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jack常
2023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
2023年,英國科學家fleming在實驗研究中最早發現了青黴素,但由於當時技術不夠先進,認識不夠深刻,fleming並沒有把青黴素單獨分離出來。
2023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發表後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在用顯微鏡觀察這隻培養皿時弗萊明發現,黴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這意味著黴菌的某種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後的鑑定表明,上述黴菌為點青黴菌,因此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黴素。
然而遺憾的是弗萊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黴素的方法,於是他將點青黴菌菌株一代代地培養,並於2023年將菌種提供給準備系統研究青黴素的英國病理學家弗洛裡(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學家錢恩。
2023年,德國化學家恩斯特錢恩在舊書堆裡看到了弗萊明的那篇**,於是開始做提純實驗。
弗洛裡和錢恩在2023年用青黴素重新做了實驗。他們給8只小鼠注**致死劑量的鏈球菌,然後給其中的4只用青黴素**。幾個小時內,只有那4只用青黴素**過的小鼠還健康活著。
此後一系列臨床實驗證實了青黴素對鏈球菌、白喉桿菌等多種細菌感染的療效。
青黴素之所以能既殺死病菌,又不損害人體細胞,原因在於青黴素所含的青黴烷能使病菌細胞壁的合成發生障礙,導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動物的細胞則沒有細胞壁。
2023年冬,錢恩提煉出了一點點青黴素,這雖然是一個重大突破,但離臨床應用還差得很遠。
2023年,青黴素提純的接力棒傳到了澳大利亞病理學家瓦爾特弗洛裡的手中。在美**方的協助下,弗洛裡在飛行員外出執行任務時從各國機場帶回來的泥土中分離出菌種,使青黴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高到了40單位。
2023年前後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霍華德·弗洛裡與生物化學家錢恩實現對青黴素的分離與純化,並發現其對傳染病的療效,但是青黴素會使個別人發生過敏反應,所以在應用前必須做皮試。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數是從微生物培養液中提取的,有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
由於不同種類的抗生素的化學成分不一,因此它們對微生物的作用機理也很不相同,有些抑制蛋白質的合成,有些抑制核酸的合成,有些則抑制細胞壁的合成。
通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實驗,弗洛裡、錢恩終於用冷凍乾燥法提取了青黴素晶體。之後,弗洛裡在一種甜瓜上發現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黴素的黴菌,並用玉米粉調製出了相應的培養液。在這些研究成果的推動下,美國製藥企業於2023年開始對青黴素進行大批量生產。
擴充套件資料:
1、青黴素基本資訊
中文名稱:青黴素
中文別名:盤尼西林
英文名稱:benzylpenicillin
英文別名:cilloral; pradupen; ursopen; benzyl penicillin; co**open;
cas號:61-33-6
分子式:c16h18n2o4s
分子量:334.39000
精確質量:334.09900
psa:112.01000
logp:1.18960
2、物化性質
密度:1.42g/cm3
沸點:663.3ºc at 760 mmhg
閃點:355ºc
折射率:1.655
儲存條件:通風低溫乾燥
3、安全資訊
海關編碼:32041900
wgk germany:2
危險類別碼:r42/43
安全說明:s36/37
rtecs號:xh9700000
危險品標誌:xn
2樓:胖子小田
2023年9月的一天早晨,英國倫敦聖瑪麗醫院的細菌學家弗萊明像往常一樣,來到
了實驗室。
在實驗室裡一排排的架子上,整整齊齊排列著很多玻璃培養器皿,上面分別貼著標籤寫
著:鏈狀球菌、葡萄狀球菌、炭疽菌、大腸桿菌等。這些都是有毒的細菌,弗萊明收集了它
們,是在尋找一種能夠**它們,把它們培養成無毒細菌的方法。尤其是其中的一種在顯微
鏡下看起來像葡萄球狀的細菌,存在很廣泛,危害也很大,傷口感染化膿,就是它在「作
怪」。弗萊明試驗了各種藥劑,力圖找到一種能殺它的理想藥品,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弗萊明來到架子前,逐個檢查著培養器皿中細菌的變化。當他來到靠近窗戶的一隻培養
器前的時候,他皺起了眉頭,自言自語道:「唉,怎麼搞的,竟然變成了這個樣子!」原
來,這隻貼有葡萄狀球菌的標籤的培養器裡,所盛放的培養基發了黴,長出一團青色的黴花。
他的助手趕緊過來說:「這是被雜菌汙染了,別再用它了,讓我倒掉它吧。」弗萊明沒
有馬上把這培養器交給助手,而是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使他感到驚奇的是:在青色黴菌的周
圍,有一小圈空白的區域,原來生長的葡萄狀球菌消失了。難道是這種青黴菌的分泌物把葡
萄狀球菌殺滅了嗎?
想到這裡,弗萊明興奮地把它放到了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結果發現,青黴菌附近的葡萄
狀球菌已經全部死去,只留下一點枯影。他立即決定,把青黴菌放進培養基中培養。
幾天後,青黴菌明顯繁殖起來。於是,弗萊明進行了試驗:用一根線蘸上溶了水的葡萄
狀球菌,放到青黴菌的培養器中,幾小時後,葡萄狀球菌全部死亡。接著,他分別把帶有白
喉菌、肺炎菌、鏈狀球菌、炭疽菌的線放進去,這些細菌也很快死亡。但是放入帶有傷寒菌
和大腸桿菌等的線,這幾種細菌照樣繁殖。
為了試驗青黴菌對葡萄狀球菌的殺滅能力有多大,弗萊明把青黴菌培養液加水稀釋,先
是一倍、兩倍……最後以八百倍水稀釋,結果它對葡萄狀球菌和肺炎菌的殺滅能力仍然存
在。這是當時人類發現的最強有力的一種殺菌物質了。
可是,這種青黴菌液體對動物是否有害呢?弗萊明小心地把它注射進了兔子的血管,然
後緊張地觀察他們的反應,結果發現兔子安然無恙,沒有任何異常反應。這證明這種青黴菌
液體沒有毒性。
2023年6月,弗萊明把他的發現寫成**發表。他把這種青黴菌分泌的殺菌物質稱
為青黴素。
人們向他祝賀。英國一位顯貴建議他申請製造青黴素的專利權,那樣將來就會發大財。
弗萊明經過考慮,寫信婉言拒絕了那位顯貴的建議。他說:「為了我自己和我一家的尊榮富
貴,而無形中危害無數人的生命,我不忍心。」
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似乎是偶然的,但卻是他細心觀察的必然結果。讓人又感到遺憾的
是,當時青黴素還無法馬上用於臨床**,因為青黴素培養液中所含的青黴素太少了,很難
從中提取足夠的數量供**使用。如果直接用它的培養液來治病,那一次就要注射幾千甚至
上萬毫升,這在實際上無法辦到。因此,弗萊明只好暫時停止了對青黴素的培養和研究工
作。但是他的發現,為後來的科學家開闢了道路。
時間到了2023年,在牛津大學主持病理研究工作的澳大利亞病理學家佛羅理,仔細
閱讀了弗萊明關於青黴素的**,對這種能殺滅多種病菌的物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他
知道,要提取出這種物質,需要各方面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他邀請了一些生物學家、生物化
學家和病理學家,組成了一個聯合實驗組。這之中,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是他最主要和得力
的助手。
在佛羅理的領導下,聯合實驗組緊張地開展了研製工作。細菌學家們每天要配製幾十噸
培養液,把它們灌入一個個培養瓶中,在裡面接種青黴菌菌種,等它充分繁殖後,再裝進大
罐裡,然後送到錢恩那裡進行提煉。
提煉工作繁重而艱難,一大罐培養液只能提煉出針尖大小的一點點青黴素。經過幾個月
的辛勤工作,錢恩提取出了一小匙青黴素。把它溶解在水中,用來殺滅葡萄狀球菌,效果很
好。即使把它稀釋二百萬倍,仍然具有殺滅能力。
聯合實驗組選擇了50只小白鼠來進行試驗;把每隻都注**同樣數量,足以致死的鏈
狀球菌,然後給其中25只注射青黴素,另外25只不注射。實驗結果,不注射青黴素的白
鼠全部死亡,而注射的只有一隻死去。
隨後,他們開始了更努力的提取工作,終於獲得了能救活一個病人所需的青黴素,並救
活了一名病人。證明了這種藥物的無比效能。
佛羅理清醒地意識到,為青黴素能廣泛地用於臨床**,必須改進裝置,進行大規模生
產。但這對聯合實驗組來說,還是無法辦到的事。而且,當時的倫敦正遭受德國飛機的頻繁
轟炸,要進行大規模生產也很不安全。
2023年6月,佛羅理不顧錢恩的反對,帶著青黴素樣品來到不受戰火影響的美國。
他馬上與美國的科學家們開始合作。經過共同努力,終於製成了以玉米汁為培養基,在24
℃的溫度下進行生產的裝置。用它提煉出的青黴素,純度高,產量大,從而很快開始了在臨
床上的廣泛應用,一些傳染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無數人的生命得到了拯救。
2023年,弗萊明、佛羅理和錢恩三人,因在青黴素發現利用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
3樓:匿名使用者
青黴素的發現
2023年9月的一天早晨,英國倫敦聖瑪麗醫院的細菌學家弗萊明像往常一樣,
來到了實驗室。
在實驗室裡一排排的架子上,整整齊齊排列著很多玻璃培養器皿,上面分別貼著標籤寫
著:鏈狀球菌、葡萄狀球菌、炭疽菌、大腸桿菌等。這些都是有毒的細菌,弗萊明收集了它
們,是在尋找一種能夠**它們,把它們培養成無毒細菌的方法。尤其是其中的一種在顯微
鏡下看起來像葡萄球狀的細菌,存在很廣泛,危害也很大,傷口感染化膿,就是它在「作
怪」。弗萊明試驗了各種藥劑,力圖找到一種能殺它的理想藥品,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弗萊明來到架子前,逐個檢查著培養器皿中細菌的變化。當他來到靠近窗戶的一隻培養
器前的時候,他皺起了眉頭,自言自語道:「唉,怎麼搞的,竟然變成了這個樣子!」原
來,這隻貼有葡萄狀球菌的標籤的培養器裡,所盛放的培養基發了黴,長出一團青色的黴花。
他的助手趕緊過來說:「這是被雜菌汙染了,別再用它了,讓我倒掉它吧。」弗萊明沒
有馬上把這培養器交給助手,而是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使他感到驚奇的是:在青色黴菌的周
圍,有一小圈空白的區域,原來生長的葡萄狀球菌消失了。難道是這種青黴菌的分泌物把葡
萄狀球菌殺滅了嗎?
想到這裡,弗萊明興奮地把它放到了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結果發現,青黴菌附近的葡萄
狀球菌已經全部死去,只留下一點枯影。他立即決定,把青黴菌放進培養基中培養。
幾天後,青黴菌明顯繁殖起來。於是,弗萊明進行了試驗:用一根線蘸上溶了水的葡萄
狀球菌,放到青黴菌的培養器中,幾小時後,葡萄狀球菌全部死亡。接著,他分別把帶有白
喉菌、肺炎菌、鏈狀球菌、炭疽菌的線放進去,這些細菌也很快死亡。但是放入帶有傷寒菌
和大腸桿菌等的線,這幾種細菌照樣繁殖。
為了試驗青黴菌對葡萄狀球菌的殺滅能力有多大,弗萊明把青黴菌培養液加水稀釋,先
是一倍、兩倍……最後以八百倍水稀釋,結果它對葡萄狀球菌和肺炎菌的殺滅能力仍然存
在。這是當時人類發現的最強有力的一種殺菌物質了。
可是,這種青黴菌液體對動物是否有害呢?弗萊明小心地把它注射進了兔子的血管,然
後緊張地觀察他們的反應,結果發現兔子安然無恙,沒有任何異常反應。這證明這種青黴菌
液體沒有毒性。
2023年6月,弗萊明把他的發現寫成**發表。他把這種青黴菌分泌的殺菌物質稱
為青黴素。
人們向他祝賀。英國一位顯貴建議他申請製造青黴素的專利權,那樣將來就會發大財。
弗萊明經過考慮,寫信婉言拒絕了那位顯貴的建議。他說:「為了我自己和我一家的尊榮富
貴,而無形中危害無數人的生命,我不忍心。」
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似乎是偶然的,但卻是他細心觀察的必然結果。讓人又感到遺憾的
是,當時青黴素還無法馬上用於臨床**,因為青黴素培養液中所含的青黴素太少了,很難
從中提取足夠的數量供**使用。如果直接用它的培養液來治病,那一次就要注射幾千甚至
上萬毫升,這在實際上無法辦到。因此,弗萊明只好暫時停止了對青黴素的培養和研究工
作。但是他的發現,為後來的科學家開闢了道路。
時間到了2023年,在牛津大學主持病理研究工作的澳大利亞病理學家佛羅理,仔細
閱讀了弗萊明關於青黴素的**,對這種能殺滅多種病菌的物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他
知道,要提取出這種物質,需要各方面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他邀請了一些生物學家、生物化
學家和病理學家,組成了一個聯合實驗組。這之中,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是他最主要和得力
的助手。
在佛羅理的領導下,聯合實驗組緊張地開展了研製工作。細菌學家們每天要配製幾十噸
培養液,把它們灌入一個個培養瓶中,在裡面接種青黴菌菌種,等它充分繁殖後,再裝進大
罐裡,然後送到錢恩那裡進行提煉。
提煉工作繁重而艱難,一大罐培養液只能提煉出針尖大小的一點點青黴素。經過幾個月
的辛勤工作,錢恩提取出了一小匙青黴素。把它溶解在水中,用來殺滅葡萄狀球菌,效果很
好。即使把它稀釋二百萬倍,仍然具有殺滅能力。
聯合實驗組選擇了50只小白鼠來進行試驗;把每隻都注**同樣數量,足以致死的鏈
狀球菌,然後給其中25只注射青黴素,另外25只不注射。實驗結果,不注射青黴素的白
鼠全部死亡,而注射的只有一隻死去。
隨後,他們開始了更努力的提取工作,終於獲得了能救活一個病人所需的青黴素,並救
活了一名病人。證明了這種藥物的無比效能。
佛羅理清醒地意識到,為青黴素能廣泛地用於臨床**,必須改進裝置,進行大規模生
產。但這對聯合實驗組來說,還是無法辦到的事。而且,當時的倫敦正遭受德國飛機的頻繁
轟炸,要進行大規模生產也很不安全。
2023年6月,佛羅理不顧錢恩的反對,帶著青黴素樣品來到不受戰火影響的美國。
他馬上與美國的科學家們開始合作。經過共同努力,終於製成了以玉米汁為培養基,在24
℃的溫度下進行生產的裝置。用它提煉出的青黴素,純度高,產量大,從而很快開始了在臨
床上的廣泛應用,一些傳染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無數人的生命得到了拯救。
2023年,弗萊明、佛羅理和錢恩三人,因在青黴素發現利用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
林可黴素頭孢青黴素,林可黴素能不能與青黴素混合注射?
醫生說的是沒有錯的。青黴素和頭孢類屬於 內醯胺類抗生素,廣譜抗菌,耐藥性很普遍,過敏的話當然是交叉過敏。很多人認為吃不過敏就沒事了 別忘了吃下去的藥和注射的區別很大,吃的話人的肝臟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常說的首過效應。由於沒有直接進入血液,而抗原通常在胃裡是不起作用的,當然過敏就少了。注意 青黴素嚴...
青黴素的發明過程,青黴素的發明過程簡要
1928年的一天,弗萊bai明在他的一間簡陋的實du驗室裡研zhi究導致人體發熱的dao葡萄球菌。由於專蓋子沒有蓋好,他發覺培養細菌 屬用的瓊脂上附了一層青黴菌。這是從樓上的一位研究青黴菌的學者的視窗飄落進來的。使弗萊明感到驚訝的是,在青黴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見了。這個偶然的發現深深吸引了他,他...
青黴素到底治什麼病的,青黴素適合治療什麼疾病?
青黴素是一種抗菌素。就是常在老電影裡提到的盤尼西林。它曾經在 肺結核病中起到很大作用,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主要 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感染,丹毒等。青黴素為以下感染的首選藥物 1 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如咽炎 扁桃體炎 猩紅熱 丹毒 蜂窩織炎和產褥熱等 2 肺炎鏈球菌感染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