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記中除了小石潭記最有名的是哪個

2021-05-20 23:21:24 字數 5659 閱讀 2372

1樓:某個小妖精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永州八記哪一篇「以」字多,除小石潭記

2樓:知鑫哥

始得西山宴遊記:3個;鈷鉧潭記:4個;鈷鉧潭西小丘記:5個;小石潭記:3個;

袁家渴記:2個;石渠記:1個;石澗記:0個;小石城山記:3個。

所以,鈷鉧潭西小丘記:5個是最多的

小石潭記與永州八記的不同

3樓:詠梅居士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之一

4樓:匿名使用者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之一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的第幾篇

5樓:九月

小石潭記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記敘了作者遊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

幽深冷寂,孤悽悲涼。

作者唐代柳宗元。

6樓:匿名使用者

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

7樓:最煩人的註冊

第五篇 永州八記如下:

1.《始得西山宴遊記》

2.《鈷鉧潭記》

3.《鈷鉧潭西小丘記》

4.《袁家渴記》

5.《小石潭記》

6.《石渠記》

7.《石澗記》

8.《小石城山記》望採納

8樓:匿名使用者

是第四篇

始得西山宴遊記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內東山法華寺。對河就是西山。柳宗元過河遊覽後寫了《始得西山宴遊記》這篇遊記。

西山,指瀟水西岸南自朝陽巖起,北接黃茅嶺,長亙數裡起伏的山丘,即現今的娘子嶺一帶。

鈷鉧潭記

《鈷鉧潭記》寫於遊西山後幾天。鈷鉧潭,在永州市零陵區河西柳子街柳子廟右側愚溪西北面。古代稱熨斗為鈷鉧,鈷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頭,凹陷甚深,潭面像古代熨斗,故名之。

鈷鉧潭西小丘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寫於遊西山後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醫院後面的公路下側,愚溪旁。早已成為居民住宅。

沿溪一帶尚有竹叢,竹叢下有許多石頭如齒狀互相推擠,倒映水中,當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馬之飲於溪」了。

小石潭記

全名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興建水電站後,水位提高,雖是清瑩澄沏,但舊址已被淹沒,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寫的「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23年,永州市為保護文化遺產,炸掉水壩,還小石潭「全石以為底」的原貌。

袁家渴記

出永州市南門約五華里,在南津渡對面有個沙溝灣村,村前「澄塘淺渚」,水闊洲重,以關刀洲最大,長約100米,寬27米,洲旁有奇形怪狀的石島。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è與褐同音)即此地。

石渠記《石渠記》寫於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遊袁家渴以後。從袁家渴沿瀟水而上,約半華里有一條小溪,溪口上去不遠有一座石拱橋,橋下為農家浣洗處,柳宗元寫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墜小潭」當是石渠舊址。

石澗記從石渠沿瀟水而下約一華里,翻過一座土山,就到了澗子邊楊家。村子北面有一條小溪,從村前田洞中間流經村旁,穿石拱橋,入瀟水,這就是柳宗元所說的「石澗」。

小石城山記

《小石城山記》寫於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這是八記中的最後一篇。小石城山在永州愚溪之北,過東風大橋到朝陽街道,沿著往北的山路而上,約一華里就到小石城山。

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小石城山"又名芝「芝山」。

《永州八記》是一組有名

9樓:匿名使用者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所寫的《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按遊覽順序組織材料,抓住事物特徵,用生動的語言借景抒發了悽苦憂傷的感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後寫的《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些作品並稱為《永州八記》。這些作品,畫廊式地展現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勝景,繼承了酈道元《水經注》的傳統而有所發展。

而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則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於自然風景的描繪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摹細緻。肖其貌,傳其神。

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後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  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永州八記的小石潭記

11樓:手機使用者

全名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佩(pèi)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

為坻(chí),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cēn)差(cī)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gōng)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yī)。 〔1〕小丘:柳宗元在永州住的城內東山法華寺對河的西山的山口往西北方再行二百步便到達鈷鉧潭,鈷鉧潭西二十五步即為小丘,詳見西山八記(又名永州八記或永州九記)的首三篇。

〔2〕篁竹:叢生的竹子。

〔3〕如鳴佩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

〔4〕清冽:清涼。

〔5〕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6〕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7〕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成為坻、嶼、嵁、巖等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岩石。

〔8〕翠蔓:翠綠的藤蔓。

〔9〕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意思是(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10〕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許,表示數目不確定。

〔11〕皆若空遊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都沒有(水已清澈得像看不到似的)。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射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

〔13〕佁然不動:(魚影)呆呆地停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佁然,呆呆的樣子。

〔14〕俶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俶爾,忽然。

〔15〕往來翕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16〕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曲曲折折,(望過去)忽隱忽現,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鬥折,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明滅,或現或隱。

〔1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

〔18〕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悄愴,憂傷的樣子。邃,深。

〔19〕以其境過清:因為這兒的環境過於悽清,冷清。

〔20〕吳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貶在永州。

〔21〕龔古:作者的朋友。

〔22〕宗玄:作者的堂弟。

〔23〕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跟著來的人,是崔家(柳宗元姐夫家)的兩個年輕人。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成林的竹子,就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我心裡感到高興。

砍伐竹子,開闢出一條小路,往下走,就看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透明。小潭以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上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結著,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它們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託的地方都沒有。陽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呆呆地停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同遊人互相逗樂。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一條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樣彎曲,溪身或現或隱,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小溪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不知道溪水的源頭在什麼地方。

我坐在石潭邊上,這裡四周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旁的遊人,這樣的環境使人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由於這裡的環境過於冷清,不能夠長時間停留,於是我題下字就離開了。

一同去遊覽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作為隨從一同跟著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永州八記是哪八記

12樓:幸運的吳兼

《永州八記》包含《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部分教科書簡作《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擴充套件資料

《永州八記》是柳宗元山水遊記的代表作,也是我國遊記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藝術魅力歷久彌新。

《永州八記》對自然美的描繪,貴在精雕細刻出一種幽深之美。八記描寫的大多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澗、小石城山等,柳宗元總是以小見大,猶如沙裡淘金,提煉出一副副價值連城的藝術精品。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對小石潭周圍環境的描寫,「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創造出一種空無人跡的山野清幽之美。

又如《石渠記》對小石渠之水流經之處細膩的刻畫,在長不過十許步的小水渠上,一處處幽麗的小景,美不勝收。逾石而往是昌蒲掩映、鮮苔環周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員不足百尺、魚兒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北曲行,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竹。

13樓:呆坐思考的涼涼

《永州八記》分別是《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1、《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對自然美的描繪,貴在精雕細刻出一種幽深之美。八記描寫的大都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澗、小石城山等,柳宗元總是以小見大,猶如沙裡淘金,提煉出一副副價值連城的藝術精品。

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對小石潭周圍環境的描寫,「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槍幽邃」,創造出一種空無人跡的山野清幽之美。

又如《石渠記》對小石渠之水流經之處細膩的刻畫,在長不過十許步的小水渠上,一處處幽麗的小景,美不勝收。逾石而往是昌蒲掩映、鮮苔環周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員不足百尺、魚兒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北曲行,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竹。

2、作者介紹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的第幾篇《永州八記》有哪幾個?內容是?

小石潭記全名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記敘了作者遊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 小石潭 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 幽深冷寂,孤悽悲涼。作者唐代柳宗元。是 永州八記 中的第四篇 第五篇 永州八記如下 1.始得西山宴遊記 2.鈷鉧潭記 3.鈷鉧潭西小...

小石潭記背誦節選,小石潭記的背誦方法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hu ng 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 ch 為嶼 y 為嵁 k n 為巖。青樹翠蔓 m n 蒙絡搖綴 zhui 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 也可為此 徹 影布石上。佁 y 然不動,...

浣花溪記與小石潭記的比較閱讀小石潭記的比較閱讀

參 1 4分 1涼 2 呆呆的樣子。3 憂傷的樣子。向西 各佔1分 2 4分 1 陽光找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2 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宮溪水有時遠有時近竹子和柏樹蒼翠碧綠。3相同點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不同點甲文寫景動靜結合乙文以靜景為主。4杜甫。詩歌略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