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鏗鏘俠
泰山約形成於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區域地層古老,主要由混合巖、混合花崗岩及各種片麻岩等幾種古老岩石構成,距今約24-25億年,屬於太古代巖類。魯西地區(包括泰山)曾是巨大的沉降帶或海漕。
造山運動使沉降帶上的岩層褶皺隆起為古陸,形成規模巨大的山系,經歷長達20億年風化剝蝕,地勢逐漸平緩。距今6億年前左右,泰山再次沉入大海,大約又經歷1億多年,整個地區再次抬升為陸地,古泰山隆起為一個較為低矮的荒丘。距今約1億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於太平洋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的擠壓和俯衝,泰山在燕山運動的影響下,地層發生廣泛褶皺和斷裂。
在頻繁的地殼運動中,泰山山體快速抬升,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期,今天的泰山輪廓基本成型。
2樓:匿名使用者
泰山的歷史文化淵源久遠。泰山地區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泰山周圍地區包括山東丘陵的人,古稱夷人,因位於東方,又稱「東夷人」,傳說是炎帝的子孫,經夏、商、週三代,與黃帝氏族融為一體,因此,泰山是炎黃子孫的根源之山,是華夏曆史文化的兩源之一。
古代先民對山神的崇拜,逐漸被統治者所利用。泰山因其高而被視為「連線天地,直通帝座」的天堂,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必去泰山封禪。先秦時代,便有帝王封禪或祭祀泰山,從秦始皇開始,封禪活動成為歷代封建帝王的曠代大典,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愈演愈烈。
宋代以後,只派使臣祭祀泰山。直至辛亥革命,長達數千年的帝王封禪及代表國家祭祀泰山的活動最終宣告結束。與此同時,各種神話的渲染,使泰山成為全國影響最大的神山。
這就為宗教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使泰山出現了大量的宗教建築和一系列宗教文化。歷代的有識之士和文人墨客,從更高的精神文化層次來觀察泰山的內涵,鑑賞泰山的美蘊。泰山對他們來說,是一座蘊藏美質、激發靈感、觸動愛國情思的靈山、美山。
以帝王封禪祭祀活動為主要線索,山神祟拜與帝王封禪祭祀、群眾性的宗教活動、文人墨客的遊覽觀賞、農民起義以及科學研究等內容的發生、發展及其相互轉化和影響,形成了泰山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使泰山形成「五嶽獨尊,雄鎮天下」的特殊歷史地位,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和精神文化之山,成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3樓:漁醉
早在5~40萬前的石器時代,泰山就有人類活動。2023年前,泰山的南北麓,就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繁榮地區。
古代泰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鄰近燦爛的齊魯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發源地,大批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在此地誕生。
五嶽之尊
泰山與衡山、華山、嵩山、恆山並稱為五嶽名山,高度屈居第三,排名卻為第一,獨負「五嶽之尊」盛譽,千年不衰。
泰山巍峨雄偉,峻拔壯觀,有拔地通天之勢。自古人們便認此為崇高偉大象徵,而仰慕之。因地處東部,泰山故稱「東嶽」。
東方為太陽最早升起之地,古人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有「五嶽之尊」的美稱。
泰山封禪
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故歷代帝王爭相尊崇之。相傳遠古時有72位君主來泰山巡狩祭祀,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至明朝歷代帝王,先後有12位皇帝,都親臨泰山封禪祭祀。
從先秦至明清,2023年中,有數以百計的帝王使臣朝拜祭祀泰山。
尤其自秦始皇東巡「登臨泰山,周覽東極」,大舉封禪活動後,歷代帝王更是或親赴或派使臣紛紛登泰山祭祀封禪。泰山腳下的岱廟就是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歷代文人名士也紛至沓來,孔子、司馬遷、張衡、李白、杜甫,都為之留下了不朽之作。
遺址古蹟
封建帝王封禪設祭、文人名士吟哦題詠,為泰山留下了大量歷史文物和古蹟,使得這座東方名山,巍峨中寓文秀,雄渾中透纖麗,愈發名聲大振,「五嶽之尊」譽冠至今,成世人嚮往勝地。
泰山現有舊遺址97處,主要為烏珠臺智人化石、大汶口文化等遺址。古建築尚有58處,其中較為完整的有25處,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其中岱廟、普照寺、王母池、紅門宮、壺天閣、碧霞祠、玉皇頂等古代建築群,是古代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的縮影。
泰山,是中國古代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是融自然文化遺產為一體的世界名山。
泰山被歷代君王視為「天人合一」的聖地,這從古代帝王對泰山兩位最重要的神的分封就可見一斑:泰山神和碧霞元君被先後奉為統攝泰山,上臨天、下臨地的神靈。
泰山神,又叫「東嶽大帝」,山神原來並無封號,以山為名,至唐玄宗東封泰山時,始封泰山為「天齊王」後加封至「天齊大生仁聖帝」。於是泰山由山變神,由神變王,由王再升為與天相齊的帝君。
泰山神被歷代帝王吹捧到無可復加的地步。明太祖登基後,改革封禪制,把泰山神的一切封號都去掉了,但東嶽大帝的稱呼仍歷代沿用。
由於泰山神的神威上通天庭,下連地府,致使歷代帝王接踵朝山,紛紛拜倒在東嶽大帝的足下,乞求保佑,因此歷代對泰山神偶像也倍加重視,屢經修飾。現存岱廟的泰山神是2023年重塑的。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說,男子得仙稱「真人」,女子得仙稱「元君」。
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臨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紅裙,所以全稱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自宋真宗封泰山後,泰山神由興而衰,隨之泰山神女漸漸取而代之,到明清時,她竟然成了「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的泰山女皇了,其元君廟也遍及全國,到泰山朝拜元君的民間宗教活動愈演愈烈,歷代不衰。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為我國五嶽之東嶽。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早在夏、商時代,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
秦始皇統一中國封禪泰山後,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
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繼仿效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蹟。 歷代著名的文人學士,也都慕名相繼來此,讚頌泰山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餘首。杜甫的《望嶽》詩: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詩。
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佈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蹟,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頂更有四大奇觀:
旭日東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實乃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寶庫和遊覽勝地。2023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遊泰山,一般先遊岱廟。岱廟位於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 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從秦、漢起歷經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
岱廟主殿天貺殿為我國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殿內正中奉祀「東嶽泰山神」像,殿壁繪「東嶽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畫。東為出巡,西為返回,畫面以儀仗人物為主,場景陣勢浩大,人物生動逼真。
壁畫長62米,高3.3米。殿東漢柏院內有五株漢柏,傳為漢武帝手植。
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於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
北廳陳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內有秦李斯小篆《泰山刻石》。 岱廟實為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之綜合博物館,而碑刻藝術之書 法,可謂集我國書法藝術之大成。
登泰山有東西兩路,一般從東路上山至極頂,再回到中天門,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東路從岱宗坊開始,至極頂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計6293級石階。中天門是遊人小 憩或食宿之處,這裡還有索道可直上岱頂月觀峰。
4樓:草原駿馬的兒子
其實網上有很多的,看看參考資料↓
盤古開天頭化泰山
盤古開天東嶽為首天下名山無數,歷代帝王和芸芸眾生何以獨尊東嶽泰山呢?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
經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豔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後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後終於溘然長逝。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嶽,腹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兩腳變成了西嶽,眼睛變成了日月,毛髮變成了草木,汗水變成了江河。
因為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世界,後人尊其為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嶽之首。
泰山的歷史文化
5樓:匿名使用者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我們祖先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墳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
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蹟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臺、猛虎溝等。 神山、文化寶庫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
它是政權的象徵,成為一座神聖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多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時期有 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禪;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幹計的詩文刻石。
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遷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嶽》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巖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
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曆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擴充套件資料
泰山文化
泰山研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大致分為古代至2023年、2023年至上世紀末及新世紀三個階段。《泰山通鑑》該書由曲進賢主編,齊魯書社2023年出版(先秦至清代卷)這一專著成果。
該專著從全新的角度論述了泰山文化的形成、發展、演變的脈絡,闡明瞭在各個歷史時期出現的文化特徵。
論證了泰山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係,揭示了泰山從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進軌跡,凸顯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現實意義,集中展現了當前泰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杭州小吃的歷史文化急),關於杭州的歷史文化和特點,有什麼資料(簡短一些,精練一些)?
杭州鍾靈毓秀,數千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燦爛的 良渚文化 吳越文化 和 南宋文化 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時,在前往會稽 今紹興 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陸。航即方舟,航 與 杭 通假,於是便有了 禹杭 的地名。此後杭州也就因...
廬山的歷史,廬山的歷史文化
廬山 mount.lu 地處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瀕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傳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結廬為舍,因名廬山。又稱匡山 匡廬。東漢明帝 58 75年在位 時為中國佛教中心之一。6 8世紀又為道家 詩人 學者駐地,寺廟道觀遍佈。廬山的歷史文化 我...
水族的歷史文化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 侗臺 語支,水族古文字型系保留著圖畫文字 象形文字 抽象文字相容的特色。文化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屬於原始宗教信仰範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在水族社會中,不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