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月似當時
管理的四大基本原理是:
1、系統原理:現代管理的任何物件都是一個系統,都必須進行深入細緻的系統分析、評價、設計、優化、決策和實施,進行系統管理。
2、人本原理:人是管理系統的核心,管理活動應在對人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充分條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
3、動態相關原理:管理系統及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是運動變化的,應在動態中把管理工作做好。
4、效益原理: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主要追逐物件,也是企業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管理」一詞在古老法文的解釋是「領導、執行的藝術」;在拉丁文解釋裡是「以手領導」。在現代,「管理」可被包括領導和管理所有組織;透過組織、排程和運用各種人力、財務、原料、實體、知識、資產或其它無形資源的活動(包含規劃、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以有效率且有效用的方式達成組織目標。
由於管理包涵了對人力資源的組織,因此它暗示了管理需要有效溝通;企業環境(不單單是物理、機械環境)則暗示了人員的激勵,暗示了有效的進步或系統性產出。管理可以存在於合法或非法的環境或企業當中。綜上所述,人員、溝通、積極的事業方向是管理的必備要素。
計劃、度量、心理激勵工具、目標、經濟(例如盈利)在管理中可有可無。在起初,管理可以從功能角度來看待,例如量化度量、調整計劃、達到目標。這在一些計劃不會出現的情況上也適用。
「管理」這個字的意思也可以用來描述組織的經理候選人,例如法人。管理體系是一個用來描述用來管理一個組織的團體的字眼,例如一個運動聯盟。在英語中,"management" 或 "the management" 作為集合名詞用來描述組織的管理層,例如公司管理層。
歷史上,這常常與詞彙 "labor" 相對,後者指被管理的物件。
2樓:瀛洲煙雨
管理原理是從管理學中抽象出來的,作為管理理論的基礎,它捨去了管理學中的具體方法、措施、制度等,而著重研究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基本原則。管理是一門增強成功概率的學問。管理原理研究的就是如何增強成功概率。
就微觀而言,管理原理講的是增強成功概率最核心、最本質的道理。
就巨集觀而言,管理原理是一個管理理論系統,包括管理的本質、原理、構成、關鍵、要素、方法、工具、步驟、問題等。
管理學產生於實踐,教科書提供的是思考的思路,原理一說從戰略上講可以說是人的思維,歸根結底是人對自身的思考。對於具體的事務和人運用不同的對策來化解,這是戰術技巧的運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在於易中天所說「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3樓:匿名使用者
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徵
指對管理工作的實質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總結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現實管理現象的抽象,是對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綜合與概括。
1:客觀性 2:概括性 3:穩定性 4:系統性
研究管理原理的意義
1:有助於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制,避免盲目性
2:有助於掌握管理的基本規律
3:有助於迅速找到解決管理問題的途經
系統原理
一:系統的概念
是指若干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在一定環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二:系統的特徵
1:集合性。這是系統最基本的特徵。一個系統至少由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系統構成。
2:層次性。系統的結構是有層次的,構成一個系統的子系統和子子系統分別處於不同的地位
3:相關性。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就是系統的相關性
三:系統原理要點
1:整體性原理——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及要素與系統之間的關係以整體為主進行協調,區域性服從整體,使整體效果為最佳
2:動態性原理——系統作為一個運動著的有機體,其穩定狀態是相對的,運動狀態則是絕對的。
3:開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都應當從開放性原理出發,充分估計外部與本系統的聯絡,努力擴大本系統從外界吸入的物質,能量和資訊
4:環境適應性原理——系統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外界不斷髮生聯絡的
5:綜合性原理——把系統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種因素聯絡起來,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規律性
2個含義 a:系統目標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b:組織的產品是綜合而製造的
人本原理——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20世紀末管理理論發展的主要特點
主要觀點:
一:職工是企業的主體
(一) 要素髮展階段——泰羅「科學管理」階段
早期的管理理論基本上限於把勞動者視為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泰羅之
後的幾十年中所有對勞動和勞動力的研究大多都未擺脫把人視為機器附屬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
(二) 行為研究階段——馬斯洛、赫茨伯格等
二戰後,一部分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開始意識到勞動者的行為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效率、質量和成本。勞動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經濟需要只是其中的一種。
(三) 主體研究階段
70年代以後企業界逐漸意識到職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性,逐漸形成了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
二:有效管理的關鍵是職工參與
兩種不同的途經
1:高度集權,從嚴治廠,依靠嚴格的管理使得企業目標統一,行動一致,從而實現高的工作效率。
2:適度分權,民主治廠,依靠科學管理和職工參與使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聯絡在一起,使職工為了共同的目標而自覺努力的奮鬥,從而實現高的工作效率。
兩種途經的根本不同之處:a:前者職工處於被動地位,職工是管理的客體
b:後者職工處於主動地位,職工是管理的主體
三:現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
四:管理是為人服務的
1:企業要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研究市場需求的特點及發展趨勢,據此確定企業的經營和產品發展的方向。
2:企業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提高裝置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3:企業要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研究企業的消費者
總結: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內容和特點
責任原理
一:明確每個人的職責
挖掘人的潛能的最好的辦法是明確每個人的職責
1:職責的界限要清楚 2:職責中要包括橫向聯絡的內容 3:職責要落實到人
二:職位設計和許可權委任要合理
一個人對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負責取決於三個因素
1:許可權 :實行任何管理都要藉助於一定的權力,沒有一定的權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對工作實行真正的管理。
2:利益:完全負責意味著要承擔風險,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擔風險的同時都要對收益進行權衡。這種利益不僅僅是物質利益,還包括精神利益。
3:能力:能力是完全負責的關鍵因素。
職責和許可權、利益、能力之間的關係遵守等邊三角形
三:獎懲要分明,公正而及時
效益原理
效益——管理的永恆主題。任何組織的管理都是為了獲得某種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組織的生存和發展
一:效益的概念
效益、效率、效果是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的概念
效果:由投入經過轉換而產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效益的,有的是無效益的
效率:單位時間內所取得的效果的數量,反映了勞動時間的利用狀況,與效益有一定的聯絡
效益:有效產出與投入之間的一種比例管理,可從社會和經濟兩個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比社會效益直接、明顯,可有效度量;社會效益則難以計量,只能藉助於其他形式來間接考察
二:效益的評價
不同的主體可從不同的角度去評價,所以效益的評價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不同的評價和標準得出的結論也不同,不同的評價都有它的長處和不足,應配合運用,以求獲得客觀公正的評價結果。
三:效益的追求
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態是通過經濟效益而得到表現的。
2:影響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題管理思想正確與否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3:追求區域性效益必須同追求全域性效益協調一致。 4:管理應追求長期穩定的高效益。
5:建立管理活動的效益觀。
倫理原理
倫理——是指導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在當今世界,一個組織要維持足夠長的生命力,不僅需要遵守法律,還需要遵守倫理規範或講究倫理。對於倫理的重視,有助於經濟組織取得較高的經濟利益。
倫理的特性
1:非強制性——倫理靠社會**、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起作用,體現了自覺性和內在性
2:非官方性——倫理是約定俗成的,不需要通過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式來制定
3:普適性——所有人都受倫理的指導、調節和約束 4:揚善性
倫理與法律的關係
倫理和法律在內容上相互滲透。倫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倫理。倫理和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倫理可以引導人們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為維護倫理的威懾力量
倫理與效益的關係
企業的倫理經營不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關者(債權人、員工、顧客、**者、競爭對手、社群和**)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進,而且使企業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
1:企業的倫理經營意味著企業注重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而需付出一定的成本
2:倫理與效益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實證研究的支援
3:歷史證明效益和倫理具有兼得的可能性
4樓:百度使用者
相信很多管理者並不清楚。先來看看什麼是管理?基本上,管理的原始含義是——通過他人完成事情;以人為本的說法是——通過事情的完成來發展他人。
不管哪個定義,都能看出管理的核心內容是要把事情完成——在做正確的事情的前提下,把事情做正確,即獲得正確的結果。那麼,正確的結果從何而來?一切結果均是由行為產生,正確的結果當然是從正確的行為而來。
那麼,正確的行為又從何而來?自由、自願的情況下,人的行為由思維決定,正確的行為當然從正確的思維而來?那麼,正確的思維又從何而來呢?
請看一段話——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
是自己頭腦裡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
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鬥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
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
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後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鬥爭是如此。
在社會鬥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並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鬥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後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
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
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現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問他的思想、意見、政策、方法、計劃、結論、滔滔不絕的演說、大塊的文章,是從**得來的,他覺得是個怪問題,回答不出來。
對於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象,也覺得不可理解。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於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鬥,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並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這段話是***說的,比較囉嗦,其實就簡單一句話,人的思維由認知而來,正確的思維當然是由對事物全面、客觀的認知而來,當然,這一思維是否正確需經過實踐的檢驗。
於是,經以上分析,我們得出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人的正確的認知來建立人的正確的思維,通過人的正確的思維來產生人的正確的行為,通過人的正確的行為來導致正確的亦即理想的結果或績效。 所以,原始的管理者強調以績效為導向,加強對員工的績效管理,卻不知績效從何而來;稍高明些的管理者知道績效從行為而來,於是強調組織性和紀律性,加強對員工的行為的控制,卻不知行為非控; 再高明些的管理者知道行為由思維決定,所以強調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以培養員工正確的思維方式,卻不知思維源於認知,如果你自己及企業的言行都很卓越,何愁員工認知不到?若員工確有偏見或認知不全,只需引導他們的認知即可。
可怕的是自己及企業言行烏七八糟,卻偏偏跟員工講空洞的大道理,只能適得其反。 所以,最高明的管理者只需如春風化雨、春雨潤物般的引導員工的認知,不動聲色、不知不覺地激發員工建立正確的思維,自發正確的行為,獲取卓越的績效。 當然,從實踐的角度,管理應該從績效、行為、思維、認知四個層面「四管齊下」。
管理的四大基本原理是什麼
1 系統原理 現代管理的任何物件都是一個系統,都必須進行深入細緻的系統分析 評價 設計 優化 決策和實施,進行系統管理。2 人本原理 人是管理系統的核心,管理活動應在對人的思想 感情和需要充分條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 創造性和積極性。3 動態相關原理 管理系統及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是運動變...
什麼是管理寬度原理,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管理寬度 bai就管理寬度,還什麼du原理啊?我知 zhi道一個管理幅度dao,應該就那意思,說的就是一個專人最適合管理屬的人數,類似於一個金字塔型,如果管理寬度大,就是管理的人多,那麼管理層次就少,這樣不利於控制 而管理寬度小,管理層次就多,這樣容易控制,但資訊傳達慢,但是便於單個指導 反正就那意...
鋁合金精煉的基本原理是什麼,純鋁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控制好合金熔解的溫度,除渣,除氣,促成晶粒細化等。純鋁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純鋁具有鋁的一般特點,密度小,導電 導熱效能好,抗腐蝕效能好,塑性加工效能好,可加工成板 帶 箔和擠壓制品等,可進行氣焊 氬弧焊 點焊。工業純鋁不能熱處理強化,可通過冷變形提高強度,惟一的熱處理形式是退火,再結晶開始溫度與雜質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