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哪些思想?如仁和禮之類的,分別說說每個字的意思

2021-03-06 22:42:35 字數 5376 閱讀 3418

1樓:匿名使用者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範等。孔子說: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範。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

「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左傳·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私於冉有日: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足矣。

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爾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跏不中**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

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

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

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孔子主張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圍困,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天」是宇宙萬物無言的主宰者。孔子認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說話做事的。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他把恢復周禮看做是自己的歷史使命,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論語·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1、哲學與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子那裡有兩層俗話說錢是自然的天,如其謂:「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的這層意義的天道觀上,孔子還具有辯證法的因素,如」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一語中就論述了「行」、「生」與「逝」的辯證關係。但「天」在孔子的思想中更多的則是指具有人格意志的「天」,它是世界的主宰者和人類命運的賦予者,如其謂:

「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吾誰欺?

欺天乎?」(《論語·子罕》)孔子還相信「天命」的存在,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在人性問題上,孔子主張「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即先天的人性本來是相近的,但由於後天氣習染不同而使之懸殊。

孔子敬重「天命」,但卻懷疑鬼神,他一生「不語怪、力、亂、神」,強調「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主張「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在認識論和知行觀上,孔子雖然承認人有「生而知之」,但強調的是「學而知之」;他既重聞見,兼重思維,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他主張學行並重、學以致用、言行一致。

2、理思想:「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結構中是核心部分。孔子對「仁」含義的解釋頗為寬泛而且多變,每次講解都不盡一致。

因為在他看來,「仁」是一種主體的體驗及實踐問題,不必從要領上明確界定,也無需理論論證,他只是根據不同場合、不同的人而作出不同回答。一般認為「愛人」是「仁」的主旨,所謂「愛人」,積極地講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正》),消極地講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即「忠怒」這個「一貫之道」。「仁」的出發點就是承認別人和自己是一樣的人,它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

孔子的「仁」人微言輕倫理思想,可以涵蓋一切善良的品行,他提出的孝、悌、忠、信、恭、寬、敏、惠等許多道德規範,都從屬於「仁」。在如何實現「仁」即道德修養的功夫方面,孔子認為這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只要「能近取璧,可謂仁之方也己」(《論語·雍也》),即能做到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就可以了。所以孔子特別強調「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仁遠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論語·里仁》),意即主要是靠主體的自覺,不能光有主觀願望和動機,選擇道德行為的自由人人都有條件,沒有任何理由或藉口不去實踐「仁」。其次,孔子提出了「仁者安仁」的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即道德不僅要靠意志,也需有情感,這是自覺性**的心理基礎。

3、政治思想:「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體現,他反覆主張「為國以禮」、「齊之以禮」、「約之以禮」。在「禮」與「仁」的關係上,孔子一方面認為「克己復禮為仁義」,另一方面又強調「人而不仁如禮何」。

孔子主張禮樂治國,便更突出以德治國,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又說:「道之於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即認為道德教化在政治中的作用,決非刑罰所能達到的。

孔子要求統治者必須有表率的作用,「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能不正?」(《論語·顏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為政者本身正直後,才能在處理政事時做到公正。孔子還主張在政治上的「正名」,認為「名不正則言不則,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由「正名」出發,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認為,為政的理想目標應是「足食、足兵、民信」,其中以取得「民信」為先。至於政治形式,孔子主張君主集權,但又反對個人獨載和大臣**。

4、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在四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孔子不僅培養了眾多的學生,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物件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

他說:「自行束 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證·述而》)因此在其**中有各種身份的人。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君子」,即既能輔助統治者施政,同時也是「志於道」、「謀於道」、能夠「喻義」、講求道德的人。正因為孔子以培養「君子」為其教育宗旨,所以他反對「家稼」、「學圃」這些具體的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教育內容以「文、行、忠、信」所謂「四教」為主,其中「文」即指西周以來的禮樂制度的典籍,而「行、忠、信」都是屬於德育教育範圍內的。

所用教材是經他整理過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即後世所稱的「六經」,還有傳統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在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上,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極有價值的思想,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敏而為學,不恥下問「(《論語·公治長》)等等。

3樓:匿名使用者

仁:仁愛,廣博的去愛每個人;仁政,要求君主要施行仁政。 禮:克己復禮。剋制自己的行為使符合周禮。並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來約束人的行為。

孔子關於仁和禮的看法

4樓:加菲貓的鬍子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和禮各自的地位和價

5樓:移苒

你還是看一下《百家講壇》吧!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就是仁,比如說: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儒家思想中仁和禮是什麼關係

7樓:唯愛唐七

儒家思想中仁和禮的關係是:仁最為重要,是核心思想。「仁」是「禮」的內在精神,不仁則談不上真正有禮。禮是道德規範中重要內容,是仁的有益補充表現形式。

儒家釋「禮」多在四書。是要讓人們認清自己和周圍人、事、物的相互關係.狹義的禮更偏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禮,古字作「禮」,本意是拿個祭祀的器皿「豆」來祭那個至高上無所不能的「上天」的。它的潛臺詞就是對人對事要有真正的謙卑心,則在外表上就會產生髮自內心的恭敬。

《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這個解釋是從四書來的,也符合「禮」字的本意。

至於「仁」字,是禮的作用,也就是《說文》解釋的:親也。對人對事都是發自內心的恭敬,相互間的關係能不「親」嗎?能不令人感到有「仁者愛人」的行為嗎?

所以,禮和仁的關係是:禮是本質,仁是作用。

拓展資料:

仁的產生是社會關係大變動在倫理思想上的表現,是對子與父、君與臣以及國與國關係的倫理總結,因而具有很豐富的內容。

從另一個角度說,仁學思想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的發展必然促使生產關係的變革,這種社會變革引起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劇烈變化,從而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禮被破壞後,有識之士便站了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理想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仁包含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他包括了各種具體的宗法道德為主的行為規範,在當時他已經涉及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孔子正是在此基礎進一步提出仁的倫理道德意義。

春秋時,仁往往與忠、義、信、敏、孝、愛等並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只有到了孔子這裡,仁才被從其它德性中超拔出來,並被賦予新的豐富的內涵。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世衰道微,這就成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認同的現實基礎。馮友蘭曾說:「孔子對於中國文化之貢獻,即在一開始試將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論化,與以理論的根據。

」 這話非常正確。而孔子所給與原有制度的「理論的根據」不是別的,正是仁。全新意義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動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體貼出來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

作為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

夏、殷、週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孔子說:

「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

在封建時代,禮維持社會、政治秩序,鞏固等級制度,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和權利義務的規範和準則。禮既是中國古代法律的淵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 有教無類 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 學而優則...

孔子的仁有哪些內涵孔子仁學思想的主要內涵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這不是個人處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婦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為民 造福的大仁大義 克己復禮,仁在其中 好象仁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但孔子說的不是一 人個人的仁,而是有權勢在手的統治者的仁,要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慾望,遵守秩序,有步驟 地管理國家,這決不容易,自古極少數大權在手的人能做...

孔子電影觀後,談談孔子有怎樣的思想魅力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 述而不作 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 天縱之聖 天之木鐸 千古聖人 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 至聖 聖人之中的聖人 萬世師表 認為他曾修 詩 書 禮 樂 序 周易 稱 易經 十翼,或稱易傳 著 春秋 論語 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及其再傳 編撰而成。它...