」,中國一定能富強起來,趕上並超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推崇民主
魏源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生產技術,而且也很推崇和歆慕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制度。他稱譽瑞士「不設君位,不立王侯」,「推擇鄉官理事」,是「西方桃花源」。又說「墨利加北洲(指美國)之以部落代君長,可垂奕世而無弊」。
在封建**制度長期統治下的當時中國,敢這樣讚美沒有君主和皇帝的政治制度,不能不說是很有膽識的見解。
賦稅思想
在賦稅問題上,魏源主張培植和保護稅源,指出「善賦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而培其本根」。他指責苛重稅斂,「不善賦民者,譬則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認為重稅破壞了納稅人的財產,也就破壞了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彼貪人為政也,專脧富民;富民漸罄,復脧中戶;中戶復然,遂致邑井成墟」,「有因何不種稻稷?秋收不給兩忙稅,洋銀價高漕斛大,納過官糧餘秸秷。
」魏源主張國家利用賦稅手段保護工商業的發展,認為「士無富民則國貧,士無中戶則國危,至下戶流亡而國非其國矣」。他所強調的富民主要是指工商業者。提出這一思想。
有助於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魏源還對生產經營成本高低的原因及其對財政稅收的影響作了一定的分析,例如他認為淮鹽成本之高是由於細商所支付的浮費和勒索太多。如果廢除細商專賣制度允許散商憑票運銷,即可大大降低成本從而降低**,這樣既可促進食鹽銷售,抵制走私,又可增加國家的鹽稅收入。
魏源的這一觀點在中國19世紀以前的經濟思想中是極為罕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魏源的政治思想
(1794一1857)字默深,出生於湖南邵陽,那時全國最為閉塞的地區之一。他早年在家鄉,讀書、教書,參加科舉考試,走的是一般富庶家庭子弟慣走的道路。他十九歲赴北京,開始接觸社會,2023年中舉,後任內閣中書。
他遍遊中國各地,結交了一批關心國計民生的經世之士,如林則徐、龔自珍、包世臣等。2023年,他受江蘇布政使賀長齡之聘,代編《皇朝經世文編》。這是一項龐大的學術工程,全書120卷,分學術、治體、吏政、戶政、禮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綱,系統清理、總結了清代道光以前的經世學說。
它加深了魏源對當時社會問題的認識,強化了他的經世意識,對他日後編撰集大成性的世界地理鉅著,不無啟發意義。鴉片戰爭中,他參與了浙江前線的抗英鬥爭,對英國清況有一定了解,並據英國俘虜安突德口供,寫了《英吉利小記》。鴉片戰爭的失敗,對這位素抱經世之志的知識分子來說,刺激很大。
2023年,當被貶黜的林則徐囑他在所譯《四洲志》基礎上編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時,他欣然從命,並在翌年編定了五十卷的《海國圖志》。以後,他不斷修訂、增補,2023年擴大為60卷,2023年擴大為100卷,凡88萬字。
強烈的經世意識,是《海國圖志》的鮮明特色。魏源在敘言中開宗明義地寫道:「是書何以作?
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正因為如此,他在書中除了介紹、考訂世界各國歷史沿革、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習等情況外,還特設《籌海篇》二卷、《籌海總論》四卷,這是其他各種世界地理著作都沒有的。鴉片戰爭的失敗,給國人最直接的刺激是船炮不如人。
魏源於此,非常留意。除了在述及各國情況時注意介紹軍事情況外,從卷八十四至卷九十五,他以整整12卷的篇幅,介紹西洋火輪船、洋炮、炸彈、炮臺、水雷等原理、製法、用法。這在此前此後各種世界地理著作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這種不合通常編書體例的作法,正是特別強烈的經世意識的體現。
魏源本是有心在政治上施展抱負的人,但他的仕途並不順心。他在2023年才中了進士,年已五十有二,以後官位也不高,僅做過知府、知州等很難有太大作為的地方官。他在鴉片戰爭以前,已經痛切感到中國在政治體制方面存在許多弊端。
他曾激烈攻擊**帝王是集天下之勢、利、名於一身的最自私的人;上下隔閡的**影響上情下傳、下情上達,是導致國家衰弱的重要原因。鴉片戰爭以後,呼吸到西方吹來的新鮮空氣,他以前鬱積胸中的不滿,便化作對西方民主制度的稱頌傾瀉出來。
他在介紹英國情況時,花了不少筆墨於議會制度,指出英國國家大事,均需經巴釐滿即議會議允,不是國王**,「用兵、和戰之事,雖國王裁奪,亦必由巴釐滿議允」。凡條例更改,職官增設,稅餉、貨幣增減等關涉國計民生之事,都是由國王頒行議會,有議會交各具體部門執行。各官承行之事,得失勤怠,每年都由議會在年終審查,然後決定各官黜陟。
議會對於來自民間的意見,實行「大眾可則可之,大眾否則否之」的辦法。百姓對於**,享有監督權利,各種意見可刊於逐日印行的新聞紙上,各官憲政事有失,百姓可以議論批評。
在19世紀中葉的世界上,與中國**制度反差最大的是美國的民主制度。魏源以整整五卷的篇幅介紹美國。他在尚未專述美國的《外大西洋墨利加洲總敘》中,劈頭就是一段美國讚歌:
嗚呼,彌利堅國,非有雄才梟傑之王也,渙散二十七部落,渙散數十萬黔首,憤於無道之虎狼英吉利,同仇一倡,不約成城,堅壁清野,絕其餉道,遂走強敵,盡復故疆,可不謂武乎!……二十七部酋,分東西二路,而公舉一大酋總攝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載即受代,一變古今宮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謂公乎!議事聽訟,選官舉賢,皆自下始。
眾可可之,眾否否之,眾好好之,眾惡惡之,三佔從二,舍獨洵同。即在下預議之人,亦先由公舉,可不謂周乎!
他還稱讚美國在處理與英、法關係方面的「智」,在經濟方面的「富」,對華關係上的「誼」。
武、智、公、周、富、誼,魏源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讚頌了美國,把中文裡最美好的字眼,獻給了大洋彼岸的年輕國家。特別是政治方面,魏源致意再三。他認為,美國僅設統領、不設國王、事簡政速、令行禁止的民主制度,具有永恆的價值,可以「垂奕世而無弊」。
作為完整、系統的世界地理著作,在鴉片戰爭以後的四五十年中,《海國圖志》與《瀛寰志略》是最有影響的兩部。二書相較,各有千秋,誠如王韜所評,徐著以簡勝,魏書以博勝。
博,是《海國圖志》的一大待點。對此,我們只要耐心地梳理一下書中所徵引的資料目錄就清楚了。
中國人著作:嵇璜等編的《清文獻通考》,《大清一統志》,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謝清高的《海錄》,張奕的《東西洋考》,黃衷的《海語》,劉健的《庭聞錄》,顏斯綜的《南洋蠡測》,黃可垂的《呂宋紀略》,王大海的《海島逸志》,鬱永河的《裨海紀遊》,張汝楫的《澳門紀略》,陳倫炯的《海國聞見錄》,《七十一西域聞見錄》,徐繼畲的《瀛寰志略》,葉鍾進的《英吉利國夷情紀略》,余文儀的《臺灣志》,蕭令裕的《記英吉利》,姚瑩的《英吉利地圖說》、《康輶紀行》,俞正燮的《癸巳類稿》,馬歡的《瀛涯勝覽》,黃宗羲的《行朝錄》,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汪大淵的《島夷志略》,徐鬆的《西域水道記》,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文秉的《烈皇小識》,趙翼的《簷曝雜記》,法顯的《佛國記》,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劉鬱的《西使記》,邱長春的《西遊記》,錢民的《景教考》,杭世駿的《景教續考》,錢大聽的《潛研堂文集》,楊光先的《辟邪論》,魏源的《聖武記》、《英吉利小記》,《四庫全書提要》,《元祕史》,《蒙古源流考》,《冊府元龜》,《金石萃編》,《洛陽伽藍記》,《西域圖志》,《文獻通考》,《廣東通志》,《後漢書》,《新唐書》,《舊唐書》,《晉書》,《魏書》,《梁書》,《隋書》,《宋史》,《遼史》,《契丹國志》,《明史》,等等。
西人著作有:艾儒略的《職方外紀》,南懷仁的《坤輿圖說》,畢方濟的《靈言蠡勺》,高一志的《空際格致》,傅泛際的《寰有詮》,蔣友仁的《地球全圖》,培端的《平安通書》,褘理哲的《地球圖說》,馬禮遜的《外國史略》,瑪吉士的《地球天文合論》、《地理備考》,裨治文的《美理哥合省國志略》,郭實臘的《**通志》,《新約全書》,《舊約全書》。另有新加坡人著的《英國論略》。
此外,書中附有各種地圖七十餘幅,各種船炮器物圖八十餘幅,各類表如《中西曆法異同表》、《各國教門表》等近十幅。
真是從古到今,從中到西,從書到圖,應有盡有。
《海國圖志》問世以後,在中國知識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書中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實倡日後洋務運動之先聲。書中對英、美議會、民主制度的介紹與讚頌,對日後維新思想的產生,不無啟發意義。
當然,其影響最主要方面,還在於世界知識。在19世紀下半葉,《海國圖志》與《瀛寰志略》被公認為中國人所編世界地理著作中最好的兩部書。一大批從事洋務運動與維新變法的新派人物,都受過此書的影響。
左宗棠曾為《海國圖志》重刊作序,對這位湖南同鄉的名著推崇備至。康有為自稱,他對西方的瞭解,對世界的認識,與《海國圖志》的影響很有關係。
《海國圖志》出版不久便傳到了日本。2023年,《海國圖志》六十卷本傳入日本,被明治維新以前保守的日本當局列為**,不準發售。2023年,又有《海國圖志》傳到日本,基於同樣原因,仍被禁止。
其理由都是書中寫有西國事情,「有違禁之詞」。2023年,日本由鎖國變為開放,《海國圖志》適逢其時,成為日本人瞭解世界的鎖鑰,大受歡迎。這年有15部《海國圖志》傳入日本,其中7部被朝廷留用,另外8部被允許**。
從2023年到2023年間。形形色色的《海國圖志》翻刻本竟達二十多種。正像在中國,《海國圖志》等書,對以學西方、圖自強為中心內容的洋務運動有催生作用一樣,《海國圖志》之東傳,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發生,也有積極的影響。
對此中日學者有一致的看法。中國學者說:魏源作《海國圖志》,獎勵國民對外之觀念,「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陰、西鄉隆盛輩,皆為此書所刺激,間接以演尊攘維新之活劇,不龜手之藥一也」。
日本學者說:「幕府末期的日本學者文化人等,經由中國輸入的文獻所學到的西學情形與一般近代文化,並不比經過荷蘭所學到的有何遜色」。
(選自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儒家思想對當時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歷史書上的 帶動了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 成為了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儒家思想對後世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一 影響 1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 四書 五經 傳統的責任感思想 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
論科舉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好處是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人才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一考試 做官三者聯絡,把權 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
科舉制度的實行,對當時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漢代實行 察舉制 由各地方 推薦品德良好的人,入朝為官,以 孝廉 為考核標準,可是逐漸到後期,做官的機會被當地的地主霸佔,許多平民無法報效國家。晉朝的時候,實行 九品中正制 由 的子嗣入朝為官,以 士族 為考核標準 到了隋唐時期,實行了科舉制,以考試來測量一個人的能力,以 才敢 為考核標準,這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